為增強華中抗日力量,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中原局於1940年 8月將進入隴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路以東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第 4縱隊第2旅、第4旅第7團以及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與原在該地區的新四軍第 6支隊第4總隊統一整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路軍第5縱隊
- 目的:為增強華中抗日力量
- 時間:於1940年 8月
- 隸屬:,中共中央中原局
為增強華中抗日力量,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中原局於1940年 8月將進入隴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路以東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第 4縱隊第2旅、第4旅第7團以及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與原在該地區的新四軍第 6支隊第4總隊統一整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
(今蘭州—連雲港)以南、津浦鐵路(天津—浦口)以東、淮河以北的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部隊和原在該地區的新四軍部隊及地方武裝,統一整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歸中共中央...
為增強華中抗日力量,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中原局於1940年 8月將進入隴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路以東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第 4縱隊第2旅、第4旅第7團以及蘇...
八路軍第4縱隊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曾有兩支部隊先後使用過這一番號。1941年皖南事變後,第4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
八路軍第一縱隊是1939年5月,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組建的革命隊伍,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山東境內與冀魯邊、蘇北等地區的八路軍各部隊。...
八路軍山東縱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山東人民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鬥爭的產物,是以共產黨員為骨幹、以山東各地人民抗日起義武裝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她從誕生之日起就與...
八路軍第二縱隊 成立於公元1940年2月,解散於公元1942年6月。...... 2月6日,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為統一太行山南部地區抗日武裝的作戰指揮,決定成立八路軍第2縱隊...
八路軍第3縱隊正名 編輯 5月,人民自衛軍與河北游擊軍等部在河北省安平縣合編為八路軍第3縱隊兼冀中軍區,歸晉察冀軍區指揮。呂正操任司令員,孟慶山任副司令員,...
八路軍第四縱隊 成立於公元1938年5月,解散於公元1939年2月1938年2月鄧華率晉察冀軍區獨立一師第三團(老三團一部)從淶源縣出發,開闢平西抗日根據地。...
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五支隊於1938年1月19日建立,共轄5個團,建立於膠東半島。...
八路軍第三縱隊編輯 鎖定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派紅軍團長孟慶山等到冀中,在中共平漢線省委、保東特委(後改稱保屬省委、冀中省委)領導下,通過培訓軍事骨幹,將當地...
1939年5月,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在山東成立八路軍第1縱隊,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山東省與江蘇省北部地區的八路軍各部隊。6月,徐向前、朱瑞...
八路軍一一五師第五支隊,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魯北和魯西抗戰的...9月編入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1939年春與日軍戰於陵縣大宗家,粉碎日軍合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該縱隊一部的前身為北伐戰爭中的“葉挺獨立團”,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後由朱德、陳毅率領轉戰至井岡山,...
10月,山東縱隊第六支隊撥歸獨立旅建制。1940年春,肖華率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五支隊到達魯西後,兩部合編,恢復三四三旅番號。 [1]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前身是解放戰爭時期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該縱隊是由紅一方面軍第5軍團的一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一部和冀魯豫、晉察冀幾個分區...
八路軍第五縱隊(由344旅南下華中部隊主力和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新四軍第6支隊第4總隊等合編,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參謀長韓振紀;...
1940年4月30日,由冀魯豫支隊一部編成,第二縱隊副司令員楊得志兼旅長(後田守堯任旅長),吳信泉任政治委員。1940年5月,黃克誠奉命率八路軍第二縱隊主力(第三四四旅...
1938年8月,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治委員肖華率旅機關一部從山西出發,於9月27日到達冀魯邊區樂陵城。旋整編部隊,成立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轄第五、第六和津浦...
隨後,八路軍第129師一部深入冀南,協同當地人民武裝發展冀南和魯西北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第120師雁北支隊與晉察冀軍區一部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挺進冀東,協同當地...
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部舊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龍亢鎮鈕灣村。...... 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部舊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龍亢鎮鈕灣村。[1] 中文名 八路軍第四...
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縱隊,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魯西北地區抗戰的人民武裝。1938年11月,聊城失陷,范築先將軍殉國,魯西北形勢惡化。十八集團軍總部和中共...
建立軍區,統轄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武裝力量1942年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八路軍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黎玉任政治委員,王建安任副司令員,江華任政治部主任。轄...
第2縱隊參加了黃橋戰役。10月10日與八路軍第5縱隊第1支隊會師,打通了新四軍與八路軍的聯繫。1941年2月,改編為新四軍第l師第2旅。...
林彪到東北後,將八路軍第二十四旅改為第五縱隊,馬驥為司令員、何善遠為政委、程子華為參謀長兼副司令員。馬驥犧牲經過 編輯 1947年3月20日這天凌晨,我民主聯軍...
沂蒙雄師——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該縱是八路軍山東軍區所屬魯中軍區部分主力部隊發展而來的。8縱是華野攻堅能力最強的6個縱隊之一。在這支英雄部隊的輝煌戰史中:...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軍是中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西北野戰軍第2縱隊改稱。1946年11月中旬,晉綏軍區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1月10日的決定,在山西...
如“十八集團軍115師”臂章、“第八路軍120師”臂章。1938年12月以山東人民抗日武裝起義部隊為基礎組建的“八路軍山東縱隊”,曾製作佩戴“山縱”臂章;193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