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派紅軍團長孟慶山等到冀中,在中共平漢線省委、保東特委(後改稱保屬省委、冀中省委)領導下,通過培訓軍事骨幹,將當地民眾自發組織的抗日武裝組建成河北游擊軍。10月14日,國民黨軍第53軍第388旅第691團團長呂正操(共產黨員)率部南撤途中,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關於回師北上抗日的指示,脫離國民黨軍,在河北省晉縣小樵鎮舉行抗日誓師,改稱人民自衛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路軍第3縱隊
- 時間:1937年8月
- 初期戰績:挫敗了第一、第二次圍攻
- 後期發展:第3縱隊實行精兵簡政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派紅軍團長孟慶山等到冀中,在中共平漢線省委、保東特委(後改稱保屬省委、冀中省委)領導下,通過培訓軍事骨幹,將當地民眾自發組織的抗日武裝組建成河北游擊軍。10月14日,國民黨軍第53軍第388旅第691團團長呂正操(共產黨員)率部南撤途中,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關於回師北上抗日的指示,脫離國民黨軍,在河北省晉縣小樵鎮舉行抗日誓師,改稱人民自衛軍。
八路軍第三縱隊編輯 鎖定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派紅軍團長孟慶山等到冀中,在中共平漢線省委、保東特委(後改稱保屬省委、冀中省委)領導下,通過培訓軍事骨幹,將當地...
1942年春,第3縱隊實行精兵簡政,部隊縮編為12個主力團、13個地區隊及回民支隊;南進支隊指揮部和2個團轉隸於八路軍第2縱隊。此後,進行了“五一”反“掃蕩”...
八路軍第四縱隊 成立於公元1938年5月,解散於公元1939年2月1938年2月鄧華率晉察冀軍區獨立一師第三團(老三團一部)從淶源縣出發,開闢平西抗日根據地。...
1945年冬,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整編為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轄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個縱隊。1946年6月底,以晉冀魯豫...
八路軍第一縱隊是1939年5月,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組建的革命隊伍,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山東境內與冀魯邊、蘇北等地區的八路軍各部隊。...
1938年12月,根據中共中央的命令和八路軍總部的指示,第120師主力在賀龍、關向應率領下挺進冀中地區,執行鞏固冀中、幫助八路軍第3縱隊和擴大自己的任務。1939年1月...
八路軍第二縱隊 成立於公元1940年2月,解散於公元1942年6月。...... 2月6日,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為統一太行山南部地區抗日武裝的作戰指揮,決定成立八路軍第2縱隊...
1939年5月,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在山東成立八路軍第1縱隊,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山東省與江蘇省北部地區的八路軍各部隊。6月,徐向前、朱瑞...
八路軍第4縱隊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曾有兩支部隊先後使用過這一番號。1941年皖南事變後,第4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
為增強華中抗日力量,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中原局於1940年 8月將進入隴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路以東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第 4縱隊第2旅、第4旅第7團以及蘇...
八路軍山東縱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山東人民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鬥爭的產物,是以共產黨員為骨幹、以山東各地人民抗日起義武裝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她從誕生之日起就與...
八路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隸屬國民革命...山東縱隊 第一縱隊 第二縱隊 第三縱隊 第四縱隊 第五縱隊 後方留守處 後方留守...
(今蘭州—連雲港)以南、津浦鐵路(天津—浦口)以東、淮河以北的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部隊和原在該地區的新四軍部隊及地方武裝,統一整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歸中共中央...
此時,冀中軍區部隊雖已合編為八路軍第3縱隊,但未及整訓,缺少骨幹力量,軍政素質較弱;加之敵特漢奸和反動勢力大肆活躍,瘋狂抓捕抗日幹部和積極分子,冀中一度到處...
日本投降後,特務團編入太行軍區,後編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3縱隊。游擊第3支隊由歐致富率領開赴東北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炮兵團八路軍總部炮兵團(系邱創成帶總部特...
1940年2月,以第344旅為基礎編為八路軍第2縱隊。5月,為支援華中新四軍作戰,由黃克誠率領南下華中,後編入新四軍第3、第4師。八路軍第三四四旅作戰序列 編輯 ...
以第115師和第129師各一部挺進冀魯邊和冀魯豫邊,協同當地人民武裝創建抗日根據地;以冀中人民自衛軍與河北游擊軍合編為八路軍第3縱隊,同時成立冀中軍區,創建冀中...
1940年4月由趙(基梅)譚(甫仁)支隊、冀魯豫支隊獨立大隊、豫北大隊及第三四四旅...八路軍第二縱隊 詞條標籤: 社會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
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縱隊,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魯西北地區抗戰的人民武裝。1938年11月,聊城失陷,范築先將軍殉國,魯西北形勢惡化。十八集團軍總部和中共...
1940年4月30日,由冀魯豫支隊一部編成,第二縱隊副司令員楊得志兼旅長(後田守堯任旅長),吳信泉任政治委員。1940年5月,黃克誠奉命率八路軍第二縱隊主力(第三四四旅...
【八路軍平原縱隊】1938年12月,聊城失陷後,第三十一支隊收容原范築先部各支隊中由共產黨員直接掌握的武器和撤出的政治工作人員約400餘人,使支隊迅速擴大到1000餘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軍是中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西北野戰軍第2縱隊改稱。1946年11月中旬,晉綏軍區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1月10日的決定,在山西...
1938年8月,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治委員肖華率旅機關一部從山西出發,於9月27日到達冀魯邊區樂陵城。旋整編部隊,成立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轄第五、第六和津浦...
抗戰開始後,紅軍第四軍十師被改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踏上了抗日戰場。中文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軍 前身之一 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 實質 中國...
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五支隊於1938年1月19日建立,共轄5個團,建立於膠東半島。...
建立軍區,統轄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武裝力量1942年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八路軍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黎玉任政治委員,王建安任副司令員,江華任政治部主任。轄...
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新四軍時的支隊及相當於支隊級以上幹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軍、新四軍中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游擊隊中相當于軍的縱隊級和新四軍師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