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蛙,解釋為鳴叫著的青蛙。詠環境清悠。出自《南史》卷四十九〈孔圭列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部蛙
- 拼音:liǎng bù wā
- 注音:ㄌㄧㄤˇ ㄅㄨˋ ㄨㄚ
- 典故:《南史》卷四十九〈孔圭列傳〉
兩部蛙,解釋為鳴叫著的青蛙。詠環境清悠。出自《南史》卷四十九〈孔圭列傳〉。
兩部蛙,解釋為鳴叫著的青蛙。詠環境清悠。出自《南史》卷四十九〈孔圭列傳〉。釋義南齊時期,孔稚珪對世俗很討厭,喜歡山水自然,他居住的房子周圍不加修飾,長滿野草,坑坑窪窪,高低不平,經常可以聽到蛙的鳴聲,有人說他效仿後漢陳蕃...
兩部蛙鳴,漢語成語,拼音是liǎng bù wā míng,意思是兩部器樂合奏,特指蛙鳴,也用來形容悠閒舒適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環境。出自《南齊書·孔稚珪傳》。成語注釋 鼓吹:古時儀仗樂隊的器樂合奏。成語出處 《南齊書·孔稚珪傳》:“...
西藏舌突蛙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無尾目浮蛙科。主要分布在西藏(波密易貢、墨脫)。西藏舌突蛙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21 mm左右。吻鈍圓,吻棱和顳褶明顯;鼓膜大...
生活時背麵皮膚粉棕色,具有若干重迭的⊥形黑棕色及淺棕色紋,最顯著的始自兩肩之間。由於體色鮮艷,花紋美麗,故名“花姬蛙”。花姬蛙生活在泰國、寮國、高棉和越南。在中國分布於中南部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地區;也有分布在浙江...
雄蛙咽喉部深灰黃色,胸、腹部米黃色,雌蛙咽喉部灰色或乳白色,有灰黑色小斑。液浸標本棕褐色或棕黑色,斑紋隱約可見。第二性徵 雄蛙指端背面有兩簇骨質疣突,每簇由多個骨疣組成;整個胸、腹部有一片厚皮膚腺;具單咽下外聲囊...
生活時背面深橄欖色,背部和體側有深褐色大斑;四肢及指、趾背面有深色橫紋;股和脛部有橫紋5—6條。生態學資料 該蛙生活于海拔1000~1540 m的中型山溪或泉水流溪內,所在環境林木繁茂而潮濕。成蛙白天棲息於溪邊岩石上或水邊石下;...
三疊尾蛙是最早的滑體兩棲類,生活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早期。它與現代的蛙有些類似,只是軀幹部的脊椎骨數目較多,尾部仍由若干脊椎組成,而不是現代蛙類所特有的癒合為一根的尾桿骨。三疊尾蛙的皮膚可以像肺一樣用來呼吸。形態特徵...
這種蛙吻部寬圓、扁平,雄性上頜緣有椎形角質黑刺12—16根,所以叫鬍子蟾。這些“鬍子”的功能還在人們的研究之中。蛙的種類很多,但不論哪一種,都主要以害蟲為食。醫學價值 蛙類除了對農業生產有很大貢獻之外,還有其他的用處。蟾蜍...
雄蛙體長53~58mm,雌蛙體長54~60mm。頭部扁平,軀體較肥碩;頭長略大於頭寬,突出於下唇;吻棱明顯;鼓膜與眼幾乎等大;犁骨齒兩短斜行。皮膚較光滑,背側褶顯著,寬窄適中,背部後端有少許扁平疣;背後部、側及四肢背面有小白疣...
雄蛙體長60毫米,雌蛙體長78毫米左右。頭長等於或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尖,吻棱圓,不很明顯,頰部向外傾斜而寬;鼻孔略近吻端;眼間距窄,約為上眼瞼的2/3,與眼徑相等;兩眼前角之間有一白痣粒;鼓膜大而明顯,鼓膜至眼后角的...
琉球琴蛙(學名:Nidirana okinavana)是蛙科、琴蛙屬的兩棲動物。頭長略大於頭寬;吻鈍圓,突出於下唇;眼徑大於鼓膜;鼻孔位於吻和眼中間;吻棱鈍;頰部垂直;鼓膜圓形;犁骨齒兩小團,橢圓形,平直;舌寬,長橢圓形,後端有深...
中國雨蛙是雨蛙科雨蛙屬兩棲動物。雄蛙體長30-33毫米,雌蛙體長29-38毫米。足比脛部短。頭寬略大於頭長。吻圓而高。吻棱明顯,吻端平直向下。鼻孔近吻端。頰部平直向下。鼓膜圓而小,約為眼徑的1/3。顳褶細。上頜有齒,舌...
後肢細長,幾乎為體長的兩倍,後肢前伸貼體時脛時關節多達到吻端或超過,少數達鼻孔,左、右跟部相重疊;足長於脛;趾端鈍圓而略膨大或不膨大,腹側無溝;趾細長,第一趾最短,第四趾最長,第五趾長於第三趾;雄蛙趾間具1/2...
並用肛部不斷探測石壁的情況,當感受到壁上已有卵存在時,就重新尋找空白處。待尋找好位置後停止,靜止片刻後腹部開始收縮,一次排卵2-4粒。排卵間隔時間30秒到半個小時不等。整個產卵時間通常為4小時左右。在雌蛙產卵過程中,雄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