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肢林蛙

長肢林蛙

長肢林蛙(學名:Rana longicrus)是蛙科、林蛙屬的兩棲動物。體細長,吻長而鈍尖,吻棱不甚明顯,鼻孔距吻端較距眼近,鼓膜明顯,犁骨齒兩斜團,舌細長,後端有缺刻。前肢較細弱,後肢細長;雌蛙的蹼較弱,蹼緣缺刻深;關節下瘤很發達;內蹠突大,呈長橢圓形,外蹠突弱小。皮膚光滑,背部和體側具有不明顯的疣粒;背側褶細窄,由眼後直達胯部;顳褶明顯,向後斜伸至前肢基部;股後側疣粒較明顯。腹麵皮膚光滑。體背面黃褐色、赤褐色、綠褐色或棕紅色,兩眼之間有一不明顯的黑橫紋,背部和體側有分散的黑斑點。

長肢林蛙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山區及丘陵地區,以闊葉林和農耕地為主要棲息地。白天多隱匿於水邊草叢中,受驚擾即跳入水中。雄蛙喜歡在淺水域或草叢鳴叫,雄蛙沒有外鳴囊,叫聲是小聲的“波、波、波”,要靠近才聽得到。夜晚活動頻繁,主要捕食腹足類、寡毛綱、蛛形綱、甲殼綱、昆蟲綱和蜈蚣等小動物。分布於中國台灣。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 成體
雄蛙體長42毫米,雌蛙體長48毫米左右,最大體長可達55毫米。體細長,頭長大於頭寬;吻長而鈍尖,突出於下唇;吻棱不甚明顯,頰部向外傾斜;鼻孔距吻端較距眼近。眼間距大於鼻間距,上眼瞼寬大於眼間距;鼓膜明顯,其直徑約為眼徑的2/3;犁骨齒兩斜團,位於內鼻孔前緣連線的後方;舌細長,後端有缺刻。
前肢較細弱,前臂及手長約為體長的45%;指細長,指長順序3、4、1、2;關節下瘤發達;內掌突大,呈橢圓形,外掌突小而細長。後肢細長,幾乎為體長的兩倍,後肢前伸貼體時脛時關節多達到吻端或超過,少數達鼻孔,左、右跟部相重疊;足長於脛;趾端鈍圓而略膨大或不膨大,腹側無溝;趾細長,第一趾最短,第四趾最長,第五趾長於第三趾;雄蛙趾間具1/2-1/3蹼,雌蛙的蹼較弱,蹼緣缺刻深;關節下瘤很發達;內蹠突大,呈長橢圓形,外蹠突弱小。
皮膚光滑,背部和體側具有不明顯的疣粒;背側褶細窄,由眼後直達胯部,有的個體在眼後略彎向外側,與顳褶相連,隨即略彎向中線然後直達胯部,在鼓膜上方形成孤狀彎曲;顳褶明顯,向後斜伸至前肢基部;股後側疣粒較明顯。腹麵皮膚光滑。
體背面黃褐色、赤褐色、綠褐色或棕紅色,兩眼之間有一不明顯的黑橫紋,背部和體側有分散的黑斑點,在肩部上方常有一個“八”形黑斑;由吻端至眼沿吻棱下緣為黑褐色紋,顳部三角形黑斑明顯;上、下唇緣色深,其上有白斑;四肢背面有黑褐色橫紋,少數個體的橫紋不甚明顯,脛部外側有黑色縱紋。腹面白色,有的胸部具有淺黑色斑紋。
  • 第二性徵
雄蛙第一指上具婚墊(刺),基部者為一團;無聲囊。
  • 蝌蚪
生活時體背面土黃色或綠黃色,兩眼之間有一倒置三角形深色斑,背部中央有“∧”形深色斑;腹面銀白色,散有碎斑點;尾鰭色較尾肌的略淺,其上均散布深色斑點,尾肌背面具深色橫紋。頭體呈卵圓;吻端鈍圓,背面略扁平,腹面圓;尾肌較弱,尾鰭不高,上尾鰭高於下尾鰭,上尾鰭起始於體尾交界處,尾末端鈍尖。鼻孔和眼均在頭背側;出水孔位於體左側,朝向後上方;肛管在下尾鰭基部,開口斜向右側。

棲息環境

長肢林蛙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山區及丘陵地區,以闊葉林和農耕地為主要棲息地,在稻田、池塘、水坑和水溝等靜水域水草豐盛處及其附近較為常見,流溪緩流處也有其活動蹤跡。

生活習性

白天多隱匿於水邊草叢中,受驚擾即跳入水中。雄蛙喜歡在淺水域或草叢鳴叫,雄蛙沒有外鳴囊,叫聲是小聲的“波、波、波”,要靠近才聽得到。夜晚活動頻繁,主要捕食腹足類寡毛綱蛛形綱甲殼綱昆蟲綱蜈蚣等小動物。蝌蚪多在靜水域內生活。

分布範圍

長肢林蛙是中國特有種,分布於中國台灣(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區)。
長肢林蛙
長肢林蛙分布圖

繁殖方式

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常在稻田、水塘、水坑或沼澤地產卵;雄蛙會主動尋找雌蛙形成配對,然後雌蛙帶著雄蛙到水深約10厘米左右的淺水域產卵,經常會一群聚在一起產卵。卵塊為球狀,常可看到數十個卵塊聚成一大團,一次產卵350-450粒。一般在冬季繁殖,冬季和早春曾在稻田、水坑和堵塞的水溝等靜水域內採到不同發育時期的蝌蚪。非繁殖季節從11月到翌年3月;3月份剛完成變態的幼蛙數量很多,9月份幼蛙在陸地上生活,身體可達到成體大小;乾旱和人為干擾常導致蝌蚪死亡。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
  • 瀕危原因
長肢林蛙種群數量減少主要是因為:一是棲息地被破壞、退化和分割;二是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如水污染。
  • 保護措施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長肢林蛙的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