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舌突蛙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無尾目浮蛙科。主要分布在西藏(波密易貢、墨脫)。
西藏舌突蛙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介紹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 科:浮蛙科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分布區域:西藏(波密易貢、墨脫)
- 中文學名:西藏舌突蛙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21 mm左右。吻鈍圓,吻棱和顳褶明顯;鼓膜大而顯,約為眼徑的4/5;無犁骨齒;舌大後端缺刻淺;舌面有乳突,在舌的前1/3處有一個大的乳突;瞳孔略呈橢圓形,橫置。體背麵皮膚較光滑,有分散小疣,以體側及肛周較多;股、脛部小疣明顯;腹部有扁平大疣。前肢較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端鈍圓而扁平,無溝,第一指短於第二指,關節下瘤不明顯,掌突3個,僅內掌突清晰。後肢較粗壯,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前角,左右跟部相遇或略重疊,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趾端與指端同;趾、跖間均無蹼;關節下瘤小而不顯;跖部小圓疣多;無跗褶。背面棕褐色,上眼瞼間有黑橫紋,從吻端沿吻棱經上眼瞼外緣至顳褶有一條黑紋,眼前角下方達上唇緣和鼓膜前緣有黑紋,背部前後各有一個深色花斑;四肢背面橫紋清晰;腹面呈肉色有黑色網狀斑;四肢腹面橘紅色,掌、跖部棕色。雄性無聲囊及雄性線;睪丸呈黃豆形,黑色;未見指上婚墊。
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于海拔2 300 m左右的針闊葉混交林中的潮濕環境中,常棲息在林下山坡的大石下和覆蓋有苔蘚植
物或腐殖質的亂石問。6月期間成蛙白天和夜間隱蔽在石下或亂石間嗚叫,鳴聲清脆“嘎、嘎”連續5~8聲,稍有驚擾,立即停叫,或隔3~10分鐘後再單聲鳴叫。該蛙行動敏捷,彈跳力甚強,常隱沒在苔蘚植物下的石塊間或密集的草叢中,極難被人發現。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蛙分布區狹窄,種群數量較少。受脅等級:易危VU。
分布
西藏(波密易貢、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