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髮展
對全球生產網路進行分析的工具源於國際商業研究者提出和發展起來的生產價值鏈理論。20 世紀80 年代中期, 美國
經濟學家波特( Poter,1985) 把
市場競爭因素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分析中。他著眼於對企業內部
勞動分工的分析, 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了
價值鏈的概念。它分解為從設計開發到加工製造, 再到
產品銷售等不同階段, 把這些階段看作連續的過程, 就產生了價值鏈條的概念。
為了將
價值鏈理論直接接到全球經濟或
產業網路組織中去, 20 世紀90 年代,
美國杜克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格里芬把波特的價值鏈條概念套用於全球範圍的企業之間的關係, 提出了全球商品鏈條理論(Global Commodity Chain, GCC) (Gereffi,1999)。格里芬(Gereffi) 將採購者驅動(Buyer—driven) 的價值鏈與生產者驅動( Producer—driven) 的價值鏈進行了比較研究。這一比較研究對全球經濟的二元治理模式即市場和公司制模式提出了質疑, 認為二元治理模式掩蓋了目前全球經濟深刻的
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這是對全球生產網路理論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此後, 阿爾恩特和凱爾科斯(Arndt andKierzkowski,2001) 使用“片斷化”( Fragment) 來描述過
生產過程的分隔現象。他們認為這種
生產過程在全球的分離是一種全新的現象。這就使得同一價值鏈條的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通過跨界
生產網路被組織在起來, 這一跨界網路可以是一個企業內部完成, 也可以由許多企業分工作完成。隨著貿易的發展, 全球市場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深, 這就使得已開發國家發現將一些非核心的生產和服務等業務分離出去和
全球採購更加有效益。由此使得開發中國家有了融入到全球生產網路中的機會, 只不過這種融入一般都是從介入全球生產網路中低附加值環節的低端道路開始的。
研究
國內外對全球生產網路發展狀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層面: 一是地區層面, 主要研究特定地區的全球生產網路狀況。Yeats( 1998) 通過分析OECD 國家的零部件產品
貿易額、貿易流向和貿易結構, 提出全球生產網路正在不斷地擴張發展, 並且以機械行業及運輸工具行業最為明顯。Kaminski 與Ng( 2001) 研究了中、東歐地區不同行業的全球生產網路, 得出了汽車、
辦公設備、信息技術產品以及家具行業的生產網路處於主要地位的結論。二是全球層面, 主要研究全球各國及地區的全球生產網路的總體狀況。Athukorala 與Yamashita( 2005) 對Yeats 的分析方法進行了改良, 從整體上對全球生產網路的規模、貿易流向以及
產業結構等進行了研究。以上兩個層面上的研究成果基本描述出了全球生產網路的現狀, 但是仍然缺乏對各國和地區參與全球生產網路的程度、特點的比較研究。
關於全球生產網路的成因, 已有許多國內外學者對此做出了積極的研究。WIR( 2003) 指出全球生產網路的產生是源於各國
貿易政策的改善、刺激外國投資以及
技術進步。也有學者認為全球生產網路的形成是
經濟全球化、
信息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所推動的( 蘇桂富、劉德學、陶小惠, 2005) 。Jones 和Kierzkonski( 2001) 將原因歸結為世界範圍內
生產者服務業的飛速發展以及
技術創新所引起的聯結各個生產模組的
服務鏈成本的下降。另外, Van de Gever( 1997) 提出
跨國公司的
國際化戰略是全球生產網路的主要成因。目前關於全球生產網路形成原因的研究大多是單一層面的, 從政策、產業等多個層面進行綜合分析的並不多見。
發展狀況
(一)全球生產網路正在快速擴張
目前用來研究全球生產網路發展狀況的指標主要是零部件產品的
貿易額及貿易流向, 本文亦使用這一指標來分析全球生產網路的發展變化狀況。零部件產品貿易額的
統計方法使用Athukorala( 2005) 提出的方法: 從用於對
有形貿易產品分類的第三版標準國際貿易分類(
SITC, Rev3) 的全部10 大類數千種產品中選取出涉及
加工貿易的225 種具體的零部件產品, 然後計算其具體的進出口額。
上世紀90 年代以來, 全球零部件產品
進出口總額呈不斷上升的趨勢。1992 年全球零部件產品出口總額為4470 億美元, 1996 年為7290 億美元, 2003 年增至10480 億美元, 12 年內增長了134%。而同期的進口總額從1992 年的4080 億美元增長為2003 年的10440 億美元, 增幅達156%。全球零部件產品貿易額的大規模增長反映了零部件產品的生產、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全球生產網路總體上正在不斷擴張與深化。
(二)開發中國家和地區更多地參與了全球生產網路
1. 東亞地區是全球生產網路最活躍的參與者
各國及地區不同的
自然稟賦、經濟貿易政策決定了各自的零部件產品貿易額必有所差別, 進而各地區在世界零部件產品進出口額中的份額也有所不同。在出口方面, 1996 年出口份額最高的地區是東亞, 為38.3%,其次是
歐盟和北美, 份額為38%、22%, 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所占份額的總和僅為1.3%。2003 年份額最高的三個地區仍是為東亞、
歐盟、北美, 其份額分別為42.7%、32.2%、18.9%。進口方面的情況大致相同,2003 年進口份額最高的地區為東亞, 其份額為41.5%, 歐盟、北美分別為30.2%、18.2%(Athukorala、Yamashita,2005) 。這一狀況說明了從各地區參與全球生產網路的程度來看, 東亞地區參與程度最高, 歐盟與北美次之, 拉丁美洲、中東及非洲地區最低。
2. 開發中國家的參與程度加深
1996~2003 年, 開發中國家零部件產品出口額占全球的份額有較大上升: 1996 年開發中國家在全球零部件產品出口額中的比例為24.3%, 2003 年增至35.3%, 7 年內增長了11%, 而已開發國家的份額則相應地下降了11%。開發中國家零部件產品出口額占全球份額的上升反映了開發中國家總體上正逐步融入世界經濟, 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全球生產網路之中, 並且參與全球生產網路的程度也在增加。
3. 與全球生產網路的開發中國家比較集中
參與到全球生產網路中的開發中國家大部分集中在東南亞地區。2003 年開發中國家中最大的5 個零部件產品出口國為中國( 包括香港) 、馬來西亞、墨西哥、菲律賓和泰國, 它們占整個開發中國家零部件出口總額的55%。這5 個國家中, 有4 個位於全球生產網路發展活躍的東亞地區, 墨西哥則因為參加了
北美自由貿易區, 從而降低了
貿易壁壘, 直接與美國、加拿大貿易一體化。與此相反, 那些與主要的已開發國家市場沒有什麼聯繫, 缺乏
基礎設施或受過一定程度教育的勞動力的國家, 則極少可能參與全球生產網路。
(三)各產業在全球生產網路中的重要性相異
在所有零部件產品中, 電信設備出口額占全球零部件產品出口額的份額最高, 為13.9%, 其次為半導體及其它電子部件和汽車零部件/飾件, 比例分別為13.1%、8.7%。接下來是
辦公設備、電子機械和設備、電路轉換/保護設備、飛行器及相關設備, 其份額分別為7.2%、5.6%、5.3%、5.2%, 這7 類產品在全球零部件出口額中的比例達到了59%。值得注意的是, 這7 類產品大多都集中在電子和機械這兩個行業中。這一現象說明全球生產網路所所涉及的產品中, 電子、機械產品占了主要部分, 主導全球生產網路的行業主要是電子產業和機械產業。
近些年來, 由於全球生產網路的主體——跨國公司對
服務業的日益重視, 全球生產網路中這種從傳統的
製造業領域向服務業領域擴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服務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這種趨勢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全球
FDI流入量的部門分布在近十幾年內發生的較大變化上: 從上世紀90 年代初至21 世紀初的10 年中, 投入服務業的
FDI量占FDI 總量的份額明顯增加, 其從1989~1991年的54%上升至2001~2002 年的67%, 而傳統的
製造業則出現下滑, 其份額從39%變為24%,
同比下降了15%(WIR,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