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服務外包與中國的政策選擇

基本介紹

  • 書名:全球化:服務外包與中國的政策選擇
  •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 頁數:318頁
  • 開本:16
  • 定價:42.00
  • 作者:楊丹輝 王洛林
  •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608227, 7509608228
  • 品牌:經濟管理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全球化:服務外包與中國的政策選擇》:全球化與中國。《全球化:服務外包與中國的政策選擇》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引言:研究背景及意義
二、外包的內涵、類型與特徵
三、全球化:服務外包發展的引擎
四、分析框架與主要內容
第二章 外包的動因及其影響:文獻綜述
一、外包發展的動因
二、外包發展的影響
三、外包理論研究的幾個重要問題
第三章 外包的條件與決策模型
一、外包發展的條件
二、企業開展外包的風險與選擇要素
三、外包的決策模型
四、結論
第四章 價值鏈深度分解、外包網路與企業的核心能力:以醫藥業為例
一、研究背景
二、生產研發全球化與價值鏈的深度分解:文獻評述及理論分析
三、外包網路與企業的核心能力
四、醫藥外包的發展:全球趨勢與中國的情況分析
五、結論與對策
第五章 服務外包的發展:全球趨勢與政策環境
一、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規模、結構及特徵
二、主要接包國的區位分布與競爭態勢
三、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環境及各國相關政策法規的調整
四、服務外包的產業化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
第六章 服務外包、產業升級與國際競爭格局的變化:
基於全球化的視角
一、製造業服務化、服務外包及產業融合
二、服務外包與國際分工方式的演進
三、全球化、服務外包與產業升級路徑的變化
四、服務外包與全球競爭格局的演變
第七章 印度服務外包的發展:經驗及啟示
一、印度服務外包發展歷程:簡要回顧
二、印度外包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三、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的主要優勢與制約因素
四、印度政府促進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
五、服務外包與產業升級:印度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第八章 愛爾蘭承接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現狀、特點及經驗分析
一、愛爾蘭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的發展現狀與主要特點
二、愛爾蘭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的優勢與面臨的挑戰
三、愛爾蘭政府促進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
四、對我國的啟示
第九章 以色列外包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以色列外包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二、以色列發展外包的主要優勢
三、以色列政府促進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
四、以色列外包發展的經驗及啟示
第十章 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發展現狀與中國創新能力的提升
一、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的內涵及世界發展概況
二、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發展現狀
三、中國軟體外包的優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對我國軟體產業發展的影響
五、結論與展望
第十一章 金融業務外包
一、金融業務外包的形成及動因
二、金融業務外包的發展趨勢
三、中國金融業務外包的發展現狀
四、金融業務外包面臨的主要限制因素
五、發展思路與對策建議
第十二章 物流外包
一、物流外包及其經濟性
二、中國物流市場的運行狀況
三、物流外包發展的主要態勢
四、我國物流外包發展的制約因素
五、發展思路與對策建議
第十三章 差別化管理與軟體園區的競爭優勢:大連軟體園的經驗分析
一、大連軟體園的發展歷程
二、差別化管理與競爭優勢:大連軟體園的經營模式分析
三、大連軟體園發展面臨的挑戰
四、服務外包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連的經驗
第十四章 服務外包與西部地區產業升級:以成都市為例
一、成都市承接服務外包的發展現狀
二、成都市發展服務外包的主要優勢與差距
三、藉助服務外包推動產業升級:成都的經驗分析
四、促進西部產業結構轉型的路徑選擇與政策建議
第十五章 中國承接服務外包:競爭力與發展條件分析
一、中國承接服務外包的規模與結構
二、中國服務外包的國際競爭力
三、中國服務外包的發展條件:SWOT分析
四、結論
第十六章 中國服務外包發展戰略與政策措施
一、中國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環境
二、服務外包發展的戰略選擇
三、對策措施
後記

文摘

插圖:


毋庸置疑,全球化大大降低了世界範圍內要素、商品和服務流動的障礙。從理論上講,跨國公司可以將其生產和R&D活動安排在世界創新成本最低的地方,以充分利用各國資源稟賦和成本的差異,獲得最佳生產和創新效率。對於生產和製造環節來說,跨國公司的全球一體化體系已經較為成熟完善,而在研發環節,由於R&D活動固有的溢出效應,即技術創新會產生非排他性等外部效果,使跨國公司在安排R&D活動時較為謹慎。波特認為(Porter,1990),將R&D活動置於海外不僅會產生巨大的交易、溝通和協調成本,而且在公司R&D活動與相關科學和生產體系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協調關係,這些外部經濟增加了跨國公司在海外開展創新的惰性。同時,由於技術擴散過程中存在固有的“空間剛性”(spatial stickiness),即相對於價值鏈的其他環節,R&D環節流動性較差,即使在市場、融資和生產迅速分散的情況下,R&D活動仍可能集中在少數特定的區位。造成R&D具有“空間剛性”的原因在於創新活動特有的互動I生。這種互動性是指知識或技能的轉移需要在其提供方和使用方之間建立密集型的交換機制,並在一國、一個產業或一個區域內部形成技術使用的集聚效應,因而,較之生產、投資和貿易等活動,跨國R&D安排更難以實現。①長期以來,跨國公司R&D活動主要集中於公司內部。通常情況下,跨國公司核心技術的研發都由總部直接控制,其企業外部的R&D主要是為了適應國外市場對技術的特殊要求做一些調整和修補工作(楊丹輝,2004)。然而,隨著全球化和技術革命的深入,醫藥業等行業競爭環境和知識結構的變遷使其價值鏈上原本“剛性”較強環節的流動性增強,要求跨國公司進行研發組織創新,以適應R&D活動日益分散化和外部化的趨勢。

後記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福特基金會重大合作項目“全球化與中國”的子課題“全球化:服務外包與中國的政策選擇”的最終成果。近3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先後對大連、成都、濟南、北京、天津等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主管部門、軟體園區和外包企業進行了調研。課題組主要成員也曾赴美國和中國香港訪問,圍繞著全球服務外包的發展趨勢以及中國承接服務外包的條件與優勢等問題,與當地服務外包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管理人員進行探討和交流。本書正是課題組深入調研和開放式集體討論的結果。
本書各章完成後,由楊丹輝統稿,對部分章節的內容進行了補充修改。另外,渠慎寧承擔了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的一些數據更新工作,並對書中部分圖表和體例做了技術處理。
在課題研究和本書出版過程中,我們還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幫助。首先,感謝福特基金會對課題組提供的資金支持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的項目管理工作。
特別感謝“全球化與中國”項目的總負責人王洛林教授,是他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敏銳地認識到承接服務外包對加快中國服務業融入全球分工體系、促進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意義,提出將“全球化:服務外包與中國的政策選擇”作為單獨的子課題,補充納入項目的總體研究架構。他多次給予課題組指導,並對本書提出了修改意見。
根據“全球化與中國”項目中有關“地方院校合作”的要求,本課題組與哈爾濱商業大學開展了交流合作。該校的曲振濤教授和趙德海教授參與了課題討論和本書第十五章的寫作,感謝他們的參與和支持。
本書初稿完成後,工業與信息化部研究院的董雲庭教授、商務部的王子先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李平研究員和張其仔研究員、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的劉紹堅博士對初稿進行了評閱,感謝他們提出的寶貴意見。
另外,感謝經濟管理出版社的賈曉建編輯,他高效率的工作促成了本書的順利出版。書中文責由各章作者自負。
最後,還要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的萬莉華女士和國際合作局的徐瓊女士,她們為課題研究和成果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序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信息革命的推動下,全球化進程呈現出明顯的加速發展勢頭,全球化的浪潮已經席捲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世界各國(地區)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繫也日益緊密,國際經濟、政治的格局正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正處於改革開放和經濟高速發展中的中國,作為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一員,一方面分享著全球化所帶來的利益,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全球化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衝擊。同時,由於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增強和提高,中國對世界經濟和國際事務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對全球化的進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如何認識全球化與全球化中的中國因素以及全球化與中國的關係,已經成為當代知識領域中一個最為重要的課題,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在上述背景下,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經濟學科片、國際問題研究學科片和社會政法學科片(現在的經濟學部、國際研究學部和社會政法學部)的部分專家學者於2004年中成立了“全球化與中國”課題組,計畫用5年時間(2004年中至2009年中)從多學科的角度對全球化與中國未來發展的關係進行全方位的考察,不僅研究全球化進程對中國經濟、社會、法律和文化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也分析中國對全球化進程的影響以及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並就中國如何參與全球化進程、如何因應全球化挑戰等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全球化與中國》系列叢書就是在上述課題研究成果基礎上編纂完成的。
按照立項計畫,課題將分為3個部分、10個專題。
第一部分是綜合研究,包括兩個專題:一是全球化的理論與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二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第二部分是經濟問題研究,包括四個專題:一是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係,二是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三是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金融改革,四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三農”問題。
第三部分是社會、法律和文化問題研究,分別從社會、法律、文化角度分析全球化對中國城鄉產生的影響及反應,也包括四個專題:一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農村健康和扶貧政策研究,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社會一文化變遷,三是全球化與中國法律,四是全球化對當代中國文化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