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時代的城市設計

全球化時代的城市設計

《全球化時代的城市設計》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圖書,由[美]加里.赫克 林中傑編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化時代的城市設計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定價:98
  • 條形碼:9787112082223
圖書信息,簡介:,前言,時 匡,

圖書信息

書名:全球化時代的城市設計
ISBN:ISBN 7-112-08222-6
作者:時匡 [美]加里.赫克 林中傑
印刷日期:2006-8-1
出版日期:2006-8-1
精裝平裝_開本_頁數:平裝16開,262頁
中圖法:
中圖法一級分類:
中圖法二級分類:
書號:

簡介:

本書通過理論與實踐並舉,既較系統地闡述現代城市設計的一系列概念和方法,又能使讀者窺察到國際上城市設計領域的動向和工作標準。全書收集了一批最新的國際城市設計佳作,通過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對它們進行研究分析,許多項目完全稱得上是城市設計的經典,或代表城市設計新的潮流。
本書共分為3個部分,第-部分是城市設計方法論,也稱為"設計城市的框架"。第二部分是對現代城市設計的概念、理論和歷史的系統闡述,並討論這個學科多年來出現的一系列發展趨勢及其表現。第三部分的16個案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它們包含了舊城改造、濱水區開發、城市中心金融商務區、商業綜合體、城市公園、居住區規劃、新城建設、"邊緣城市"改造、宗教城市更新等不同類型的項目,地點分布也遍及三個大洲。讀者可以發現書中討論的每一個大型項目都對應於一個世界級或區域級大城市,這些大型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左右著城市整體的發展進程和勢態,並對這些城市的經濟前景和國際競爭力產生影響,這是我們當前所處的全球化時代城市發展的一個特徵,也是本書的一條重要線索。本書可供廣大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城市規劃管理者以及建築規劃院校師生學習參考。

前言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大量的建設機會,城市規模迅速擴張,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受到空前的重視。雖然遍及全國各地的大規模開發和城市改造給城市帶來巨大的變化,但它們和人們的期望始終還有一定的差距。許多新區建成之後有漂亮的建築,有氣魄的廣場和草坪卻沒有人氣;道路和建築的尺度大大超出人舒適的程度;城市與城市之間有許多面貌雷同的現象;同一個街區內的新建築和老建築之間以及新建築與新建築之間難以產生共鳴。筆者認為產生這些現象的一個原因是城市設計還未能真正在城市建設的具體操作上落實下來。
城市設計雖然在建築和規劃界已被呼籲多年了,但真正進入"實戰"狀態還是近幾年的事情。由於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即便一些已執行城市設計的城市,在實施過程中也常常進入誤區。比如,一個地區有了一張鳥瞰圖就算有了城市設計,主要街道畫出一張沿街立面就算樹立了城市的形象,凡此種種,從產生的一系列城市建設的問題也可以看出城市設計的概念在大多數人腦海中仍是相當模糊的。
作為控制城市空間形態的學科,城市設計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它不同於城市規劃,它側重三維空間形態層面的研究和設計。城市設計也不同於建築師一般的工作,建築師往往考慮地塊內的建築造型和甲方的要求,較少顧及單體建築和整體城市形態之間的協調。在缺乏有力和規範化的城市設計的狀況下,城市建設的成敗往往寄希望於建築師的素質和視野。這種一個城市的形態完全依靠建築設計者的方式畢竟是一種冒險,何況建築師可以對現狀和地形作出判斷,卻難以了解今後規劃的發展。
城市設計的成果是人們日常生活能感受到的,是直接進入人們眼睛的那一部分空間環境,因此它比規劃對建設的指導更要直接。城市設計應該從巨觀著手,將城市空間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避免過細地專注於建築立面的考慮,它所設定的設計框架應做到對全局的整體把握,同時應該是可量化,可落實的。
基於以上的一系列觀察和思考,我們著手撰寫這本書,目的是通過理論與實踐並舉,既較系統地闡述現代城市設計的一系列概念和方法,又能使讀者窺察到國際上城市設計領域的動向和工作標準。我們傾注近5年時間,收集了一批最新的國際城市設計佳作,通過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對它們進行研究分析。這其中大部分案例是首次和國內讀者見面,它們有的在近幾年剛剛完工,有的還在進行之中。許多項目完全稱得上是城市設計的經典,另外幾個則代表新的潮流。對這些案例的研究反過來成為本書的前半部分對城市設計理論探討的佐證。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加里·赫克博士加入本書的撰寫,使我們的作品得到強援。作為國際知名的城市設計專家,赫克教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開設的城市設計案例分析研究生課程從城市設計的歷時性角度對歐美若干新的城市設計與大型開發項目進行剖析,給本書的撰寫帶來最初的啟示。赫克教授本身是紐約世貿中心重建項目李布斯金設計組所提出的中選方案的首席城市設計師,他為本書撰寫的詳細分析將使我國讀者能從參與者的角度全面了解這個舉世矚目的工程的設計過程。
本書共分為5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開宗明義的城市設計方法論,稱為"設計城市的框架"。第二部分是對現代城市設計的概念、理論和歷史的系統闡述,並討論這個學科多年來出現的一系列發展趨勢及其表現。第三部分的1 6個案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它們包含了舊城改造、濱水區開發、城市中心金融商務區、商業綜合體、城市公園、居住區規劃、新城建設、"邊緣城市"改造、宗教城市更新等不同類型的項目,地點分布也遍及三個大洲。讀者可以發現書中討論的每一個大型項目都對應於一個世界級或區域級大城市,這些大型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左右著城市整體的發展進程和勢態,並對這些城市的經濟前景和國際競爭力產生影響,這是我們當前所處的全球化時代城市發展的一個特徵,也是本書的一條重要線索。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無數建築師、城市規劃師、事務所市場部門或信息部門人士、開發商、政府部門與專門機構主管的大力協助,他們為本書提供了大量圖片和第一手資料,並不厭其煩地回答作者的問題和要求,在此我們要對他們表達誠摯的謝意。特別要感謝美國佐佐木事務所波士頓分所的設計總監Dennis Pieprz先生、金斯勒事務所華盛頓分所的建築師Carlos Cubillos先生為本書提供了詳細的工程介紹,易道公司全球主席Barbara Faga女士、塞弗迪事務所主席Moshe Safdie先生、紐約EEK事務所設計總監Stan Eckstut先生和MingWu先生作為重要項目的規劃師接受我們的專訪,這給我們的寫作帶來更翔實的資料。在此還要感謝蘇州的劉浩和蔣文蓓建築師對本書的貢獻,正是他們的嚴謹和努力才使得本書進一步完善。

時 匡

2005年秋
目錄:第一部分 總論:設計城市的框架 1
第二部分 現代城市設計理論綜述 23
第三部分 國際城市設計案例分析 49
案例一: 巴特利公園城,紐約 49
案例二:世界貿易中心重建,紐約 66
案例三:肯蘭斯,華盛頓大都市區 78
案例四:愛迪生圓環,達拉斯 91
案例五:千年公園,芝加哥 102
案例六:耶巴布維納花園,舊金山 112
案例七:金絲雀碼頭,倫敦 123
案例八:波茨坦廣場/索尼中心,柏林135
案例九:波尼歐/斯普侖博格濱水居住區,阿姆斯特丹153
案例十:達爾哥諾馬, 巴塞隆納 167
案例十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 180
案例十二:21世紀未來港,橫濱 194
案例十三:博多運河城,福岡 208
案例十四:莫迪英新城,莫迪英 217
案例十五:圖堤姆,胡志明市 228
案例十六:沙米耶,麥加 244
主要參考文獻 2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