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主義》是原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在元先生對中國城市發展歷程所作的思考與評述,共由26篇隨筆組成。全書內容包括先驅革命者的城市思想;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城市戰略;東西方城市與建築文化衝突;和諧社會與宜居城市等。全書具有相當的可讀性,可供廣大城市決策與管理者、城市規劃師、建築院校師生學習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城市主義
- 作者:張在元
-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1212199X, 9787112121991
- 外文名:China Urbanism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18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個文明古國如何走上現代城市化之路?人口眾多、地域廣闊、文化多元、改革開放的開發中國家怎樣建立世界最大規模的城市體系?中國是否存在城市主義?這一系列課題成為張在元編著的《中國城市主義》探討內容的基本框架。世界城市在同一地平線上,以國際城市比較分析方法力求突破自我封閉的思維局限,而中國城市主義正是面向世界的開放系統。
作者簡介
張在元,故鄉是湖北省公安縣長江邊的一個小村莊。1966年於公安一中國中畢業後回鄉務農。1967年開始參加國防三線建設任建築設計描圖員,“文化大革命”十年繪製毛澤東主席大型油畫肖像260.余幅。1982年開始參加國家建築設計競賽連續獲17次獎項。1984年開始主持籌備武漢大學城市規劃專業。1988年赴東京大學留學師從國際著名建築師槙文彥教授,1995年獲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主攻現代建築與城市設計)。1996年被GA(全球建築)雜誌評選為40位中青年前衛建築師並出席設計作品展,同年被聘為U,A國際建協亞洲研究機構(AOF)高級研究員。1997年任香港大學研究員。1997一1998年赴美國作高科技區規劃設計博士後課題研究。1999年應廣州市政府邀請主持“生物島”總體概念性規劃設計。著作《天地之間——中國建築與城市形象》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2001年為“喜瑪拉雅空間設計”(中國、美國、西班牙建築師合作)總建築師。2002年為中國一級註冊建築師,先後主持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廣州天河軟體園區、北京國際電子總部基地、貴陽藥谷、杭州生物研發基地、北京大學深圳/廣州/北京生物研發基地、武漢常福汽車世界等項目規劃設計。2005年被聘為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
圖書目錄
自序
1.先驅革命者的城市思想
2.從戰場到城市
3.前蘇聯專家與中國城市
4.新中國首都的“城市規劃”
5.“超英趕美”的“城市大躍進”
6.農業大國的城鄉差別
7.“三線建設”啟動“三線城市化”
8.“特區”城市風景
9.“戰術市長”與“戰略市長”
10.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城市戰略
11.“農村包圍城市”與“城市覆蓋農村”
12.從“樓盤社區”到“樓盤城市”
13.東西方城市與建築文化衝突
14.奧運北京的“城市文化衝突”
15.中國需要“城市自信”
1.先驅革命者的城市思想
2.從戰場到城市
3.前蘇聯專家與中國城市
4.新中國首都的“城市規劃”
5.“超英趕美”的“城市大躍進”
6.農業大國的城鄉差別
7.“三線建設”啟動“三線城市化”
8.“特區”城市風景
9.“戰術市長”與“戰略市長”
10.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城市戰略
11.“農村包圍城市”與“城市覆蓋農村”
12.從“樓盤社區”到“樓盤城市”
13.東西方城市與建築文化衝突
14.奧運北京的“城市文化衝突”
15.中國需要“城市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