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

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

布萊恩麥克格拉斯總結了20年來的城市設計教學和實踐經驗,探索了數字建模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在城市理論、設計和表現的歷史範疇內創造出移動的、互動的3D繪圖。本書既是理論性的,又是實踐性的。對於主要例子——羅馬、紐約和曼谷——麥克格拉斯總結了自己在這三個不同大陸的三個不同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親身體驗。對這些城市的分析討論將歷史的、抽象的知識與經驗主義體驗的“地面實況”結合在一起。

基本介紹

  • 書名: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
  • 作者:布萊恩·麥克格拉斯 (Brian McGrath)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276頁
  • 開本:16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 外文名:Digital Modelling for Urban Design
  • 譯者:胡素芳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121672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本時下受到高度關注的教科書,向學生、建築師、設計師、規劃師、城市居民,介紹數字建模的強大技巧。

作者簡介

布萊恩·麥克格拉斯(Brian McGrath)是紐約Parsons設計學校(Parsons,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 in New York)城市設計系的副教授。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過多年的城市設計課程,還在台灣、丹麥、香港和泰國授課;在泰國,他獲得了1998-1999年度的富爾布賴特高級學者獎(Fulbright Senior Scholar)。最近他完成了在新學院大學印中研究所(New School's India China Institute)的研究合作。麥克格拉斯與簡·加德納(Jean Gardner)合著了《電影製片術:今天的建築繪圖》(Cinemetrics: Architectural Drawing Today),還是《感受21世紀的城市:特寫鏡頭與遠鏡頭》一書的特約編輯之一,這兩本書都由John Wiley & Sons出版。

圖書目錄

序言
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
扁平化的城市設計
建模
本書的發展歷程
本書的組織
考古學與戰爭
系統學與貿易
離解分析與欲望
可能的城市特徵
致謝
前言
城市設計的可視化
世貿大廈遺址
初步的設計理念
創新設計研究
設計展覽景觀
交通樞紐、紀念館設計、自由塔
其他代表物
超越景觀
第一章
考古學
1985—1995:《透明的城市》
1995—2005:全球化的考古學
從透明的城市到考古學建模
1893—1901:古羅馬城圖志
1915—1928:圖解曼哈頓島
1890—1932:曼谷的地質體
組裝新的城市設計模型
旁系空間
關聯空間
互補空間
多樣性和連續性
第二章
戰爭
1801—1803:科學考古學的出現公元前50年至公元203年:對戰爭戰利品的建模
城市設計作為凱旋模型
300—1300:再循環的城市模型
教堂:新的城市文物
1300—1944:城市設計作為表現和毀壞分散的城市模型
毀壞和分散
第三章
系統學
淪落和出現
三個城市設計系統學
羅馬:總體規劃的系統學
紐約:中心商務區的系統學
城市設計師作為組織人
曼谷:生活方式中心的系統學
曼谷的CSD
權力的分散
第四章
貿易
時機
遊戲
文本交流
地圖繪製、監測和建模
協作
接口
圖表
回到世貿大廈遺址
城市設計作為差異性的產生
第五章
離解分析
1745—1778:對戰爭的離解分析
1978—2008:貿易的離解分析
2000—2005:欲望的離解分析
壯觀的反饋
第六章
欲望
異托邦
帕度十字路口
暹羅中央換乘車站
拉查帕森十字路口
希爾頓捷運站
互補空間
虛擬旅程
注意的環路
總結
未來印度和中國的
城市設計建模
自由化
名勝之旅:勝利之城和西湖
世界金融之都:孟買和上海
政府管理:德里和北京
移民和安置
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
亞洲的城市設計新模型:幸福、
和諧、富足
術語表
人名翻譯對照
地名翻譯對照
圖片著作權

序言

序言

走過一條令人備感舒適的商業街,自動扶梯滑行向上,將參觀者帶到北京城市規劃展覽館大廳,大廳牆上懸掛著巨大的《北京舊城》青銅浮雕模型。在展出的模型中,《不朽之城》幾乎完好無損,描繪了1949年(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北京城。在展覽館3樓,你可以在一幅由底光照明的今天北京城的衛星照片上走過——就仿佛你能穿過你的電腦螢幕、走在谷歌地球上一樣。實體模型展現了北京南臨紫禁城、東到中心商務區和朝陽公園的奧運村總體規劃。該模型讓參觀者領略到北京向全世界傳播的2008奧運會的現代建築和城市設計景觀。到達頂樓後,參觀者被領入一間小劇院,戴上 3D眼鏡,繫上安全帶,坐在可移動座椅內。燈光暗淡,觀眾開始虛擬漫遊未來的北京城。在播放計算機生成的卡通片時,移動座椅搖曳在未來北京的上空,重申其作為世界中心的地位。
每個瀏覽911國家紀念博物館籌款網頁的人,都會看到最新的數字圖像和3D建模技術。1斑駁的陽光通過樹木的綠蔭射下來。近景里的橡樹葉漸隱,顯露出雙層瀑布的一角,瀑布先跌落進倒影池中,然後消失在地下。照相機傾斜著,然後漸隱在有兩個大水池的森林墓地縹緲的風景里。照相機尋找著合適的地點,聚焦到穿過森林墓地的玻璃建築物上。再一次漸隱,然後虛擬照相機從玻璃展覽館內上升,同時順著山崎實設計的、被炸毀的兩個高大圓柱往下看。照相機翻轉視角,往上看剩下的部分。通過博物館入口處展覽館的玻璃牆,可以看到兩個圓柱,它們取自山崎實設計的、被炸毀的元素。又一次漸隱。突然再次回到9月,樹木變得帶上了黃褐色、橘黃色或明黃色的暗影。照相機沿著廣場上的樹頂滑過,樹林間間隔著綠化帶。又一次漸隱。當我們從兩個標誌性的倒影池之一縮小或放大視窗時,樹木再次鬱鬱蔥蔥。
21世紀國際化和城市化的主流是與網頁或身體體驗相關的可視數字動畫虛擬漫遊。從杜拜到聖保羅,任何開發都要求虛擬的、乘著神奇地毯的漫遊——無須踏上該城市的地面。現在,城市設計及其代表物是對燈光閃爍、無縫的現代社會(seamless modern world)的一套高成本的、快速前進的、複雜晦澀的模仿物,而不是傳達城市作為獲得社會平等和差異性的競爭與奮鬥的地點的信息。看起來,如果沒有一個作為補充的數字圖像來引導人們如何體驗實體設計,那么就沒有哪一個實體設計工程能夠存在。與此同時,這些可視圖像掩蓋了城市設計實踐骯髒的數字血汗工作。數字設計師必須滿足汗牛充棟的大地構造學、功效、基礎設施以及法律等相關信息,以及來自環境、工程學、停車位、結構、機械、市場、景觀和建築顧問的檔案。所有這些有關立體空間的檔案都收錄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檔案中,這些檔案如果疊加起來,將像海因里希西里曼發現的一層又一層的古特洛伊城一樣錯綜複雜。
《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掀開了虛擬現實的可視表面的面紗,將計算機的建模能力轉變定向為探索今天的城市設計實踐的環境、社會和心理複雜性。本書提倡更複雜的、互動的、反覆的、協作的城市信息反饋體系,藉助電子技術,城市設計實踐能具備這樣一個反饋體系。本書介紹的技巧將城市設計重申為一項集體的、有爭議的事業,在這項事業中,城市不斷地被各色各樣的城市參與者和代理人翻新改造。城市是心理—社會—自然的斑塊和多聲音文化舞台的組合物。越來越多的、各色各樣的城市參與者要求獲得城市設計信息並參與相關交流,而職業性的代表物(既包括視覺景觀,又包括官方作品)的當前模式依然過度晦澀而專斷。YouTube、Google Earth、3D Warehouse和SketchUp利用劣質產品的價值而非專業的模擬器,吸引了不計其數的數字建模師和視頻製作人討論並再現世界上的村莊、鄰近地區、公共建築、公共空間和城市。通過數字交流的新流行模式來從事城市設計實踐不僅要求創造出信息、中介和再現的法規,還要求運用新的反射性的、能做出回應的、有彈性的城市公共空間自身。
本書通過取材於羅馬、紐約和曼谷的豐富城市設計背景下的例圖展開論述。在給羅馬建模時,我分析了羅多爾佛蘭奇安尼(Rodolfo Lanciani)和喬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對該城市的重要代表作,這些代表作將這座城市視為多個敘述者的舞台,而非政治權威的一致表現。在給紐約建模時,我審視了在面臨權力在眾多參與者(這些參與者組成了官僚資本城市)之間分散時城市設計的角色及其作用。在給曼谷建模時,我重點介紹流行媒體和消費社會在全球化時代塑造城市空間和當代想像力方面的角色及其作用。通過這些例子,我提出,代理人(他們產生並施加了塑造城市的支配力)之間的變遷、破裂和分離——不論是對於幾個世紀以來的羅馬、幾十年以來的紐約,還是對於時尚迅速輪轉的曼谷——創造出豐富的、複雜精細的、多種多樣的城市形式。數字建模能幫助更大範圍的參與者和代理人進行城市設計實驗,在城市設計實驗中,在面對我們今天面對的、緊迫的社會和環境問題方面,反饋循環相當重要。
扁平化的城市設計
《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一書面向學生、建築師、設計師、規劃師和市民設計人——任何希望參與到塑造城市環境的複雜決策中的人士——構成的廣大讀者群。因此,本書將數位技術用作公眾宣傳以及創造城市知識的集體形式的工具。數字建模能將城市設計實踐拓展為信息、交流以及表現體系。因此,得以提升的數字建模的特徵並非軟體、代碼或腳本的技術特徵,而是廣泛的、容易獲得的流行數位技術。托馬斯弗里德曼頌揚諸如個人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網頁瀏覽器、工作流程軟體、開源、外包、離岸、供應鏈、內包、通告等的引入,以及新一代數字、移動、個人的虛擬技術。開源的、相互連通的數位技術使競技場扁平化,給更大範圍的參與者提供了參與到全球化、城市化的挑戰以及分享全球化、城市化的利益的機會。2
計算機迷的數字文化更徹底地促進了“糅合”——“重組諸如組合、取樣、表現性能、自製物品、戒癮病房、現成物、撥款、抄襲物、日常影院、星座等各種形式的方法……是那些希望看到權威文化衰落的人們正在進行的一項工作”。3關於城市的信息、形象和構想的數字流通組成了一個虛擬的公共領域,這個公共領域能不斷地產生出新的城市設計模型,來重新考慮、重新創造、再次居住於城市裡的物理環境中。在這樣一個網路化背景下,反饋循環被繃緊了,增強了設計引人深思的、反映自身的、富有成效的方方面面。數字建模的流行形式具有拓寬能力和知識的潛力,從而激發而非撫慰這些新型具象產品的主要觀眾。

建模
如果我們在廣義上思考數字工具,我們還必須把我們對城市設計建模的觀念拓展為能幫助濾除一些噪音(“反饋”這個單詞也暗示著噪音)的活動。設計師、物理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都構建了城市模型,但是“建模”的定義因學科不同而差異極大。設計師使用這一術語指代3D縮圖、本年度新車、某個展示新服裝的人。物理學家的模型是關於某事物如何發揮功能的、理論性的量化顯示。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模型是塑造環境的圖景、應該遵循的“優秀”形式或“出色”流程的原型。在凱文林奇(Kevin Lynch)看來,藉由模型展示出來的城市設計的可視化創造出了一個精神結構、一個城市居民共享的集體哲學和心理圖像。林奇主要關注“優秀的城市形式”和城市設計模型,因為公共政策對於他來說最為重要。設計決策應該基於被集體理解的“模型”和標準的美醜觀念。4
林奇將巴洛克城的軸向網路作為“優秀”的城市設計模型的一個例子:在地形的顯要位置處有些象徵性的界標,它們由幾條主街以風格統一的立面或界線上的景觀連通。強烈的視覺效果奠定了公共象徵主義的基礎,對每一部分都不施加控制,營造出值得紀念的一般結構。巴洛克城以頗為經濟的手段實現了敏感性。5巴洛克城也是一個在城市空間內運用集權力量的策略。林奇自己辯解說,巴洛克的理想秩序主導著自然,掩蓋了差異性,不能靈活地應對動態改變。6在本書第二章開頭的《巴洛克羅馬》中將詳述城市設計模型中的總體規劃。
林奇還發現了他所處時代城市模型的不足:對工作場所、微小空間、荒地、外緣區域、過渡區域、空地、存儲區和利用不充分空間缺乏著筆。街道交通被置於首位,但是不便於處理物質、能源、信息的流通、維護和管理。感官模型並沒有被公開指定。7巴洛克、啟蒙主義和現代派的城市設計模型指的只是一種完整形式,而沒有考慮到實現該形式的過程,忽略了現實中不斷存在的改變。這些模型排除了媒體、移動、移植、適應和臨時使用,以及過渡性的、新出現的社會生活形式。對於林奇來說,一個有用的模型是這樣一個模型:情況得到陳述,性能有明確說明,推理在其中展開,並開放地面對政策修正。8在第四章中,將剖析紐約中心商務區的譜系,以將城市設計的出現理解為政策修正的一個方法,而政策修正利用區域劃分來塑造不動產的開發。
林奇的優點被包含進美國20世紀後期的城市設計實踐中,當時計算機才剛剛開始影響設計過程。925年後,隨著新的數位技術導致扁平化世界的出現,對他的批評日益顯現。全球化和數位化大大增加了對動態的、透明的、不斷改變的城市設計模型的需要,而建模依然被握在專業設計師、物理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手中。本書拓寬了城市設計建模的歷史、地理背景,為城市設計建模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本書提及了維基、部落格、線上社交網站、Facebook、MySpace、Flickr、免費3D建模軟體(如SketchUp),它們幫助散播信息和技術,重新想像並重新建造了全球城市以及我們在此之中的位置,而不是概述專家們應該怎樣建造一座城市的標準模型。第六章將以曼谷中心購物區為例,探索在“生活方式”和消費偏好背景下的未來城市設計。
本書的發展歷程
《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基於超過20餘年的建築和城市設計研究、實踐和教學,還基於在這三個城市生活、工作時的繪圖,這些繪圖構成了本書的例圖。對羅馬、紐約和曼谷的分析討論定位於歷史思考、抽象知識,以及對主觀體驗和真實世界的反思。因此,本書既是理論性的,又是實踐性的,點綴著與米歇爾福柯、吉勒斯德勒茲、費利克斯加達里、阿爾多羅西、格拉海姆謝恩、丹尼斯斯考特布朗、羅伯特文丘里有關的重要討論,以及我對這三個城市最為了解的知識。因此,本書中的例子都是基於我本人在這三個城市的日常生活體驗。
1985年—1995年,我住在羅馬和紐約,通過比較研究這兩個城市的歷史信息檔案,創造出城市設計模型的考古學。101995年—2005年,我住在紐約和曼谷,通過對比曼哈頓商務區和曼谷購物中心,形成城市設計自官僚體制向市場規則過渡的系統學。《曼哈頓的時間形成》11(Manhattan Time formations)是系統學的數字模型,自2000年首次在網頁上傳播以來,吸引了大量的國際觀眾,標誌著國際化、數位技術和城市設計的樂觀主義時刻。我由於同時居住在紐約和曼谷,能夠從地球另一端追蹤到全球化的意識形態和經濟動態。在這一期間,我在朱拉隆功大學和教員、學生們一起開發的數字模型形成了對曼谷購物區40餘年發展的離解分析,這也是本書的最後一個研究案例。12
阿爾君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指出,全球化的最初承諾——通過媒體和移民這兩大力量創造出人類想像力和社會實踐的新源頭,同時也產生了新形式的仇恨、種族文化滅絕和意識形態集權主義滅絕。13然而,在阿帕杜萊的“草根國際化”精神中:非官方組織或運動的活動家在世界範圍內把握、塑造了諸如人權、性別、貧困、環境、疾病等問題的國際日程,尋求使國際化更好地為最需要國際化、從國際化中獲益最少的人群——世界上貧困的、無家可歸的、弱小的、邊緣的人口——服務的方式。作為新校印中研究所(New School's India China Institute)的研究員,我基於近期對印度和中國的訪問寫下結論,努力以我對羅馬、紐約和曼谷的20餘年研究為印度和中國城市的未來指出經驗教訓。14
因此,本書介紹的城市設計處在跨歷史的、跨文化的、跨學科的背景下,將數字建模視為創造出移動的、互動的、位於理論、設計和表現範圍之內的、四維交流體系的行為。當然,數字建模的表現和信息容量的拓展在接觸到更大範圍的物質資源後將產生出更壯觀的城市設計仿真。與當代實踐的兩個明顯的分離——質疑是誰建造了城市、質疑是誰製造了城市形象——都需要由設計和表現開放的、透明的形式構成的新公共領域。城市設計及其表現可以是這樣一個工程:大量參與者提倡並參與城市及其形象的建造,而不是使觀眾被動地消費由專家建造出來的城市仿真。


本書的組織
《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一書的前言裡詳細分析了一種公共辯論的方式,以這種方式,數字建模參與了紐約世貿大廈遺址(Ground Zero)的重新設計。重建曼哈頓下城的世貿中心的創新設計研究是一個大眾媒體事件,揭示了在通過數字建模和交流技術看城市設計時的許多難題和機會。前言之後,本書分為三對章節,在每一對章節中,其中一章都代表著城市設計的方法論解決途徑,另一章則是具體的案例研究。第一部分介紹了城市設計的考古學建模,隨後是對古羅馬廣場的數字分析。第二部分通過曼哈頓高樓商務區的例子,介紹了城市設計的系統學建模。最後,第三部分以對城市設計的離解分析建模作結,隨後是對曼谷中心購物區的體驗分析。這三部分勾勒了一副重要框架,以質疑社會景觀;在該景觀中,現在城市設計的數字仿真正陷入困境。15這並非針對城市生活和景觀之間長久關係的反命題——事實上,羅馬、紐約和曼谷均躋身於世界上最壯觀城市之列。而是,它強調了僅僅只作為景觀社會的消費者、而非城市設計製造者的被動性。
本書的三個部分分別建模了考古學記錄、系統學時間線和離解分析圖表。《城市設計的考古學建模》將討論城市嵌入的歷史位置。城市場所內政治的、生態的、社會的模式,將被審視為運行於城市場所內特定地形和事件內嵌套的、多層的、各個層級上的處理過程。16
《城市設計的系統學建模》通過釋放社會實踐、制度和形式之間的遺傳代碼和連結來質疑唯一的城市主觀性和作者身份。城市形態研究審視了創造出城市形式的力量的漸進式再結合。最後,《城市設計的離解分析建模》將質疑城市表現和作為在充斥著分裂流的全球化世界裡唯一真相的身份。移動世界體驗到的間接形象說明特定地點的“現實”或“真相”必須通過注意力、回憶和反思來不斷地詢問並重新想像。數字建模將審視重組的城市元素和城市設計的結構,在城市設計中,當前的傑出片斷結合起來創造出空間、事件和更替的生活世界。

考古學與戰爭
第一章以城市設計的考古學(該詞採用米歇爾福柯使用該詞的意義)開篇,17將城市設計當做在知識的歷史中形成的碎片裡被不斷重新想像的一個學科。將通過不同的社會環境、視覺表現和城市文物來對比羅馬、紐約和曼谷的城市設計。《城市設計的考古學建模》對比了這三個城市隨著時間變遷而形成的多層數字模型。當城市設計建模轉移到其他地區、文化、經濟和政治體系中時,城市設計建模及表現是貫穿城市設計實踐變遷的歷史論述和原則。數字建模的對比揭示了城市階層由於表現的範式、話語和形式而導致分裂。
考古學建模以如下三種方式解裝(unpack)了城市嵌入:

(1)對城市場所不設限:城市界限建立起場所內外關係的閉合集。所有場所都處在物理界限、法律限定、政策邊界和產權關係的框架內。我們在一個小碎片裡直接體驗世界,假定這樣的表現是準確的,而這樣的表現處在我們的活動領域之外。因而考古學是設計師解放城市場所的關鍵行為,這一行為是通過建立超越場所局限的標準觀念和感知的、新的關係集來實現的。

(2)解層:通過將城市的各種屬性和元素建模為單獨的信息層,來解裝城市複雜度。該過程使得城市元素、感知以及來自各個學科——環境、社會、經濟,等等——的數據之間的分離和研究成為可能。由於地理信息系統(GIS)將城市映射到數據集上,解層城市模型是一個三維操作,該操作揭露長期以來在城市場所各階層中積累的那些分裂性實踐。

(3)尺度改變:設計過程引入了在各個尺度和級別之間進行切換的技巧。數字建模程式允許設計者放大或縮小以同時進行幾個尺度的工作:全球經濟和移民模式、區域風景和基礎建設、街區的區域飛地、生活空間的當地區域、想像力的無尺度。

第二章追蹤了城市設計實踐和表現的一些最早期模型,重點介紹“古羅馬廣場”是怎樣被創造出來以展現戰爭破壞的。本章追隨著阿爾多羅西的足跡,18以對古羅馬廣場的詳細討論開篇,介紹了它隨著時間的發展,以及如何通過各種形式的表現和體驗被作為一個城市文物(urban artefact)理解、宣傳的。本章將考古學視為政治化了的城市設計行為,通常伴隨著領土擴張行為。考古學塑造了城市與歷史知識的關係,通過與羅馬帝國的關聯,成為使權威和力量合法化的一個工具。在考古學家們在城市中心挖掘出這個巨大的空地以前,古羅馬廣場在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都是一塊寧靜的牧牛場,在帝國秩序和服務終止後,垃圾收集也結束了,上邊成了城市垃圾場。當世界上首個植物園和城市森林被種植在古羅馬廣場上時,文藝復興時期的紅衣主教、大主教和建築師們實際上重建了一個“棕色地形”;現在那兒是城市中心的一大片空地。

系統學與貿易
第三章轉為將城市設計的發展建模為一個官方學科,該學科發展出塑造、混合併轉換城市空間的章程和規則。《城市設計的系統學建模》將用圖表形式描繪羅馬教堂、紐約高樓和曼谷購物中心的時間線,以幫助理解城市參與者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演變改變了鄰近地區、公共建築和公共空間的。格拉海姆謝恩的《重構城市主義》(Recombinant Urbanism)幫助我們將城市設計的譜系理解為城市飛地、樞紐和異位移植的混合。系統學建模既能追蹤由上至下的城市權威和正統性,又能追蹤城市生活中由下至上的新生事物。19系統學基於如下假設:歷史性的公共建築和社會組織的其他特徵並非平穩地、統一地演變,不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漸發展出它們的潛力,而是間斷性地發展,應該被理解為差異性而非連續性。新形成的社會占用並且突然地重新配置了舊有的公共建築,或者通過選擇性地重新組合它們,使之符合於它們自己的目的,復甦了現有城市模型的各種特徵。20
為了探索系統學建模,可以從如下三種方式來考慮城市仿真的一致性和奇異性:

(1)重定位視點:標準的虛擬漫遊或穿越視圖被城市數據的有利位置取代。通過拖動分層規劃圖、多級正視圖、側視圖和透視圖,從各個視點重定位了設計場所內外的設計者。該處理過程考慮能容納並保證各個位置的表現模式,而非一致的敘述。

(2)給時間一個維度:時間線考慮對遺傳血統的“譜系”分析或混合新出現的形式產物。各色各樣的城市參與者和代理人的創造性、破壞性力量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中追根溯源、相互參照。形式模式和社會行為可以圖解成時空中的蜂群、群簇或缺失。

(3)多聲音:計算機網路使協同工作的集成變得容易。設計師獨自致力於探索大型城市組合物,而城市組合物是由於群體喜好而非總體規劃或單一視界而產生的。計算機軟體的剪下、貼上功能容許各工程能層疊、並置,從而減輕了協作流程。由於喜好是偏愛的、有限的,群體身份也受到質疑。此外,通過從規劃圖、維護、不動產和社會科學中引入空間數據,可以締造學科間的聯合。

在第四章中說明了城市設計如何通過建立專業化的商業飛地(這些商業飛地受到20世紀紐約——一座基於貿易和金融的城市——的分區刺激的控制)從而發展出了城市的抽象法規。曼哈頓高樓辦公區開發的線上數字建模時間線被作為20世紀資本城市的城市設計譜系提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紐約,城市設計被作為一門現代學科制度化,紐約城的外觀被城市區碼、特區和發展刺激改變,而這些城市區碼、特區和發展刺激與金融資本主義外觀的改變相符。照字面上看,考古學途徑深挖至某特定地點,以揭露歷史層級連續不斷的各個層;而系統學則像追蹤譜系一樣,按照切線方向朝前向和後向移動,以理解遺傳因素與當前以及未來發展的特定特徵之間的關聯。

離解分析與欲望
第五章利用吉勒斯德勒茲和費利克斯加達里提出的離解分析方法論,來理解城市設計從官方學科到適應消費者偏好和消費者欲望的、市場和品牌的城市空間的變遷。21《城市設計的離解分析建模》重新檢驗了對古羅馬廣場、紐約世貿大廈遺址、曼谷中心購物區的體驗,視之為本地城市文物的產物,以及對全球化世界裡城市形象和身份的記錄。考古學提出了層疊城市模型的方法論,系統學提出了對城市演變過程的圖表模式的分析途徑,而離解分析則用跨區域視角審視了城市體驗的多樣性,人們可以通過個人感官同時觀察象徵性空間的產生及對其的感知。通過在移動圖景中建模多層的城市模型,城市設計師不僅能建模要表現出來的空間、全球化城市熠熠生輝的表面,還能表現出空間、怎樣調整並重新形成空間,以使之適宜。對城市地區的離解分析揭示了城市外觀的全球化階段是怎樣構造出來的、被感知到的、被想像的,這與牆壁揭示了建築物的結構特徵很相似。
離解分析以三種方式挑戰了單一主觀性和真相:

(1)眼見為實:一些城市場所和許多城市體驗是人眼看不見的,既不能被言語描述,又不能被表現出來。就像人眼的光學能力延伸到照相機一樣,生成輪廓、透明物和半透明物的能力能讓設計師根據新的光學信息進行調整:內外、上下的物理關係。正如德勒茲所描述的,影院語言能通過運動、效果、聲音、形象和時間創造出“思維圖像”。

(2)連通重要區域:離解分析在社會的、文化的、政治的、藝術的、科學的背景下起作用。它包括怎樣讀出或感知城市空間中人口統計學、經濟或環境信息的空間分析。然而,從根本上來說,它是一種超越了單一學科的元建模技巧。

(3)離經叛道的運動和限於一時的時間:計算機多媒體和建模軟體將城市映射到時間上——歷史的(過去)、體驗中的(現在)、可能的(未來)。動畫審視歷史發展、記錄並仿真街道級別的城市體驗,創造出基於時間的推測,來想像未來的城市。逆轉、加速和減速可能顯現出新的關係。比起用超真實的仿真和排練來模仿“自然的”感知,採用離經叛道的運動和非線性時間圖像的方法更受偏愛。

第六章詳細介紹了圍繞著曼谷中心地形的神聖宮殿,即一處佛寺綜合大樓和運河畔穆斯林定居點的超複雜購物區。考古學和系統學建模揭示了與地點和程式有關的城市改變,而離解分析建模審視了與本地化、全球化的衝突力量有關的人類想像力。還介紹了異托邦(simultopia)理論,它既指仿真理論,又指讓鮑德里亞提出的仿像(simulacra),22還指代蘊藏在本地力量和投射到實驗、想像和常新事物上的欲望的同時性。丹尼斯斯考特布朗、羅伯特文丘里和史蒂芬依則諾分析了美國流行文化、消費主義、以不同速度駕車旅行拉斯維加斯的影像學體驗。23他們的工作將幫助我們將曼谷中心購物區的出現視為與如下三個參照物相關:城市樞紐的連通性建築的產生、飛地的分裂性建築檔案、連線在一起的異位建築的消耗。24
可能的城市特徵
戰爭、貿易和欲望封裝(encapsulate)了當代全球化背景下相互衝突的建築物。城市生活作為差異性產物的身份越來越受到近期事件的挑戰。在美國,從基於差異性產物的不同地點開始,關於“祖國”和“反恐戰爭”的演講發起了城市重建:“……自由、不受限制的移動性和同化,以及全國性的‘熔爐’身份,25到一致建設‘祖國’”。26與此同時,東方學者對“外國恐怖城市”的構型被遙遠的想像和新聞媒體滅失人性。為了提升這兩個戰爭競技場分配了巨大的資源,從而使我們脆弱不堪、裝備不足,難以進行城市空間的大量重建工作,從而也就不能應對前所未有的媒體、移民和全球氣候改變等巨大挑戰所帶來的社會挑戰。
社會的、政治的、生態的問題相互連結成一張網,由數位技術輔助的、新的城市設計實踐必須直接處理這張網背後的辭令和意識形態。城市設計的數字建模在創造並提供設計工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樣的設計工具能使當前想像力的趨勢偏離長久的威脅,朝向集體改變的機遇。要解裝組成了當前地理政治學背景的媒體辭令,重要的是質疑城市的虛擬漫遊、地理信息系統(GIS)和監視技術,以建造出城市和環境的對立表現。要逆轉一窩蜂的“祖國”工程,就要求該工具將城市空間異質性和城市生活理解為差異而非統一和秩序;理解為分裂的流程和處理過程,而非抽象意義上的統一形式;理解為當前不可預知背景下回彈和適應的邏輯;最後,理解為大量社會參與者和代理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直面感知到的挑戰和威脅,而非抵禦感知到的挑戰和威脅。
最後,綜上所述,本書對印度和中國兩個截然不同的未來城市遠景滿懷期待。這兩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城市化進程迅速的國家將主導21世紀。本書最後一章討論了使用考古學、系統學、離解分析方法的城市設計數字建模能幫助我們定位全球化城市設計實踐的遠景。關於這一點,阿爾君阿帕杜萊認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維度構建於分離流,他的這一觀點簡略勾勒了我在新校的印中研究院時對這兩個國家進行訪問的體驗。27印度和中國的跨文化、跨學科合作,以及來自美國、印度和中國的研究員就城市化、全球化展開的三方討論提供了一個基礎,該基礎通過將本書介紹的工具套用到差異性產物而非同質的城市空間,從而進一步完善本書介紹的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