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

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

根據《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教育部令第13號)的規定,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每三年舉辦一屆。舉辦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展現大學生朝氣蓬勃的青春風貌,展示我國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
  • 指導思想: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 活動主題:“青春·使命”
指導思想,活動主題,活動內容,活動效果與特點,

指導思想

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戰略主題,使本屆展演活動成為進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有效手段,引領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提升精神境界,激勵人生追求,樹立報效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本屆展演活動全過程,充分展現當代大學生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青春風貌,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

活動主題

本屆展演活動的主題是“青春·使命”。展演活動的各項內容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功立業的主人公精神、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和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青春風采,展示了青年學子高尚的人生追求、高雅的審美情趣和出色的藝術才華。各項活動體現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具有創新性,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

活動內容

本屆展演活動期間,適逢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各地高校普遍開展了“黨在我心中”歌詠活動。廣大高校師生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增強了對黨、對祖國、對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感。
本屆展演活動的項目包括藝術表演類、藝術作品類、高校校長書畫攝影作品和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暨大學校長美育論壇。藝術表演類包括聲樂、器樂、舞蹈、戲劇;藝術作品類包括繪畫、書法(篆刻)、攝影、工藝設計、DV作品;高校校長書畫攝影作品包括繪畫、書法(篆刻)、攝影作品。
本屆藝術展演活動藝術表演類和藝術作品類的參加對象為全日制高校的在讀本科生、專科生以及脫產研究生。參加對象分為甲、乙兩組,甲組對象為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乙組對象為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高校校長書畫攝影作品的參加對象為各高校黨政校級領導幹部。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的參加對象為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有關教科研單位的教科研人員,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人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本屆展演活動設立的獎項為:優秀組織獎、精神風貌獎、藝術表演獎、藝術作品獎、優秀創作獎、指導教師獎、校長風采獎和優秀論文獎。
本屆展演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為各高校開展活動階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藝術活動,評選出本校優秀藝術表演節目和藝術作品。共有2003所高校參加了第一、第二階段的活動,全國高校參加活動的覆蓋面達到了93%。
第二階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1月)為各省(區、市)組織集中展演活動階段,各省(區、市)在各高校推薦優秀節目和作品的基礎上,舉辦藝術節目會演、藝術作品展覽、藝術教育論文報告會等活動,評選出各省(區、市)的優秀節目、作品和論文。全國有27個省(區、市)舉辦了省級的藝術表演節目集中展演和藝術作品展,有23個省(區、市)舉辦了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各省共報送藝術表演類節目610個(其中聲樂181個、器樂92個、舞蹈263個、戲劇74個),藝術作品626件(其中繪畫199件、書法/篆刻186件、攝影89件、工藝設計和其他152件),藝術教育論文1103篇,校長論壇報名表122份,600餘所高校的校長書畫攝影作品共719件。
第三階段(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為全國評選和現場集中展演階段。組委會組織了藝術表演節目(錄像)評選,評出參加全國現場集中展演的入圍節目。同時,組委會已完成對藝術作品、校長書畫攝影作品和藝術教育科研論文的評選。經過組織專家認真評選,現已評出參加全國集中展演的藝術表演類節目172個(其中聲樂48個、器樂32個、舞蹈70個、戲劇22個),優秀藝術作品共618件(其中一等獎124件、二等獎279件、三等獎215件),優秀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共222篇(其中一等獎10篇、二等獎62篇、三等獎150篇),校長優秀書畫攝影作品324件。
2012年2月7日至13日,現場集中展演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主要活動有:舉行現場展演開幕式;舉行藝術表演節目9場集中展演(其中聲樂2場、器樂2場、舞蹈3場、戲劇2場),從中評出藝術表演節目一等獎;舉辦全國第三屆大學生優秀藝術作品展覽暨高校校長書畫攝影作品展;舉辦全國第三屆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暨大學校長美育論壇;舉行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閉幕頒獎晚會;組織青春大舞台活動。共有來自全國403所高校的7000餘名師生參加第三階段活動。

活動效果與特點

本屆展演活動歷時一年多,呈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全國高校以開展藝術展演活動為契機,自覺擔當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的職責。各高校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深入理解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的精神,以藝術教育和藝術實踐活動為載體,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吸納世界人類文明成果,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培養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二是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活動水平不斷提升。各高校以院、係為單位,以學生藝術社團為骨幹,發動學生廣泛參與,通過舉辦藝術專題講座、文藝演出、音樂會、美術作品展以及組織專業演出團體到學校演出等活動,努力做到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參加至少一項藝術活動。各地組織了藝術表演節目集中展演、藝術作品展和藝術教育論文報告會,各個項目的水平較上一屆均有所提高。
三是高校校長積極參與,身體力行。校長們紛紛報名參加大學校長美育論壇,有的還親自撰文參加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組委會共收到校長們報送的書畫攝影作品700餘件,他們或揮毫潑墨、或揮灑丹青、或以刀代筆、或按動快門,描繪祖國山川、記錄校園生活、反映時代新貌、傳播文化經典,表現了高雅的審美追求,展示了優秀的藝術素養,顯示出充分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對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產生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