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礦產資源利用國情調查

《全國礦產資源利用國情調查》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王安建,王瑞江,李厚民,王高尚,王勇毅,高蘭,趙汀,李建武,陳其慎,於汶加,孟剛,李瑞萍,高輝,張照志,閆強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礦產資源利用國情調查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王安建,王瑞江,李厚民,王高尚,王勇毅,高蘭,趙汀,李建武,陳其慎,於汶加,孟剛,李瑞萍,高輝,張照志,閆強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130009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3-1-09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礦產資源管理體制、市場環境和技術條件發生巨大變化,加之近10年來高強度開發,導致資源家底不清,嚴重製約著國家資源管理和重大決策。2007年國土資源部部署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最為系統的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工程,目標任務是對全國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銅、鋁土礦等28種重要礦產資源儲量及其利用現狀開展全面核查,摸清資源家底,搭建管理新平台,提升管理水平。   經全國31省區市674支隊伍3萬餘人4年艱苦努力,耗資22.5億元,完成28種礦產全部25753個礦區核查,形成礦區核查報告21540套,省級匯總報告550套,全國單礦種調查報告28套,圖集300餘冊,取得重大創新成果。   1.創新技術思路和核查手段,首次完成28種礦產資源儲量及其利用現狀的全面核查,摸清了我國礦產資源儲量的數量、結構、品質、開發利用及其空間分布現狀,為國家掌控資源家底、提升儲量管理水平奠定了前所未有的紮實基礎。   2.系統清理了礦區歷次勘查、開採和儲量登記統計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擠掉了資源儲量水分。核查後重稀土、錫、銻、螢石分別擠出62%、35%、23.8%和29%的水分,維護了國家儲量數據的可靠性和權威性。   3.通過全面核查,發掘出大量新增資源儲量。相當於新發現30個超大型稀土礦床、10個超大型銀礦床、30個大型鉬礦床、16個大型鎳礦床、15個大型鋁土礦床、7個大型鋰礦床、6個大型銅礦床、4個大型鉀鹽礦床,資源潛在價值超6萬億元。   4.查明我國28種礦產占用、未占用資源儲量的數量、品質和空間分布。核查發現,煤炭、鋁土礦、鐵礦石資源儲量未占用率分別達74%、72%和60%。盤活這些資源存量,對緩解我國礦產資源供應瓶頸具有重要意義。   5.首次系統查明我國14種煤類資源儲量的數量、灰分、硫分及其空間分布,為煤炭的精細化管理奠定了基礎。   6.首次建立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空間資料庫和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管理支持系統,為實現資源儲量管理從一維屬性數據向二維半空間數據管理的飛躍、實施“一張圖管礦”搭建了平台。   7.對我國礦產資源國情取得新認識:(1)輕重稀土應分類精細化管理,開發戰略應作重大調整;(2)錫、銻、螢石儲量消耗過快,優勢地位動搖,應大力加強勘查和調控;(3)鐵、鋁等大宗礦產未占用資源儲量存量過大,應科學合理配置,有效緩解資源瓶頸;(4)調整找礦勘查方向,重點找尋低成本優質資源。這些認識對我國資源戰略、規劃和政策調整將產生重大影響。   8.培養了近萬名以青年為主的礦產勘查、儲量評估、資源管理和信息技術人才,這批人員已成為礦產勘查和儲量管理、評估的有生力量。成果在國家決策、礦政管理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得到廣泛套用。項目組結合本項成果研報我國能源、鋼鐵和銅鋁供需等戰略報告,受到國務院領導多次批示;國土資源部依據本成果修正更新了礦產資源儲量庫,並將該成果全面用於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各省區在“358”找礦、區域規劃、礦業權管理等方面廣泛套用本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