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美術概論》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美術概論》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從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教學、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規定。理解和掌握中外美學、美術理論中各種關於美術的不同觀點和理論,並能從歷史語境、文化背景、美術發展的特定階段,考察其歷史地位和局限,了解與客觀美術現象之間的內在關係,從歷史的角度認識它們對美術發展的影響。

課程性質與目標,(一)課程性質,(二)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學,(一)課程內容,(二)課程教學,課程實施與評價,(一)學時、學分,(二)教學基本條件,(三)課程評價,

課程性質與目標

(一)課程性質

《美 術概論》是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課程與《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美術鑑賞與批評》等課程密切結合,重點講授美術理論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及其所產生的歷史情境和所針對的美術問題與對象,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重點提高從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高度主動發現問題 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適應中國小美術教育需要的合格美術教師。

(二)課程目標

1.理解和掌握中外美學、美術理論中各種關於美術的不同觀點和理論,並能從歷史語境、文化背景、美術發展的特定階段,考察其歷史地位和局限,了解與客觀美術現象之間的內在關係,從歷史的角度認識它們對美術發展的影響。
2.具備從不同民族文化差異的角度思考美術理論問題的能力。通過對中西美術理論的比較,以及對不同文化傳統、價值觀的闡釋,拓展跨文化視野,認識多元文化並存的意義,培養熱愛中國美術和文化的感情。
3.培養學生的方法論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從有機聯繫的角度,全面地理解中國小美術教學的方法、價值和意義。

課程內容與教學

(一)課程內容

1.課程內容選編的基本原則
(1)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從中外美學史、美術理論史中精選經典的知識內容,採用在學術界影響大、傳播廣、引用多並具權威性的理論和觀點,與課程體系中的其他課程內容形成有機的聯繫與互動。
(2)把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選擇與中國當代美術創作有密切關聯的理論和思想,使課程內容具有當代意義。
2.課程基本內容
(1)本質論
·美術的概念及演變
·幾種關於美術本質的理論
·美術的社會本質
(2)門類論
·美術的基本特徵及其門類的劃分
·美術的主要門類
·各美術門類之間的相互關係
(3)發展論
·美術的發生
·美術的發展
·美術的世界性與民族性
(4)創作論
·創作主體——美術家
·美術創作活動
·美術的創作方法、流派與思潮
(5)作品論
·美術作品的構成因素
·美術作品的相關屬性
·美術作品的美術美
(6)接受論
·美術接受的性質與特徵
·美術傳播與接受的社會環節
·美術的審美教育

(二)課程教學

1.以課堂講授為主,系統講授美術理論的基本知識,闡釋美術理論中的主要觀點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持有的立場,理解其基本內涵、產生的歷史背景。
2.美術理論知識學習和相應的美術創作現象認識相結合,在美術現象的豐富多樣經驗中,認識不同美術理論的研究視角與方法,以及在歷史與實踐中形成的不同價值、功能和特徵。
3.利用現代多媒體設備,力求準確而生動地向學生傳授美術理論知識。
4.運用課堂討論、論文寫作、個案分析、課外讀物輔導等形式,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注意聯繫中國小美術教學實際。

課程實施與評價

(一)學時、學分

本課程總學時為60學時。學生修完本課程全部內容,成績合格,可獲3學分。建議在第四學期開設本課程,全部學程為1個學期。

(二)教學基本條件

1.教師
教師應具有良好的師德和較高的專業素質,一般應受過美術理論研究的學術訓練,具有講師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
2.教學設備
(1)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2)配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書、期刊、音像資料、網路資源等。

(三)課程評價

1.美術理論知識掌握水平的評價。主要通過課程考試、課堂提問,重點考察學生對不同理論的基本內容、視角特點以及方法差異的理解與掌握。
2.理論思維能力和方法的評價。主要考查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邏輯推理的能力。
3.美術理論綜合素質與能力的評價。主要通過論文寫作,檢驗學生美術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際運用的水平。
4.平時考核可採用撰寫小論文、課堂討論等形式。學期、學年考查、考試,可採用論文寫作的方式。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各占課程總成績的50%。
5.教師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