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江水道

入江水道(Huaihe-ChangjiangWater-way) 淮河下游主要排洪河道,長150公里。位於江蘇省洪澤湖下游。明萬曆年間,淮河洪水多次淹泗州城及明祖陵,洪澤湖大堤被衝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入江水道
  • 外文名:Huaihe-ChangjiangWater-way
相關資料,歷史沿革,

相關資料

翌年,大舉分黃導淮,在洪澤湖大堤上建武家墩、高良澗及周家橋3座泄洪閘,分泄部分洪水經運河東里下河低平原入海;後又疏浚了溝通高郵與邵伯兩湖間的茆塘港(即今毛塘港),開金灣河經芒稻河泄洪入長江。這是正式開闢水道,使部分淮水入江的開端。明末清初,將淮河洪水改為入江為主,先後增闢歸江河道。始建的金灣、芒稻等5座閘壩被沖毀後,逐步改建為臨時性柴土壩歸江壩10道,汛後堵,汛前拆,直至20世紀50年代。清鹹豐元年(1851),黃河、淮河同發大水,因淮河會黃入海口門被淤塞,洪水遂衝破洪澤湖大工業城市。位於省境中部偏北,廢黃河南岸,京杭運河裡運河段流貫市區。轄2區及淮陰、金湖、盱眙、洪澤、泗洪、泗陽、沭陽、灌南、漣水9縣。面積1.9548萬平方公里,人口988.56萬;其中市區面積347平方公里,人口43.37萬。

歷史沿革

淮陰市古稱清江浦,興起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清江浦渠開鑿之後;萬曆十七年(1589)黃河徙草灣新河後,清江浦逐步取代淮安縣新城(古稱末口),成為裏運河漕船盤壩入黃北運和淮鹽向南轉運的口岸。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又遷清河縣治於此。迨海運興起,運河淤塞,漕運廢除;津浦、隴海二鐵路相繼建成通車,鹽運亦趨衰落。1912年改清河縣為淮陰縣;清江浦亦相應改稱淮陰。1951年劃城區和近郊建清江市。此後,市、縣分合多次,清江市、淮陰市名稱屢易。1983年改清江市為淮陰市。原系商業城市,僅有少數工廠和手工業作坊。20世紀50年代以來,逐步建立了食品、紡織、化工、機械、電力等工業部門。同時,還結合治淮,大規模整修裏運河(見京杭運河),開挖新航道,興建淮陰水利樞紐工程,修建公路網,使淮陰市成為兩淮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和水陸交通要衝。市境有中國最大內陸地下岩鹽礦。泗洪縣有彭雪楓烈士紀念館,縣境洪澤湖畔已建鳥類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