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水文特徵,洪水安排,河道形成,下游分支,主要湖泊,貫流湖泊,支旁湖泊,主要支流,河道治理,1978年以前治理,2010年代治理,控制工程,三河閘控制,金湖控制工程,高郵湖控制工程,歸江控制,航道航運,工程效益,
幹流概況
淮河入江水道,上起
洪澤湖三河閘,1969年整治以前,原由三河東流入
白馬湖、
寶應湖迂迴南下,經
高郵湖、
邵伯湖至揚州市附近,由歸江河道江,下至長江邊的
三江營入長江。1957年築白馬湖隔堤,實施洪澇分開。1969年興辦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在金湖縣新辟金溝改道段,直接由三河南下入高郵湖,水道縮短為158公里(一說156公里)。沿途經盱胎、洪澤、金湖、高郵、江都等縣市。
入江水道分為三段:上段從三河閘至施尖入高郵湖,長55公里,由三河與金溝改道段組成。中段從高郵湖施尖到邵伯湖六閘,長55公里(一說60公里),為湖區行洪。下段從六閘至三江營,長48公里(一說41公里),由運鹽河及金灣河匯入芒稻河;太平、鳳凰、壁虎、新河匯入廖家溝;芒稻河與廖家溝匯於夾江,至三江營入長江。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洪水出路的主要通道,併兼有排澇、灌溉、航運等綜合功能,是保障淮河下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水利設施。
水文特徵
入江水道,設計排泄淮河洪水12000立方米每秒。沿線區間匯水面積近7000平方公里(其中江蘇境內5476平方公里),除白馬湖、寶應湖地區外,有汪木排河、利農河、楊壽澗、方巷河、槐泗河及安徽省境內的銅龍河、白塔河、秦欄河、天菱河等支流匯入。水道沿線湖泊眾多。白馬湖底一般高程5.5米,在水位6.5米時,水面積110平方公里,湖容積0.95億立方米。寶應湖面積原有192平方公里,與淮河入江水道分離後,湖區圍墾,湖面積減為42.8平方公里。高郵湖底一般高程4.5米,在水位6米時,水面積700平方公里,湖容積10.8億立方米;在水位9米時,水面積780平方公里,湖容積34億立方米。邵伯湖底一般高程3.5米,在水位4.5米時,水面積120平方公里,湖容積1.7億立方米;在水位8.5米時,水面積220平方公里,湖容積9億立方米。
洪水安排
根據中央人民政府2007年5月17日批准的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制訂的《淮河防禦洪水方案》,淮河入江水道承擔的淮河洪水防禦任務是:
(一)設計標準及以下洪水。當洪澤湖水位達到13.5米時,充分利用入江水道、蘇北灌溉總渠及廢黃河泄洪;淮、沂洪水不遭遇時,利用淮沭河分洪。
洪澤湖水位達到13.5~14.0米,啟用入海水道泄洪。
預報洪澤湖水位將達到14.5米時,三河閘全開敞泄,入海水道充分泄洪,在淮、沂洪水不遭遇時淮沭河充分分洪。
洪澤湖水位達到14.5米且繼續上漲時,濱湖圩區破圩滯洪。
洪澤湖水位超過15.0米時,三河閘控泄12000立方米/秒。如高郵水位達9.5米,三河閘可適當減少下泄流量,確保洪澤湖大堤、裏運河大堤安全
當預報淮河上中游發生較大洪水時,經批准洪澤湖應提前預泄,儘可能降低湖水位。
(二)設計標準以上洪水。
1、在採取上述措施後,臨淮崗壩前水位仍超過28.51米,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在確保全全前提下,按正陽關水位不超過27.5米控泄,加強正陽關以下堤防防守,適當利用堤防超高強迫行洪,臨淮崗庫區內的其他圩區適時進洪;當正陽關水位超過27.5米時,視水情和工程情況,棄守正南淮堤、黃蘇段和潁右圈堤,控制水勢,以保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的安全。
入江水道、入海水道、淮沭河、蘇北灌溉總渠等適當利用堤防超高強迫行洪,加強防守,控制洪澤湖蔣壩水位不超過17.0米。
2、在運用上述措施後,正陽關水位仍達到28.0米,視水情和工程情況,棄守淮北大堤潁左淝右圈堤,以保證西淝河左堤及其以下淮北大堤和淮南、蚌埠城市圈堤的安全。
當洪澤湖蔣壩水位達到17.0米,且仍有上漲趨勢時,利用入海水道北側、廢黃河南側的夾道地區泄洪入海,以確保洪澤湖大堤的安全。
河道形成
淮河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居民總數上億。古代的淮河,與長江、黃河、濟水齊名,被稱為“四瀆”。古淮河幹流在洪澤湖以西大致與現代淮河相似。當時沒有洪澤湖,淮河幹流到達盱眙後折向東北,經淮陰向東在
雲梯關(江蘇省響水縣黃圩鎮雲梯村境內)入海,自成水系,排水通暢。
1194年黃河奪淮後,淮河洪水出路受阻。每遇大水,洪澤湖大堤開壩減水或決口,洪水東泄衝破裏運河堤,經里下河地區漫流入海。明萬曆三年(1575年),黃淮並漲,淮決高家堰,又決寶應、黃浦、八淺等湖堤15處;高郵湖決清水潭、丁志等,“高、寶、興、鹽匯為巨浸”,經開揚州城東之沙河壩及芒稻河壩,水勢才減。萬曆五年,給事中湯聘尹提出“導淮人江以避黃”。萬曆十年,河道尚書凌雲翼主張“惟上流使入江,泄下流使入海”。但皆未實施。萬曆二十四年,總河尚書楊一魁實施“分黃導淮”方略,於高家堰建閘,開毛塘港、金家灣,建金灣及芒稻減水閘,始有少量淮水入江,是為入江水道雛形。
清初,裏運河堤仍屢屢決口。從康熙元年至十二年(1662~1673年),有九年大水,八決運堤。在保漕運的同時,開始重視分淮入江。康熙元年,開入江河道的人字河(即運鹽河)。康熙十年,開石羊溝(即太平河),建東灣、西灣滾水壩等。到乾隆年間(1736~1795年),又拓寬鳳凰河、壁虎河等歸江河道,擴大入江泄量,並將裏運河東堤上的“歸海壩”改在高郵南改建和新建為昭關壩、車邏壩、五里中壩、南關新壩和南關壩等5座歸海壩,又稱“下五壩”,與洪澤湖大堤上的仁、義、禮、智、信5座減水壩相適應,當淮河大洪水,入江洪水過大、裏運河水位太高時,即開“歸海壩”,使洪水從里下河地區分泄入海。到道光年間,入江水道門有6條河,即運鹽河、金灣河、太平河、鳳凰河、新河、淮揚運河(即裏運河)。鹹豐元年(1851年),淮河洪水沖開禮壩,經三河改道入江,從此以後就聽任淮河洪水從決口經三河下泄入江,三河以下入江道成為淮河新的主要排洪水道。
鹹豐五年黃河北徙後,朝野人士對淮河洪水入江、入海也提出過各種方案。蘇北士紳丁顯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首倡“浚復淮水故道”。裴蔭森提出“減害之法不外分淮流以入故道”。左宗棠於光緒九年(1883年)奏請“開掘舊黃河中亂,引淮河水入海”,“循獨行入海之舊”。南通張謇主張淮水“三分入海,七分入江”等等。這些方案,終因各種原因,均未實施。
下游分支
淮河入江水道下游段自邵伯湖六閘以下,分別注入運鹽河、金灣河、太平河、鳳凰河、新河、壁虎河諸河,南行穿橫河,合併為芒稻河、董家溝、石羊溝、廖家溝4河。董家溝於朱橋河口東接芒稻河,石羊溝於管陳灘南端西接廖家溝。芒稻河、廖家溝分別於八江口、羊尾匯流於夾江,並東流至三江營注入長江。諸河總長84.31公里,其中主幹流長35.34公里(由鳳凰河口經廖家溝至夾江三江營)。最大行洪量為1.04萬立方米/秒(1991年7月11日),接近規划行洪能力1.2萬立方米/秒。這些河道是淮河入江必經之路,形成江淮交匯。
運鹽河,原名金家灣河。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由河道總督楊一魁開成,並建金灣、芒稻泄水閘,泄淮水由芒稻河入江,是為導淮入江之始,距今400多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河道總督朱之錫開人字河。康熙二十三年,河道總督靳輔復浚人字河。1953年,在人字河東側打壩並建仙女船閘與老通揚運河溝通。1965年建成芒稻閘,1966年建成運鹽閘。運鹽閘上段仍稱運鹽河,運鹽閘以下至芒稻閘以上改稱高水河,是南水北調的送水河,也是淮水入江諸河中唯一全程通航的河道(上達京杭運河,下通長江),汛期仍服從淮河行洪。運鹽河由邵伯湖口至橫河長9.37公里,寬90米~175米,河底高程-1米~0米。
金灣河,始開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南穿橫河,下接董家溝,於芒稻閘下0.99公里處併入芒稻河。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建董家溝滾水壩。乾隆二十一年,兩江總督尹繼善疏浚董家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建董家溝橋(又名頭道橋),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1973年建金灣閘,1988年在太安集鎮東側建成金灣橋1座。金灣河由邵伯湖口至橫河,長8.38公里,寬90米~160米,河底高程-2米~0米;下段董家溝,長3.94公里,寬105米~400米,河底高程-8米~0米。
太平河,在揚州市區東北。北起邵伯湖大閘,經秦莊至太平閘入廖家溝,是淮河入江水道。古名東、西灣壩引河、太平引河,南端又名石洋溝。清乾隆十年(1745年)開,原長8.78公里。橫河以南稱石羊溝,於萬福閘下2公里處西接廖家溝。乾隆八年,欽差大學士陳士倌等奏開石羊溝,原長11.22公里(長度與實際不符,可能包括上段太平河)。乾隆十三年,建石羊溝滾水壩,二十一年兩江總督尹繼善疏浚,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增建石羊溝橋(二道橋)。1971年拓浚鳳凰河工程時,對太平河口裁彎浚深,拓浚西灣河,堵閉東灣河。太平河總長11公里。由湖口至橫河長6.83公里,寬100米~180米,河底高程-2米~0米;石羊溝長3.09公里,寬190米~355米,河底高程-5米~-2米。
鳳凰河,明代中期已有此河,河道南行至橫河入廖家溝,明末時口寬僅4.2米,清末時口寬77米,1931年寬147米。1955年春及1955年冬至1956年春,分兩期疏浚。兩期工程共完成土方1093.81萬立方米,拓浚長度4.6公里,河底寬230米,河底高程-0.68米~1.23米。兩岸邊坡坡比1:3,青坎寬10米,堆土高程15米左右。鳳凰河自河口至萬福閘,長4.35公里,寬300米~360米,原行洪流量748立方米/秒,開挖後增至2965立方米/秒,淨增2217立方米/秒,為原來的近4倍,在淮水歸江6條河道中泄洪量最大。
新河,清道光八年(1828年)農曆正月由河道總督張井奏開,計長4.47公里,河口寬67米至103米不等,深2.3米~10米,於3月竣工。新河在橫河南與鳳凰河、壁虎河會合後入廖家溝。新河長3.96公里,河寬130米~200米,河底高程-0.5米~1米。
廖家溝,明代以前已有此河。該溝北起橫河,南迄羊尾,與夾江會合後流入長江。清乾隆年間開始行洪,乾隆十三年(1748年),該溝建有三合土滾水壩,金門(又稱口門)寬僅53米,乾隆二十一年,兩江總督尹繼善疏浚廖家溝,乾隆二十六年,落低壩底並展寬金門至147米,泄洪不重;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建萬福橋(木製),廖家溝沖寬至467米;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萬福橋,橋長507米。前後120年,廖家溝沖寬近10倍,可見自清代中葉以後泄洪之重。1931年,大水沖毀橋身,1936年重建鋼筋混凝土大橋1座。1960年1月建萬福閘時,因橋身有礙行洪拆除。廖家溝先後匯入壁虎河、新河、鳳凰河、太平河4河之水,1921年測得行洪流量5802立方米/秒,現規划行洪流量9730立方米/秒,是淮河入江水道主幹流,承擔淮河入江泄量81.1%。河道北自萬福閘,南迄霍橋鎮羊尾,長11.16公里,寬500米~900米,河底高程-20米~-5米。
壁虎河,明末已有此河。上接古運河,下通廖家溝,原為運鹽河(一名茱萸溝,漢代亦名邗溝)一分支,自道光以後泄水漸重。壁虎河原是泄洪量最大的一條(1921年9月19日測得流量1766立方米/秒,占該年入江總泄量8406立方米/秒的21%),1956年鳳凰河拓浚後位居第二。壁虎河從河口至新河下,長1.72公里,寬150米~450米,河底高程-1米~0米。
芒稻河,古名蟒導河,相傳為明宣德六年(1431年)平江伯陳蠧所開。該河上承運鹽河,下注夾江,是明末清初淮水入江的主要河道。清康熙年間,多次整治,泄水漸暢。1963年,橫河至芒稻閘一段長1.69公里,改為高水河,寬105米~175米,河底高程-2米~-1米。芒稻河自芒稻閘至八港口,原長14.42公里,但河道曲折,經1955年、1972年兩次裁彎浚深,河道長度降至9.99公里,泄洪、引水、排澇和航運條件大為改善。
夾江,原為長江故道,後因北岸沙洲堆積,逐漸形成夾江。夾江原西起沙頭河口,東迄三江營,長34.8里,是縣境內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1962年春,夾江蔣橋築壩後,夾江不再承擔長江分流。為縮短夾江堤防防線,1970年、1971年續築華家氵穴目壩、小虹橋壩。兩壩之間夾江段長12.62公里,成為圩內水域,闢為縣魚種場。河道西自霍橋鎮羊尾,東至三江營,是淮河歸江主河道,長17.68公里,寬500米~980米,河底高程-20米~-14米。
太平河,在揚州市區東北。北起邵伯湖大閘,經秦莊至太平閘入廖家溝。古名東、西灣壩引河、太平引河,南端又名石洋溝。清乾隆十年(1745)開,北端建滾水壩;乾隆十一年建石洋溝滾水壩;道光中在壩上建橋,並增建草壩。1972年廢橋壩建太平閘。河長11公里,寬160~210米,是淮河入江水道。
金灣河,原名金灣壩引河,南端又名董家溝。在揚州市區東北部。北起邵伯湖六閘,經太安、金灣閘入芒稻河。清康熙四十年(1701)溝口建滾水閘;乾隆二十六年(1761)鑿金灣壩引河,並在北端增築金灣新滾水壩;道光中在董家溝水壩建橋,並在上游設草壩蓄水。1973年廢壩建金灣閘。河長11.5公里,河寬200米。設計泄洪量600立方米/秒,是淮河入江水道。
主要湖泊
貫流湖泊
高郵湖,地處東經119º06’-119º25’,北緯32º42’-33º41’之間,江蘇省中部、安徽省天長市東北部。地跨江蘇省高郵市、寶應縣、金湖縣和安徽省天長市。湖泊長48公里,最大寬度28公里。湖底一般高程4.5米。在水位6米時,水面積700平方公里;水位5.70米時,面積650平方公里;水位9米時,水面積780平方公里。高郵市水利部門記為總面積760.67平方公里。天長境內水域約為70平方公里,高郵市境內431.5平方公里,占55.3%。
邵伯湖,古為武廣湖,湖周分屬邗江、高郵和江都三縣。上承高郵湖來水,分別由運鹽河、金灣河、太平河、鳳凰河及裏運河注入長江。湖泊長17公里,最大寬度6公里,湖水面積98平方公里(相應於水位4.36米),平均水深1.1米,湖水蓄量1.1億立方米。湖水pH值8.5,礦化度為215.07毫克/升,屬重碳酸鹽類鈣組Ⅰ型水。在湖的東南裏運河西堤上建有邵伯閘,以調節湖泊水量。湖泊具有調洪、灌溉和養殖之利。
支旁湖泊
白馬湖、
寶應湖位於淮陰市境東南邊緣,蘇北灌溉總渠以南,裏運河以西,分屬淮安、金湖及寶應等縣。白馬湖流域面積994平方公里,流域內入湖河流有溫山河、新河、永濟河、往良河、潯河、草澤河等6條,一般湖底高程5.5米,蓄水面積105平方公里,蓄水水位6.5米,灌溉庫容9490萬立方米,防洪水位8.0米,防洪庫容2.54億立方米,死水位5.7米,庫容2370萬立方米。寶應湖流域面積1348平方公里(其中寶應174平方公里),一般湖底高程5米,流域內入湖河流有老三河、洪金排水河、東西中心河等。蓄水面積140平方公里,蓄水位5.7米,灌溉庫容0.56億立方米,防洪水位7.5米,防洪庫容3.08億立方米,死水位5.3米,庫容0.42億立方米。兩湖平均水深不足兩米,個別地方只有1米,湖底淺平,屬淺水湖泊。
白馬湖、寶應湖在古代是一片低洼湖泊,有許多小湖盪。古邗溝,即是在這些小湖之間開挖水道,連通而成。黃河奪淮以後,淮水被頂托倒灌,瀦積窪地,使原有的小湖盪逐漸連成白馬湖、寶應湖等。
解放前,由於洪水泛濫,當地民眾圈圩築堤,堆築了許多救命墩,但防洪標準很低,經常泛濫成災。1956年修築成白馬湖大堤,從金湖縣孫莊至寶應縣王家莊,長23公里,堤頂高程11~11.5米,頂寬3米,縮小了淮水入江的行洪範圍。金溝改道,大汕子格堤建成後,淮水直接由高郵湖入江,寶應湖不再行洪,白馬湖、寶應湖地區擺股洪水的威脅。在排澇、灌溉方面,興建了一系列控制建築物,有南、北運西閘、白馬湖地涵、阮橋閘、淮安抽水站、大汕子閘、塗溝閘、寶應地龍等,從而使白馬湖、寶應湖達到內湖排澇三年一遇的標準。
主要支流
汪木排河,位於江蘇省盱眙縣,上起燕窩水庫,下至入江水道(衡西),全長21.8公里,主要用於行洪、排澇、灌溉。
寶射河,西起寶應船閘與裏運河相通,向東經望直港、牌樓莊、王家大橋、高夏至建湖縣大黃土溝匯入黃沙港,是寶應縣排水骨幹河道和里下河腹部地區主要航道。全長38.36公里,河底寬15~30米,河底高程-1.5~--3.0米,流域面積284平方公里,排水流量40立方米/秒,達六級航道標準,可通行300~500噸船隊。
利農河,曾名農抗河、黎龍河,1945-9146年開挖,1960年8月在河道建黎龍閘。在下游通高郵湖入口處,增建了三孔擋洪閘一座,還將上游節制閘改建成套閘。位於江蘇省金湖縣境內,北接三河,南達高郵湖,全長21公里,流域面積156平方公里。主要用於排泄金湖縣西部洪水入高郵湖。
新、老白塔河,主幹發源於西部來安縣長山,經半塔、汊澗、石樑、護城橋等地注入高郵湖。老白塔河南北朝時稱石樑溪、石樑澗,唐代稱下阿溪,明、清稱石樑河,民國初稱南山河,後稱白塔河。建國以後,由石樑開新河道,穿黃家湖、東壬湖、錢家澗等3湖,越何莊、劉北、黑塘埂3崗入高郵湖。新河開通後,石樑以下老白塔河道成為沂湖內河。據1983年統計,新、老白塔河縣內長度為82公里。新白塔河流域面積970平方公里,河床寬92米;老白塔河流域面積60平方公里,河床寬12米。
銅龍河,原名銅城河,民國初稱北山河。發源於江蘇省盱眙縣境內,經大通、安樂兩水庫於銅城鎮西三里橋處匯合,經龍岡流入百家盪,與高郵湖通聯。全長52.5公里。流域面積426平方公里,河床寬60米。
楊村河,發源於天長縣張鋪鄉,經躍進水庫流入沂湖,通白塔河,全長32公里,流域面積230平方公里,河床寬22米。
川橋河,明代為白揚河,即舊志所載禹王河。發源於江蘇六合縣馬集,流經川橋、高峰兩水庫後匯入七里橋,流入黃家湖,通白塔河,全長28.4公里,流域面積279平方公里,河床寬30米。
秦欄河,發源於江蘇省儀征縣和天長縣橫山,經官橋、焦澗兩水庫匯於秦欄,全長33公里,流域面積299平方公里,河床寬15米。
王橋河,源出天長縣橫山北麓,經崗陳、汴橋、王橋、寶林寺匯戊橋河入洋湖,再入高郵湖。全長18.5公里,流域面積146平方公里。
沂龍河,是建國後新開人工河,由於銅龍河入高郵湖段河底淤高,水位低時不能從高郵湖引水灌溉,且淤泥太深,難於疏浚。從老白塔河至沂龍閘穿沂湖經龍崗開挖一道人工河通銅龍河,稱為沂龍河,長約7千米。
百盪湖,舊稱白馬湖,在天長縣東北部,與高郵湖通聯,承接銅龍河及金湖黎龍河一帶來水,匯水面積426平方公里,湖面14.5平方公里。
黃家湖,又名黃雀湖,舊稱萬壽湖(萬歲湖),在縣城之西,是白塔、川橋兩河下游之行洪區。由於湖中地面高程在6米以上,春冬不積水,盛長葒草,故又稱葒草湖。湖面6.4平方公里,匯水面積842.6平方公里。
沂湖,原稱泥湖,明代改稱沂湖,在縣城北偏東10公里處,屬白塔、楊村河水系,湖面19平方公里,匯水面積230平方公里,盛產魚蝦及菱角、芡實。
洋湖,在縣城東15公里處,承王橋、戊橋河來水匯入高郵湖,面積11平方公里,魚、蝦及菱、藕等水產品豐富。
沙湖,在縣境東部,為秦欄河入高郵湖之入口處。匯水面積30平方公里。
赤岸引水河,河道呈倒“V”形,由赤岸鄉宰灣麻風病院處向東北至橋頭套閘,長6.15公里;再由橋頭套閘向南至土良,長4.64公里,此段為湖中河。河全長10.79公里,河底高程2米,河底平均寬4米,河坡坡比1:2。
公道引水河,河道呈倒“L”形,由公道鎮朱橋澗口向東至土良,長8公里;再由土良向南至酒甸鎮西興圩下壩,長約9.68公里,此段為湖中河。河全長17.68公里。河底高程1米,河底寬20.5米,河坡坡比1:2。
朱橋澗,東至朱家大荒成莊,西迄公道引水河口,長4.6公里,為楊壽鎮與公道鎮以及儀征市大儀鎮的界河。河底寬7米,河底高程1米,河坡坡比1:2。
楊壽澗,東起黃泥窪,經楊壽鎮至陶莊入公道引水河,長7.51公里,河底寬8米~13米,河底高程1米,河坡坡比1:2,青坎寬5米~10米。
王沖澗,自胡家沖經方家集至復興圩,出白馬港與公道引水河相通,長5.0公里,河底寬6米,河底高程1米,河坡坡比1:2。
中港引水河,自黃珏、方巷鎮界東壩至中港套閘,長3.94公里,河底寬11米~15米,河底高程1.88米~2.0米,河坡坡比1:2~1:3,青坎寬5米~10米。
方巷引水河,南起方巷鎮,經三里撇洪河自梁莊出湖,接公道引水河,長10.85公里,底寬6米~10米,河底高程1米~2米,河坡坡比1:2。
邗江港,原稱北澗,西至北澗水庫大壩,東至陳家溝,長5.1公里,河底寬4米,河底高程2米,河坡坡比1:2,青坎寬3米。
槐泗河,為縣境與揚州市郊區的界河,西起大官橋漫水澗,東至瓦窯鋪以北接邵伯湖,長10.69公里,河底寬6米~15米,河底高程1米~1.5米,河坡坡比1:2,青坎寬4米。
新民灘,位於高郵湖、邵伯湖之間,是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走廊,東西長7.55公里,南北長10多公里,灘面高程為5.0~6.0米,總面積約6.3萬畝。
裏運河,在里下河地區西側,京杭運河江蘇河段的中段。古稱邗溝、漕渠、中瀆水,也名淮揚運河,俗名里河。北端自淮陰水利樞紐起,經淮安、寶應、高郵、揚州等地,由邗江縣六圩入長江。長168公里。北與蘇北灌溉總渠在淮安交匯,南在揚州市北穿過淮河入江水道,自古為蘇北重要航道。
河道治理
淮河向南形成淮河入江水道以後,明清時期,為了排洪及蓄水濟運,在入江水道下游各河道上建有歸江草壩10座。
中華民國期間,導淮委員會提出的“導淮工程計畫”,認為淮水“全部入江,江難安全勝任,全部入海則工費浩大,財力有所不濟”,決定採取江海分流、入江為主的方案。並在大水之後,對裏運河堤防進行堵口、復堤,歷年還進行一些歲修工程,興建了邵伯、淮陰、劉老澗船閘,楊莊活動壩。在三河曾開工興建三河活動壩,不久即停工。但入江水道沒有大的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黨中央和政務院及時作出治理淮河決策,入江水道先後興建了一系列工程。入江水道原經三河泄洪入寶應湖,而後多叉分流,北達白馬湖,南入高郵湖、邵伯湖,遷回、曲折匯入長江。1950年大水後,按照政務院決定的淮河洪水“仍暫以入江水道為泄水尾間”的要求,對入江水道的三河堤、裏運河堤及沿湖抒堤進行全面復堤加固,疏通水道,清除行洪障礙。1953年7月建成三河閘,控制了入江水道的口門。1954年淮河發生特大洪水後,至1987年,先後三次大規模治理入江水道。
1978年以前治理
第一次治理:1954年大水後,按照水利部12月2日提出的“儘量擴大入江水道的意見”,於1955年4月開始,連續兩年揚州專區組織近10萬人,拓寬鳳凰河,六閘附近切灘,芒稻河裁彎,廖家溝整治等。1955年11月,又編報《淮河入江水道第一期工程計畫任務書》,按照泄洪流量1100立方米每秒進行設計。1956年冬因水利部通知入江水道推遲施工,沿線洪澤、高郵、寶應、江都、邢江等縣組織民工,仍按照流量8000立方米每秒對入江水道堤防進行全面整修復堤,對寶應湖、高郵湖、白馬湖、邵伯湖沿湖坪堤進行加固。1957年春興建了長達23公里的白馬湖格堤,使白馬湖地區卯4平方公里實行洪澇分治。1969年建成阮橋閘。此外,按照國家批准的《裏運河(西乾渠)整治工程設計》和大運河整治計畫,從1956年冬至1961年,由揚州專區先後分三期,動員7個縣(市)約73萬多人次,對裏運河按照防洪、灌溉、航運要求實行拓建、改建,使東、西堤防洪能力普遍提高,臨湖築有30~50米寬的防浪林台。1958年冬,為了縮短防洪戰線,動員2.1萬人,對入江水道18公里長的金溝改道段東西大堤進行施工,共挖土方1多萬立方米,後因勞力不足,中途下馬,但已初具雛形。
第二次治理:從1969年11月開始,按照淮河流域規划行洪1200立方米每秒的水位相應超高2.5米的要求,對入江水道全面治理。省成立江蘇省革委會入江水道工程指揮部,組織淮陰、揚州、六合3個專區24.7萬人次,用兩個冬春時間,全面加高加寬三河南北大堤,興建堵斷入寶應湖的口門長4公里多的三河攔河壩,完成金溝改道段東西大堤,在金湖縣城東橫跨入江水道處興建漫水公路,並在東、西偏亂上各建一座漫水閘和西偏泓漫水套閘,新建大汕子格堤12.1公里和寶應湖大汕子退水閘,使淮河洪水由過去彎曲迂迴經寶應湖再入高郵湖的狀況,改由金溝直接入高郵湖,縮短洪水入江線路20多公里,並使寶應湖地區不再行洪,實現了洪澇分治。同時,加固了淮南圩大堤和裏運河西堤,增做塊石護坡,湖西好堤加固,整治新民灘,清除行洪障礙,修建由新、老王港閘等6座漫水閘聯結起來的高郵湖控制線。在六閘以下拓浚了金灣河,實施鳳凰河切灘和下游芒稻河、廖家溝治坍工程,新建太平、金灣等大型水閘,連同1960年建成的萬福閘和1965年建成的芒稻閘等,使入江口門全面得到控制,過去經常堵拆歸江壩的歷史結束。以上各項工程經過4個、冬春的努力,於1974年全部完成,累計完成上土方8152萬立方米、石方87.57萬立方米、混凝土7.06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06億元。
第三次治理:由於第二次治理時,有些工段是在淤土上上築堤,水中倒土,時間緊,加之後來氣候乾旱,大堤普遍發生裂縫,僅金湖縣境就發生縱向裂縫累計長20多公里,橫向裂縫3多條,縫寬最大45厘米,一般20~30厘米,可見深度2米多。因此,從974年冬開始對大堤裂縫重點進行翻築,特別對三河堤、三河攔河壩、大汕子格堤、淮南場等重點堤防,全面進行整修,普遍加做戧台,險要工段做塊石護坡。對沿線建築物逐座進行檢查、加固。這次治理,一直延續到1980年,共做加固土方1006萬立方米,石方24.8萬立方米,混凝土1.25萬立方米,投資1774萬元。
經過30多年的治理,入江水道已成為上起洪澤湖三河閘、下至三江營,全長158公里,分上、中、下三段的淮河最大的泄洪道。主要堤防已由行洪80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能對付12000立方米每秒,湖西主要圩堤能對付8000立方米每秒。白馬湖、寶應湖地區百餘萬畝農田洪澇分治,部分湖田放墾,特別是對保障下游防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建成三河閘控制、金湖控制、高郵湖控制和歸江控制等四級控制、五級水位的以排洪為主,結合發展灌溉、排澇、航運等綜合開發利用工程。
2010年代治理
2011年12月,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開工,該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治淮38項中第4個通過竣工驗收的項目。工程上起洪澤湖三河閘,下至江都三江營,全長157.2公里,概算總投資33.95億元。淮委會同安徽省水利廳於2017年6月組織完成安徽段工程竣工驗收。江蘇段於2018年12月竣工驗收。
工程通過實施堤防加固、涵閘隱患處理和河道疏浚、切灘等工程,使入江水道全線恢復12000立方米/秒的設計泄洪能力,可將淮河中游70%以上的洪水泄入長江,與淮河入海水道、分淮入沂、蘇北灌溉總渠、廢黃河等工程聯合運用,使洪澤湖大堤的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為洪澤湖地區的防洪安全提供保障;同時也可承泄京杭運河西部寶應湖、高郵湖及里下河地區的澇水,改善區域排澇狀況,具有較好的社會、經濟綜合效益。
控制工程
入江水道上段自三河閘到高郵湖長55公里,包括三河閘和金湖兩級控制。這段堤防有:三河南、北堤,三河攔河壩,金溝改道東、西堤,淮南牙大堤和大汕子格堤等,共長147.7公里。堤頂高程,按照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超高3米施工,堤頂寬6~8米,並有二級平台,寬7~10米。盱胎縣汪木排圩,金湖縣衡陽圩、墩塘圩等圩堤,按照行洪8000立方米每秒,超高1.5~2.5米施工。
三河閘控制
三河閘控制,包括三河閘和1970年1月在蔣壩鎮附近建成的5噸級蔣壩船閘1座,1975年1月在蔣壩船閘(三河船閘)下引河建成1座簡易的蔣壩抽水站,裝機260台套,可抽水130立方米每秒入洪澤湖。這三項工程形成入江水道的第一級控制。
三河閘,位於洪澤湖東南洪澤縣蔣壩鎮附近,為淮河排洪入江的口門,是洪澤湖控制工程中的最大建築物。現在的閘址即為“禮壩”的舊址。清鹹豐元年(1851年)淮河洪水沖開禮壩後,洪澤湖洪水沒有控制,一遇淮河大水,下游即遭受嚴重災害。民國24年(1935年),導淮委員會曾在這裡動工興建三河活動壩,後抗戰興起只完成了部分基樁而中輟。1952年淮委編制的《一九五二年工程計畫綱要》指出:“為保證里下河區不受洪水災害,必須減少洪水來量,除上、中游水庫蓄洪外,建築三河閘一座,以發揮洪澤湖蓄水、防洪和灌溉的效能,並控制入江流量”。三河閘工程,根據淮委和水利部審定的淮河洪水總量800億立方米、洪澤湖最高水位15.32米時三河閘最大泄量不超過8000立方米每秒進行設計。經水利部批准,於1952年10月1日開工,至1953年7月25日全部竣工。
金湖控制工程
金湖控制工程,包括入江水道東、西偏私兩座漫水閘、西偏私漫水套閘、三河攔河壩和石港船閘、石港抽水站等,主要為發展金湖縣交通、航運、排澇和蓄水灌溉。興建入江水道金溝改道段時,在金湖縣城東建成橫跨入江水道的漫水公路,東西偏泓上各建1座漫水閘,汛期排洪,汛後蓄水灌溉。入江水道北側於1971年建成石港船閘,通過新辟的金(金湖)寶(寶應)航道,再經南運西船閘,溝通京杭運河,打開金湖水運出路。1974年7月又建成簡易的石港抽水站,裝機240台套,可抽水130立方米每秒。配合蔣壩抽水站,可將江都抽水站北送的部分江水向洪澤湖輸送100立方米每秒,還可抽排寶應湖地區的澇水。
三河攔河壩,是截斷三河,洪水不再遷回寶應湖而由金溝改道段直接入高郵湖的關鍵工程。壩長4.4公里,在三河河床里。1969年建成。
高郵湖控制工程
高郵湖控制工程,位於高郵湖至邵伯湖穿過8.8公里長、6.7公里寬的新民灘。灘面高程4.7~6.2米。有王港、毛塘港、新港等大小17條港漢將高郵湖與邵伯湖串通。1962年開始並港建閘。169年興建入江水道時,對新民灘進行了整治,以解決淮河排洪和蓄水灌溉、航運等問題。先後興建和改建了老王港、新王港、新港、毛塘港、楊莊河、莊台河等漫水閘6座,漫水套閘1座,並將漫水閘和東西向堤埂聯接成一道高程6.5米的控制線,統稱高郵湖控制。1971年在小汕子河以東、距運河西堤1.3公里,順水流方向結合開挖莊台河,新建一條南北長8850米、東西寬18米的莊台。莊台高程11~11.5米,高出設計最高洪水位1.5~2米,將分散居住在灘面上的5301人,全部遷至新莊台定居。
大汕子格堤,是1969年冬興建入江水道金溝改道工程時,興建的隔斷寶應湖和高郵湖的主要工程。格堤長12.1公里,其中金湖縣7.4公里,寶應4.7公里,從金湖縣德興好的張鼓墩到寶應縣運河西堤的南運西閘,堤上建有寶應湖退水閘1座。
歸江控制
入江水道下段自邵伯湖六閘以下到三江營長48公里。這一段由歸江河道分流入江,並建有歸江控制。運鹽河、金灣河匯入芒稻河;太平河、壁虎河、鳳凰河、新河匯入廖家溝。再由芒稻河、廖家溝匯入夾江至三江營入長江。1987年這段堤防的現狀:江都段堤頂高程7.5~8米,堤頂寬2.7~3米,萬福閘下和芒稻河堤頂高程為8.5~7.5米,頂寬2.5~3米。並有部分塊石護坡。
歸江控制,位於入江水道在六閘以南的歸江河道上,歷史上就建有很多壩、橋、閘。這些歸江河道和壩、橋、閘,是隨著淮水入江而興,隨著歸江控制建成而廢。由於“歸江十壩”的廢壩建閘,形成淮河入江水道最後的一級歸江控制。明末,歸江河道已有金灣河、鳳凰河、壁虎河、芒稻河,並建有橋、閘。到了清代,多次挑挖歸江河道,修建壩、橋、閘等。康熙元年(1662年)開人字河(即今運鹽河)。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石羊溝、廖家溝三合土滾水壩各1座。嘉慶十一年(18年),揚州鹽商挑沙河,重修沙河壩石閘。道光八年(18年),“新辟新河”。鹹豐年間,內外交困,經濟衰敗,閘壩失修。鹹豐四年(1828年)“廢揚州、運河、壁虎三橋,改為草壩”(即柴土壩)。鹹豐十一年“,因歸江河道上的閘、壩、橋年久失修,又無力修復,遂廢閘、壩、橋,全部改用蘆柴築柴土壩,計有沙河壩、老壩、壁虎壩、新河壩、鳳凰壩、攔江壩、褚山壩、金灣壩、西灣壩、東灣壩等10o座,史稱“歸江十壩”。這些柴土壩每年汛期根據淮河洪水水情,決定拆壩規模,汛後堵閉蓄水。
建國後,隨著治淮工程的開展,對歸江各河道進行了多次拓浚和治理。並實行廢壩建閘,靈活控制。1959年10月,首先開工興建淮河入江的最大歸江口門萬福閘,以代替壁虎壩、新河壩、鳳凰壩。1964年5月建成邵仙閘洞,之後又建了褚山洞,以代替褚山壩。1965年7月建成芒稻閘,1966年5月建成運鹽閘,代替攔江壩。1972年8月建成太平閘,取代東灣壩、西灣壩;1973年6月建成金灣閘,代替金灣壩。而老壩、沙河壩早已廢除。至此,“歸江十壩”由萬福閘、芒稻閘、太平閘、金灣閘、運鹽閘、邵仙閘洞、褚山洞等取而代之,形成了排洪、擋潮、引水、蓄水、補給航運用水,控制靈活的淮河下游歸江河道梯級控制,結束了歷史上歸江壩拆拆堵堵的歷史。
萬福閘,位於揚州市東郊的淮河入江水道的廖家溝上,為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的第一大閘,也是江蘇省僅次於三河閘的第二大閘。1959年10月動工,1962年12月竣工,工程總造價1700萬元,完成土方160萬立方米、石方7.3萬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5萬立方米。耗用鋼筋1200噸、閘門鋼材650噸、木材7500立方米。閘長466.8米,寬141米,65孔。交通橋淨寬12米,工作橋淨寬4米,工作便橋淨寬1.58米。設計流量7400秒立米,實際流量5740秒立米。閘門上扇為鋼架鋼筋混凝土面板直升門,下扇為鋼筋混凝土直升門,電動啟閉。護坡長度:上游東岸400米,西岸550米;下游東岸277米,西岸223米。該閘主要擔負淮河入江泄洪量的65%解決儀征、邗江、揚州100萬畝農田灌溉用水;調節京杭大運河(蘇北段)通航水位;保證揚州市城鄉工業和生活用水。
太平閘,位於邗江縣二橋鄉,在萬福閘以東500米左右的淮河入江水道的太平河上。1971年11月動工,1973年3月竣工,工程造價255萬元。完成土方30萬立方米、石方1.15萬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1.01萬立方米。耗用鋼筋314噸、木材420立方米。閘長167米,寬113米,24孔。交通橋淨寬10米,工作橋淨寬4.6米,工作便橋淨寬1.2米。當淮河入江泄洪量12000秒立米時,太平閘泄洪量1950秒立米,當淮河入江泄洪量15000秒立米時,太平閘泄洪量為2470秒立米。閘門上扇為鋼筋混凝土波浪板平面直升門,下扇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扁殼平板直升門,油壓啟閉。護坡長度:上游東岸189米,西岸131米;下游東岸278米,西岸2000米。
金灣閘,位於江都縣與邗江縣交界的金灣河上,東距江都鎮3公里。1972年10月27日興建,1976年16月24日竣工,工程造價420萬元。完成土方54.5萬立方米、石方1.93萬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1.24萬立方米。耗用鋼筋290.5噸、閘門鋼材90.07噸、木材544.26立方米。閘長160米,寬132米,22孔。交通橋淨寬7米,工作橋淨寬3.6米,工作便橋淨寬3米。設計流量3200秒立米。閘門上扇為雙曲扁殼鋼絲網水泥結構,下扇為鋼筋混凝土平板,兩扇為連成一體的直升門,油壓式兩節柱塞頂升啟閉。護坡長度:上游東、西各68米,下游東、西各159米。該閘主要控制正常水位,及時引進江水,排除洪澇。
芒稻閘,位於江都鎮西南郊1公里處的芒稻河上。1964年4月18日動工,1965年6月10日竣工,工程造價為428.89萬元。完成土石方1.44萬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1.67萬立方米。耗用鋼筋1292.36萬噸、閘門鋼材137噸、木材3213.7立方米。閘總長157米,寬81.25米,7孔,每孔淨寬10米。交通橋淨寬7米,工作橋淨寬4.6米,工作便橋淨寬2.1米。設計水位:上游正向8.5米,反向4.5米;下游正向1.7米,反向7.25米;閘底高程一1米,閘頂高程10.5米。設計流量830秒立米,實際流量1180秒立米。閘門為弧形鋼閘門,手搖、電動啟閉,啟動能力315噸。護坡長度:上游東接引江橋,西接芒稻船閘I下游塊石護坡40米,草皮護坡100米。該閘主要排淮河洪水入江,按300年一遇排洪流量830秒立米、千年一遇排洪流量900秒立米設計。在江都抽水機站排里下河澇水入江時,排洪流量達473秒立米。
航道航運
淮河入江水道,主要用於行洪和輸水,不適於航運,但有幾段是比較重要的航道,一是三河船閘至金湖、寶應金寶航道一段;二是邵伯湖尾端是連線湖東運河與大運河楊州市區施橋段的部分(從湖東折向湖西)。水道下游分支芒稻河全線可以通航。
主要航道設施有:
芒稻船閘,位於芒稻閘西50米處,1964年10月興建,1966年5月竣工,工程造價395萬元。完成土方63.53萬立方米。耗用水泥3981.6噸、黃砂1.71萬立方米、塊石1.36萬噸、鋼筋580.8噸、鋼材149.5噸、木材1.2萬立方米。閘室長135米,寬12米。交通橋淨寬7米,兩邊各有1.5米的人行道。設計流量300秒立米。
洪澤縣蔣壩三河船閘,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蔣壩鎮南端,是洪澤湖大堤的穿堤建築物,是三河閘水利樞紐的組成部分。上閘首切洪澤湖大堤入洪澤湖,下游經入江水道三河段、石港船閘、金寶航道和南運西船閘連通大運河。其主要功能是通航,兼顧防洪和抗旱輸水。1969年開工建設,建成於1970年3月,2001年經安全鑑定為三類閘。2006年12月~2007年7月進行除險加固。
金湖縣石港船閘,位於入江水道左堤36.8公里處,其沿線所在的金寶航道是淮安航道網中的重要航線之一,來往運輸的船舶從洪澤湖蔣壩船閘經金湖石港船閘往寶應地龍船閘後進入京杭運河。該閘建於1971年入江水產整治期間。
工程效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淮河入江水道整治發揮了多種效益。
防洪。新中國成立以前,每逢淮河洪水暴漲,運東、運西一片澤國,災害極其慘重。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淮河及洪澤湖治理。1969年元月27日,國務院批准興建入江水道工程,經過近30年的不斷治理,使入江水道設計防洪能力不斷提高;裏運河堤防洪線縮短68公里;高郵湖以北的白馬湖、寶應湖圩堤防洪長度由原來400公里縮短至130公里。白馬湖地區的金湖、洪澤、淮安、寶應四縣(市)14個鄉鎮,32萬人口,5.53萬公頃土地免遭洪水威脅。另外,寶應湖地區金湖縣5個鄉鎮、110.4平方公里、83448人,5563.2公頃耕地避免了洪水侵襲。
調水和灌溉。入江水道還是江蘇省江水北調、中國國家
南水北調東線線路之一,乾旱時,洪澤湖缺水,
江都水利樞紐翻水入裏運河,經金寶航道至石港翻水站,由石港翻水站再向入江水道翻水,由金湖段入江水道南北偏泓漫水閘節制不得下流,再經蔣壩翻水站翻水入洪澤湖,供洪澤湖周邊和淮北地區抗旱用水。漫水閘以上沿入江水道兩側灌溉用水也同時解決。
排澇。淮河入江水道興建以前,沿岸洪、澇交錯發生,1953至1968年這16年中,每兩年發生一次內澇,澇災嚴重。自入江水道完成後,實現洪、澇分治、內外水分開,沿入江水道兩岸地區可以利用沿岸涵閘,搶在洪水未到之前投機向入江水道自排,如洪澇遭遇也可以靠機電排灌站抽排,當白馬湖和寶應湖地區需要排水,裏運河及高郵湖水位尚未抬高時,則可通過南、北運西閘及大汕子、塗溝兩退水閘排出。如果無法自排,則可通過石港翻水站排水入入江水道和淮安翻水站排水入
蘇北灌溉總渠。從而改善了排澇條件,為這一地區農業增產提供了保證。
增加耕地,發展水產養殖。白馬湖和寶應湖,在入江水道建成後都變成了內湖,通過水利措施,使湖區較高地面改造成耕地,淺水區改造成精養水產養殖基地,深水區可以蓄水和發展水產養殖。為湖區發展生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創造了優越條件。
航運效益。入江水道北側於1971年建成石港船閘,通過新辟的金(金湖)寶(寶應)航道,再經南運西船閘,溝通京杭運河,打開金湖水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