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

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

《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是一本丁海東編寫,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書籍,本書是關於兒童精神以及兒童文化的哲學研究和理論探討。

基本介紹

  • 書名: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
  • 作者:丁海東
  • ISBN:978-7-5041-4591-8
  • 類別:①兒童心理學:精神哲學-研究②兒童教育-研究
  • 頁數:269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字數:283千
  • 中國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9)第144036號
  • 責編:王磊
  • 版次:2009年9月第1版
  • 所屬叢書:教育哲學研究從書
  • 叢書顧問:陸有銓 朱小蔓
  • 叢書主編:戚萬學
內容簡介,基本思路,詳細目錄,有關書評,意義陳述,風格表達,

內容簡介

全書基於文化的一種二維視角(即科學與人文),嘗試對兒童精神的歷史生成、文化屬性以及價值進行審視和闡發。全書仰仗文化學、進化論、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成果,圍繞兒童精神是一種人文性精神這一核心觀點的假設與論證而展開論述,嘗試搭建其一個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兒童的理論體系,並藉此而尋求對於現時代的兒童文化建設和兒童教育的反思和啟示。

基本思路

本書思路及內容大致如下:
⑴在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中,導引一種假設,即兒童精神的人文性是歷史生成的一種可能。將兒童精神的生成放置於人類進化的歷史視野中,運用個體與類發生一致的方法論原理,闡發一種進化史視域內的精神成長觀:個體精神的成長辨證地走過了人類文化(類精神)演進的漫長歷史,而兒童精神便是人類原初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復演。繼而,論證原初文化之人文性的形式特質。由此,邏輯地推演出兒童精神的人文性——一種歷史生成的可能。這種可能成為本書論證兒童精神人文性本質的前提性假設。
⑵在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的形式對照中,確立一種觀念:兒童精神就是一種人文的表達,是具有人文性的,或者說兒童精神在本質上就是一種人文性的精神。這是本書的主體部分。
兒童的人文性精神作為一種精神的形式,儘管並不直接反映具體的文化內容,它必然又依託於一定的文化內容而存在。而且,既然人類精神的人文性表現為文化上的人文取向與特質,那么,人文文化便成為了人類精神人文性的集中演示。因此,兒童精神具有人文性的證據便可存在於兒童精神與作為類精神形式的人文文化之間的內在一致中。所以,本部分對於兒童精神的人文性本質的確立是以對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進行對比研究為基礎的。論文從兒童的自我中心化與人文價值取向的人類自我意識,兒童的精神混沌性與人文認識的主客體合一,兒童的潛意識化與人文道理的隱喻存在,兒童的詩性邏輯與人文理解的性情化,到兒童精神的遊戲性與人文自由的永恆追求等諸多側面,探尋、展示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二者彼此會通相互映照的趨向。由此,可以認為,兒童精神就是一種人文性的精神,兒童的文化也就是一種人文的文化。
⑶從精神存在的永恆性與現實性兩個方面,分別展示兒童人文性精神的獨特魅力與價值。從其存在的永恆性而言,兒童人文性精神既是個體精神與生命的根基與淵源,又是類精神及文化生成的母體。從其存在的現實性而言,它既可療治現代人精神的異化,又應當成為歸復現代兒童教育之人文性的依據。兒童教育的人文化既是現代兒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更是兒童教育的一個永恆命題。

詳細目錄

總序
自序
內容摘要
導言
第一部分 兒童精神:一種歷史的生成
第一章 個體的生成是人類進化史的辨證的復演
第一節 個體與類生物發生的一致
第二節 個體與類精神發生的一致
第三節 人的生成的兩種和合:生物生成與精神生成·個體生成與類生成
第二章 人類原初文化與兒童精神的人文性一致
第一節 人類原初文化的“活化石”——兒童精神
第二節 人類原初文化與兒童精神的人文性一致
第二部分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
第三章 兒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與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識
第一節 兒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
第二節 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識
第三節 兒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表達著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識
第四章 兒童精神的整體混沌性與人文認識的主客體統一
第一節 兒童精神的整體混沌性
第二節 人文認識的主客體統一
第三節 兒童精神的整體混沌性表達著人文認識的主客體統一
第五章 兒童精神的潛意識化與人文道理的隱喻性
第一節 兒童精神的潛意識化
第二節 人文道理的隱喻性
第三節 兒童精神的潛意識化表達著人文道理的隱喻性
第六章 兒童精神的詩性邏輯與人文理解的性情化
第一節 兒童精神的詩性邏輯
第二節 人文理解的性情化
第三節 兒童精神的詩性邏輯表達著人文理解的性情化
第七章 兒童精神的遊戲性與人文追求的自由性
第一節 兒童精神的遊戲性
第二節 人文追求的自由性
第三節 兒童的遊戲精神表達著人文追求的自由性
第三部分 兒童精神的人文魅力
第八章 兒童人文性精神:一種永恆的精神
第一節 童年的人文性精神及經驗是個體精神成長的根基與淵源
第二節 兒童人文性精神是孕育人類精神及文化的母體
第九章 兒童人文性精神的現實啟示
第一節 兒童人文性精神可以療治現代人的精神異化
第二節 兒童教育:一種人文化的教育
注釋
參考文獻
後記

有關書評

本書全面多維地分析了兒童精神,包括其歷史生成,與人文文化的關係,形成特點與價值等,具有很強的理論色彩和思辯性,體現了作者在教育哲學上的水平和能力,所提出的許多觀點都閃爍著新的思想火花
——謝維和
本書對兒童精神的人文性進行了深度探討。首先在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中,提出了兒童精神是一種歷史的生成這一假設;然後在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的形式對照中,提出兒童精神是一種人文的表達;最後從精神存在的永恆性與現實性兩個方面,分別揭示了兒童人文性精神的魅力與價值,並認為兒童教育的人文化既是現代兒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更是兒童教育的永恆命題。本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含量,對於我們深刻認識兒童,深刻反思現代兒童教育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的啟迪。
——吳康寧
兒童問題是教育世界中最為基礎和最為核心的問題,是一切教育問題的根本。作者吸取了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從兒童精神的生成、兒童精神的基本特徵以及兒童精神與人類種族精神的關係等方面,對兒童精神展開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索,表明作者具有寬闊的視野和紮實的知識基礎以及理論思維能力。
——張賢斌

意義陳述

作者將兒童的精神世界的人文價值定位為兒童自身的情感、欲望、體驗、幻想、志趣等內在精神與天性的一種自由表達與和諧發展,體現出對兒童本體意義上的人文關懷。在此基礎上,作者呼籲教育工作者要改變過去教育壓迫兒童的狀況,實施人文化的教育,呼籲成人真正走入兒童的生活,真正體會與尊重兒童的精神世界的人文價值。
在方法論意義上,首先,就人類整體的精神文化世界而言,把握兒童精神人文性的同時,試圖把握人類整體的精神文化世界的人文性,可以找到深入研究人類精神文化發展的新思路。黑格爾的精神進化論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在方法論上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如霍爾提出復演論,來解釋個體的心理發生。不僅心理學,其他人文學科也在自覺不自覺地把個體與類發生的一致性作為方法論原則,從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到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這些著作都有將原始人與現代文明中的兒童進行類比的內容。《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同樣秉持了兒童個體與人類總體的“生成”學說,提出兒童精神是人類原始文化“活化石”的理論假設。可以認為,這種假設對於積極的、樂觀的兒童觀念具有重大意義。
其次,通過研究兒童的精神世界,能夠進一步幫助成人找到反躬自身的新途徑。“向童年回歸,向兒童學習,其實質就是為了克服現代人人文性缺失的精神異化,從現實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束縛中抽身而出,到兒童那裡接受一種浪漫詩意和本真性情的精神洗禮”(參見本書第223頁),這正如泰戈爾向人類所承諾的“上帝等待著人在智慧中重新獲得童年”(轉引自本書第3頁)當然,回歸童年不是讓成人回到生理年齡意義上幼稚的、不成熟的狀態,而是讓成人在世俗化的生活片段和場景中保留一些兒童精神層面的心靈和天性,穿越一些成人真實生活中的障礙,在詩意童年與生活現實之間隨時化入化出,終生葆有一種本真的情懷和夢想的能力。童年的世界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神奇年代,童年就深藏在我們心中,我們應當用夢想挖掘它、發現它。異化了成人生活尤其需要並且應該在童年的回憶中尋回一種久違了的精神家園,兒童的生命和兒童的精神世界值得我們成人來敬畏和讚美。

風格表達

《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作者本人學術性向濃,涉獵廣博,研究基礎紮實,在對兒童問題有多年積累和思考的基礎上,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研究方向和獨特的表達風格。該書對兒童精神為什麼具有人文性、如何體現人文性,及其文化上的價值和兒童教育的啟示等問題進行了闡述。作者秉持學術立場,討論學術問題,並最終以兒童教育的人文性精神與兒童人文性精神的教育這兩個方面作為兒童教育人文化的基本命題,並分別從其價值取向到其具體實踐,從其課程設定又到其實質過程進行了探討,以此試圖為我國兒童教育人文化實施提供一種新思路。理論思維清晰、嚴謹,思辨色彩融貫於全書。
任何理論形態都有自己的發生歷史,都有自己發生歷史的積澱與濃縮,理論的建構依賴於歷史,以歷史為依據。作者能夠敏銳地認識到,對精神現象的把握同樣需要有一個廣闊的生命科學背景,認同個體精神成長的歷史與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是對應的,個體精神的發生是對類的精神的發生的簡約化了的重演。如劉曉東在《兒童精神哲學》所言:“兒童的生命宛若史詩。”兒童不只是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他還詩意地魚游於歷史的長河之中。兒童的遊戲、兒童的夢想、兒童的藝術、兒童的思想、兒童的全部生活,都是描繪生命歷史、精神歷史的詩篇,兒童的成長是歷代祖先血肉相連的進化歷史的一個縮影。《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就是以宏闊的歷史視野,運用多學科的視角,首先探詢了個體與類發生一致性原理,邏輯地推導出兒童精神發育與人類原初文化的人文性一致;進而通過對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的對應性比較研究,尋求會通與契合的證據,作者從兒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識,從兒童感知的整體混沌化到人文生成與承納的體認性,從兒童潛意識化的精神到人文存在的隱喻性,從兒童生活的詩性邏輯到人文理解的性情化,從兒童的遊戲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恆追求五個方面,論證了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的品性一致。作者從歷史中引出“兒童精神”,證明“兒童精神具有人文性”,落腳點在“兒童教育”上,從而概括出論文的核心觀點,即兒童精神是一種人文性的精神。作者由此進一步指出,向人文性的童年回歸便是克服現代人精神異化的有效路徑,兒童教育也只有走一條人文化的道路才有可能促成兒童和諧健康的成長。
當然,作者在追求縝密的邏輯言說的同時,在內容和表達形式上也在時刻關心著讀者的感受,努力與讀者達成同感。作為一部富有兒童人性關懷的人學作品,《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其字裡行間充溢著濃郁的人文情素和對於兒童世界的眷戀與讚嘆,並不乏浸透濃厚鄉土氣息和童年夢想色彩的遊戲、詩歌、童話、日常生活的故事、獵奇的哲學發問等內容,瀰漫著詩一般的童真與浪漫,靈性十足而富有感染力,可讀性強。
“關心兒童”、“解放兒童”目前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主流籲求。該書藉助於對兒童精神的人文性的思考聚焦,而嘗試對於兒童精神世界的文化解讀和整體把握,豐富了我國有關兒童的理論。這種理論絕非僅僅局限於學前教育的專業視野,同時也有助於讀者重新思考和解釋國小階段有關兒童教育的現象和問題,對於基礎教育,尤其對於有關低幼兒童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從學科角度看,該著作也不只是一部兒童心理(哲學)或兒童精神哲學或教育哲學,它對於理解兒童美學、兒童文學、兒童藝術等也有可資參考、借鑑的啟示。
呵護童心,善待成長是所有教師的本職工作,也是所有教師應有的人文情懷。兒童教育只有走人文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擔當起呵護童心、善待成長的根本使命。這種使命是呼籲,更是踐行。 (劉福才 北京師範大學)
註:本文載《中國教師》2010年第11期。
兒童作為一種類的文化研究——讀丁海東的《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
儲曉燕
與實用主義的敘事探究方法完全不同的是,丁海東的《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採用了化約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思維方式,即用目標性的語言、可觀察的行為概念、數字語言、因果概念等方式思考此時和此地。①將兒童問題研究與人文精神的此彼消長結合起來研究,以期重新審視兒童問題,一方面關注技術背景下的人文精神的可能面臨的危機成為當下文化批評的重點。另一方面採取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擴大了研究領域的容量與視角,增強了論證的邏輯力量和學術上的嚴謹。
從外部來看,我以為這樣的選題更切合當下的文化研究的範疇,對兒童問題的文化研究元素大大超越了傳統的哲學研究,特別是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美國的尼爾·波茲曼的《童年的消失》一書②,相對女權主義研究、後殖民主義研究和馬克思主義研究等文化批評,有關兒童的文化批評並沒有得到很多文化學者的重視。著名的後殖民文化批評學者薩義德在一次談話中說:“我通常試著探討教育問題,如何發展批判意識,教育如何成為一種反抗的形式,來反抗無所不在的電視、事先包裝的新聞和其他侵入我們心靈的東西。”③事實是教育領域中的文化批評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包括對教育內部子系統的批評都很欠缺。
所謂文化研究,在詹姆遜看來它是一種願望,探討這種願望也許最好從政治和社會入手,把她看做是一項促成“歷史大聯合”的事業,而不是理論化地將它視為某種新學科的規劃圖。如果來下定義,無非是排除與其無關的東西。④作為一種類的文化研究,丁海東的《兒童精神:一種人文的表達》在兒童與人文精神之間建構了一條同質同位的通道,再從歷史生成到內部邏輯表述以及價值論,全面論述了兒童與人文精神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在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之間,作者從兒童精神的自我中心與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識,兒童精神的整體混沌性與人文認識的主客體統一,兒童精神的潛意識化育人文道理的隱喻性,兒童精神的詩性邏輯與人文理解性情化以及兒童精神的遊戲性與人文追求的自由性五個方面深入地將兩者的特質與外延進行對比後再綜合分析,在學理上為兒童精神與人文文化的最後走向統一作了必要的鋪墊。
作為文化批評理論的核心要旨,解構主義的思維方式在作品以何種面孔呈現?毋庸置疑,兒童精神恰恰排斥的就是成人意識和權威、權力意志,作為成人和權威的隱喻就是作為意識形態的宏大敘事,從外部上說,確立兒童精神的主體意識就是對強大的成人世界和權威思維進行正面的批判。在新的意識形態下,以技術為中心的理性主義頑固地盤踞在政治、文化的根基上,這些加劇了兒童精神的消亡,這也是需要值得警惕的。
儘管作者多次提示書中所表述的兒童這個概念是教育學範疇的,是基於人文和科學背景下的學術範式。但我以為在教育學範疇之外同樣適用於社會文化批評,放在權力\政治\文化視域中觀照依然有其現實意義。在一定意義上是女權文化批評的補充,在這樣的層面上思考,兒童精神的文化批評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我們走。
我們目前正處於一種全新的社會歷史情境之中,面對新的社會情境,以往的一切理論都將經受歷史的普遍質疑。我以為作者以假說的形式,將兒童精神看成是一種歷史生成,並對兒童精神的願景給予了充分的展望,這是對感性和非理性的肯定。是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反叛,符合文化批評的基本特質。同時,也是對以往理論的繼承與創新。作者在對兒童人文精神的肯定是明確的,並大膽預言:“兒童的人文精神作為一種永恆的人類精神,既是未來人類精神的源頭,又是當代人精神與生活可資汲取的精神資源。因此,兒童的人文性精神是拯救人類精神以免於異化的一劑良方。”
值得商榷的是,作者在兒童精神與兒童教育這兩個概念之間需要重新釐清,作品最後似乎回到微觀的兒童教育問題上去,與開篇的關於兒童精神的探討特別是探討作為哲學意義的兒童世界似乎又是格格不入的兩大命題。所以,在我開來,完全沒有必要將巨觀的問題通過微觀的處理達到所謂的對症下藥,這樣的結果只能是選題的視野重新狹窄化。這是很多讀者所不願看到的瑕疵。
兒童精神是個新鮮的話題,尤其是作為文化研究的嘗試,在今後的研究過程中仍有相當一段路需要走,需要更多的學者加入到這樣的研究中去。相信,作為問題存在的兒童文化研究定會開闢出新的蹊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