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德碑

克林德碑

克林德(1853―1900),德國外交官,1881年來華,曾任廣州等地領事官,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為駐華公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林德碑
  • 克林德:(1853―1900)德國外交官
  • 發展:公理戰勝牌改為保衛和平”碑。
  • 來華:1881年
1900年五月,二十七年七月,1918年11月,新中國成立後,

1900年五月

京、津義和團運動高漲後,美、英、德、法、俄、意、日、奧八國以保護使館為名,派軍隊進抵北京,在使館區積極備戰,多次向義和團挑釁。五月十八日(6月14日)下午,克林德率士兵出外尋釁,看到義和團練拳習武,毫不遲疑地下令開槍,打死團民約20人。二十三日,清政府準備與列強開戰,照會各國公使:為保護使臣及眷屬安全,各公使須於24小時內由清軍護送前往天津。當晚,各國公使復函清廷,請求展期赴津,要求清政府於次日上午9時答覆,克林德等人且準備同來總理衙門“面議”,迫使清廷接受。總理衙門以義和團塞滿街市為由進行阻止,並於二十四日上午照復各國公使。但當天上午8時,各國公使尚未接到清廷復文,克林德不願被中國政府譏其懼怕義和團,遂帶一名翻譯乘轎氣勢洶洶地直奔總理衙門而來,準備向清廷提出抗議。途經東單牌樓時,清軍神機營霆字槍隊章京恩海正率隊在此巡邏。恩海看到洋人乘轎而來,即站在北面高處,取槍對準轎子。克林德發現後,即在轎中首先開槍,未中。恩海開槍還擊,克林德當場斃命,翻譯受傷,這就是“克林德事件”。事後,各國侵略軍紛紛以此為藉口,對中國進行威脅。清政府已決定對列強宣戰,遂令清軍和義和團圍攻使館區。克林德作為德國公使,多次屠殺和綁架中國居民,已違反了他的外交使命,其斃命完全是咎由自取。

二十七年七月

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美、德、法、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派醇親王載灃(1883―1951)為頭等專使大臣,代表中國政府就克林德被殺一事親赴德國謝罪致歉,並在克林德被害處建立碑坊,(賽金花提議)為侵略者“滌垢雪侮”,並在上面刻著“為國捐軀,令名美譽”等字樣,這是中國的奇恥大辱。

1918年11月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中國成為戰勝國之一,1918年11月13日,北京城興奮的人們將象徵恥辱的克林德碑,改名為“公理戰勝”碑,由東單遷移至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北京大學天安門搭台演講數日,蔡元培校長發表了題為《黑暗與光明的消長》的演說。他說:“現在世界大戰爭的結果,協約國占了勝利,定要把國際間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義都消滅了,用光明主義來代他。”蔡元培的理論依據是:戰爭的爆發,是由弱肉強食的生物進化論思想所導致,而今後取而代之的是互助論的進化思想。他說:“生物進化,恃互助不恃強權。此次大戰,德國是強權論代表。協約國互助協商,抵抗德國,是互助論的代表。德國失敗了,協約國勝利了,此後人人都信仰互助論,排斥強權論了。”他又說:“世界的大勢,已到這個程度,我們不能逃在這個世界以外,自然隨大勢而趨了。我希望國內持強權論的,崇拜武斷主義的,好弄陰謀、執著偏見,想用一派勢力統治全國的,都快快拋棄了這種黑暗主義,向光明方面去呵!”

新中國成立後

在1952年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上,為表彰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所做的貢獻,決定將“公理戰勝”牌改為“保衛和平”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