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
- 外文名:light
- 粵語拼音:gwong1
- 注音:ㄍㄨㄤ
- 部首:⺌
- 結構:上下結構
- 造字法:會意;從小、從兀
- 五筆:IQ
- 詞性:名詞,形容詞
- 筆順編號:243135
- 普語拼音:guāng
- 屬性:能夠穿透任何物質包括黑暗
基本資料
演變過程
基本釋義
- (名)景物:風~|春~明媚。
- (名)光彩;榮譽:為國增~。
- 敬辭;表示光榮;用於對方來臨:~臨|~顧。
- (動)光大:~前裕後。
- (形)明亮:~明|~澤。
- (形)光滑;光溜:磨~|這種紙很~。
- (副)一點不剩;全沒有了;完了:精~|用~|把敵人消滅~。
- (動)(身體)露著:~膀子|~著頭。
- (副)只;單:任務這么重;~靠你們兩個人恐怕不行。
- (副)總是:這個人~罵我。
- (Guānɡ)人名。
- (形)指人的性格,陽光,率真。
詳細釋義
〈名〉
-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火,在人上”。本義:光芒,光亮)
- 同本義
光,明也。——《說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廣也,所照廣遠也。——《釋名·釋天》
與日月兮齊光。——《楚辭·九歌·雲中君》
能游冥冥者與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揚光。——《淮南子·本經》
國之光。——《易·觀》
夜未央,庭燎之光。——《詩·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史記·屈原列傳》
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國語·晉語》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有紅光一縷起土橋,直射城西。——清· 邵長蘅《閻典史傳》 - 色澤;光彩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蛾臉不舒,中袖無光。——唐· 李朝威《柳毅傳》 - 榮耀;昭著
邦家之光。——《詩·齊風·南山有台》
連我臉色都無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處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唐· 韓愈《原毀》 - 光陰,時光
始屏憂以愉思,樂茲情於寸光。——南朝宋· 鮑照《觀漏賦》 - 景色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體 。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 稱人來訪的敬詞。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顧小園,老夫有何德能?——明· 桑紹良《獨樂園司馬入桐》
〈形〉
- 光明,明亮
寶劍直千金,被服光且鮮。——三國蜀· 曹植《名都篇》 - 又如:光淨(明亮潔淨);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燈(明亮的燈火);光潤(光亮潤澤)
- 光滑
白沙青石光無泥。——唐· 杜甫《中丞嚴公雨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 - 裸露
光頭圓腦作僧看。——宋· 鄭清之《詠茄》 - 空,淨盡 。如:當光;賠光;輸光;吃光;光韃剌(方言。空蕩蕩;空曠無物)
- 通“廣”( guǎng)。廣大,寬闊
光被四表,格於上下。——《書·堯典》
昔武王克 商,光有天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 又如:地光(地域廣大)
〈動〉
〈副〉
- 僅僅,單 。如:不光為我,也是為他;要為集體著想,不能光考慮個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方言集匯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光 | 光 | 陽 | 無 | kʷaːŋ | 灮隸變 |
光 | 光 | 陽 | 桄 | kʷaːŋs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光 | 光 | 古黃 | 見 | 唐合 | 唐 | 平聲 | 一等 | 合口 | 唐 | 宕 | 下平十一唐 | kwɑŋ | kuɑŋ | kuɑŋ | kuɑŋ | kwɑŋ | kʷɑŋ | kwaŋ | guang1 | kuang | kuang | 明也亦州名漢西陽縣地屬江夏郡梁置光州因浮光山為名又姓田光之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為氏晉有樂安光逸古黃切十四 |
光 | 桄 | 古曠 | 見 | 唐合 | 宕 | 去聲 | 一等 | 合口 | 唐 | 宕 | 去四十二宕 | kwɑŋ | kuɑŋ | kuɑŋ | kuɑŋ | kwɑŋ | kʷɑŋ | kwaŋ | guang4 | kuangh | kuanq | 上色又古黃切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修正) |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修正) | 音譯(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光 | ꡂꡧꡃ | gwang | kwaŋ | 平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光 | 光 | 見 | 江陽合 | 江陽 | 陰平 | 合口呼 | kuaŋ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光 | 光 | 姑黃 | 十七陽 | 陽 | 平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光 | 光 | 古 | 剛 | 第十剛講降角 | 陰平 | 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