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海運,指元朝政府組織的將南方糧食由海路的調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代海運
- 所處時代:元代
元代海運,指元朝政府組織的將南方糧食由海路的調運。
元代海運,指元朝政府組織的將南方糧食由海路的調運。歷史背景元朝首都大都和北方部分地區的糧食供應主要取自南方,南方的糧食經海道運至直沽(今天津),再經河道運達大都。至元十九年(1282),元廷採用太傅、丞相伯顏的建議,命羅...
朱清(1237年-1303年),字澄叔。崇明姚沙(今屬上海)人。元代海運的創始人。朱清於宋末販私鹽及事海盜,後與張瑄降元,元世祖授為管軍千戶。南宋滅亡後,奉命用船隻運載宋宮室庫藏圖籍,從海道運往大都(今北京)。1282年,與張瑄...
太倉海運倉遺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城廂鎮南郊區,新瀏河南岸,鹽鐵塘東側,屬於元代遺址,面積約11萬平方米。太倉海運倉遺址始建於元代,擴建於明代,主要用於貯存從江南各地徵集來的糧食,再運至京都、遼東以備軍需。2010年,經考古...
元代海運是指國內近海航運。始於至元十三年,時伯顏下臨安,取南宋庫藏圖籍,招海盜朱清、張瑄由崇明入海道運至直沽,轉至大都。十九年始命羅璧、朱清、張瑄造平底船運糧。其路線幾經開闢,至三十年形成,由劉家港入海,至崇明三沙放洋...
元朝的大運河中,最北的一段是元代新開鑿的通惠河,由元朝著名天文學家、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鑿。糧食逐步以海運為主。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要從江浙一帶運糧到大都。但隋朝的大運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
隋代十分重視交通運輸建設,至元代開通南北運河長達近4000里,成為南方軍糧北運的主要通道。北宋為加強軍事運輸,設立運輸驛站,專司軍事運輸。元代海運規模較大,從事海運的各種船隻近千艘,年運糧量多達300萬石。明代漕軍的建立,對於南...
元代稱“平底船”。明代通稱為“沙船”。10世紀初,中國沙船遠航到爪哇。15世紀鄭和七次下西洋,有大隊的沙船隨航。沙船載重量,小的250—400噸,中等500—800噸,元代海運大沙船達1200噸以上。清道光 (1821—1850)時上海沙船約3000艘...
威海港自元代海運業興起,即為過往船舶的停泊錨地。1887年,清代曾在威海灣內劉公島建鐵碼頭l座,專供北洋水師駐泊及補給。1901年英國強占威海衛,將威海港闢為自由貿易港。1918年,威海商紳合資興建棧橋式“勝德”碼頭。1930年,我國...
2.1 元代內河漕運路線的變遷與運河管理制度的演進 2.2 元代海運管理制度的創行 2.3 元代海運與河運的交融 2.4 明初海運到河運的轉變 第三節 建章立制:大運河管理制度的確立期(明永樂十三年至威化年間,1415-1487年)3.1 ...
至元十三年 (1276),伯顏下臨安(今浙江杭州),得宋庫藏圖籍,招行軍千戶朱清、張瑄由崇明洲(今上海崇明)入海運至直沽(今天津),轉送大都(今北京)。這是元代海運之始。全國統一後,大都每年需從江南調運大量糧食。最初是通過...
沙船載重量,一般記載說是四千石到六千石(約合五百噸到八百噸),一說是二千石到三千石(約合二百五十噸到四百噸),元代海運大船八九千石(一千二百噸以上)。清代道光年間上海有沙船五千艘,估計當時全國沙船總數在萬艘以上。沙船...
元都大都(今北京),汴渠也因北宋末年戰亂及黃河“奪淮入海”而失效,故大運河中段改南北取直,東移山東;海運興通,漕運進入新階段(見元代海運)。元初漕運大致循唐宋大運河舊道入大都,但因舊運河失修,只能採取水陸聯運形式。至元...
海運的船,最大的可裝載八九千石。他們對海道上的潮汛、風信、天象等的變化規律都有仔細的觀察和切實的認識。由於當時有較高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又不斷改進航道,因此海運事故很少,漕船絕大多數都能安全抵達。在元代,每年都有龐大的船...
臨清萬戶府的設立,成為元代罷海運,興漕運的歷史標誌。臨清也因運河繁盛,一躍成為當時全國重要的商業大都會。機構簡介 臨清萬戶府,全稱“臨清御河運糧上萬戶府”,《元史》卷本紀第十六,世祖(忽必烈)十三,二十七年(1290年)夏四月...
方國珍襲擊劉家港前後元代海運實景——以元人文集中海運官員資料為中心 澳門開埠與明代廣東海防形勢的變化 瀕海利益之爭與明清鼎革中的粵東沿海戰局 沙船商人與上海傳統城市化和近代社會變遷 “政治”與“軍事”之間的整合與調適——《明代...
《清華元史(第1輯)》主要內容包括:元龍門建極宮碑譯釋、論少林福裕和佛道之爭、重溫王國維的西北民族史研究、鄭介夫生平事跡考實、“戲出禿打”與“哈黑義磨”、關於元代的杭州鳳凰寺、元杭州鳳凰寺回回墓碑考、元代海運與濱海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