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太倉海運倉始建於元代,擴建於明代,主要貯存從江南各地徵集的糧食,再運至京都、遼東以備軍需。歷史記載顯示,元代時,太倉就已是水深口闊的天然良港,當時為滿足北方糧食需求,開創海運時代。明代海運倉的規模達到“九百一十九間,時運糧七十萬石”。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政府在太倉南碼頭元代海運糧倉的基礎上修建新的大型海運儲倉。明太倉人張采所編崇禎《太倉州志》云:太倉,在城南婁江北岸,亦名“海運倉”。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即元舊,創廒九十一,為間者九百一十九,貯浙江、南直隸各處糧至數百萬石,俗又呼“百萬倉”。
2008年,蘇州博物館與太倉文物部門聯手對太倉“海運倉”遺址進行考古調查,調查採集到的元明龍泉窯瓷碗底、青瓷片等證明,歷史記載的“海運倉”確實存在。
2010年,進行了考古發掘。
遺址特點
太倉海運倉遺址由兩個長方形土台組成,高出周圍地面0.5~1.5米,面積約11萬平方米。周圍河流縱橫成網,南有老瀏河,北有新瀏河,西為鹽鐵塘。北部土台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250米,東南土台南北寬約100米、東西長約140米左右。太倉海運倉遺址主要貯存從江南各地徵集的糧食,以備軍需。
文物遺存
太倉海運倉遺址採集到的元明龍泉窯瓷碗底、青瓷片等。
研究價值
太倉海運倉遺址的考古發現為史料提供了實證,不僅印證了太倉“天下糧倉”得名的由來,也證實了700多年前中國南北海運呼應的歷史,是太倉重要發現之一。
歷史文化
詩詞
明景泰年間的進士、監察御史、太倉籍詩人高宗本有詩詠太倉南郊海運倉云:
太倉城南有海運倉,人皆以“南倉”呼之,永樂初年,貯米數百萬石,浙江等處起運秋糧皆赴焉,故天下之倉此為最盛。後罷海運,遂廢,今荒墟矣。
百萬當年海運倉,可堪風雨變荒涼。 雕甍接棟春何在,野草含煙綠更長。 戍鼓聲乾逃雉兔,征旗影落下牛羊。 元戎功業難為繼,獨對寒潮酹一觴。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
城廂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太倉海運倉遺址,路程3.7千米,用時約1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