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與新樂府運動

新樂府運動是發生於唐代中葉的一次詩風改革運動,是儒家文藝思想同唐代中葉的社會需要及詩歌發展相結合的產物。宗旨在於提倡以漢樂府為榜樣,創作反映現實、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以諷諭上政,達到正得失、美教化的目的。參加者有元結顧況張籍、王建、李紳、元稹等,代表人物是白居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學與新樂府運動
  • 定義:儒家文藝思想同唐代中葉的社會需要及詩歌發展相結合的產物
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轉衰,危機四起,內有奸佞,外有強藩,朝政腐敗,賦稅繁苛,致使“下無安心”,“生業不固”,“上無定費”,“歲計不充”(白居易:《對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道德為嗜欲化為險薄,仁義為貪暴化為凶亂,禮樂為耽淫化為侈靡,政教為煩急化為苛酷”(元結:《時化》)。一些同情人民、關心國事的詩人試圖發揮儒家“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詩大序》)的文學傳統,以詩“極帝王理亂之道,系古人規諷之流”(元結:《二風詩論》)。如顧況稱:“理亂之所經,王化之所興,信無逃於聲教,豈徒文彩之麗耶?”(《悲歌序》)白居易更云:“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為大柄,決此以為大竇也。”故“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凡“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者而難於指言者,輒歌詠之,欲稍稍遞進聞於上”(《與元九書》)。而最適於“救濟人病,裨補時闕”的詩歌形式,就是新樂府。元稹《樂府古題序》分析道:“自風雅至於樂流,莫非諷興當時之事,以貽後代之人”;但“沿襲古題,唱和重複,於文或有短長,於義鹹為贅剩”,不免削足適履;“尚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即僅借古題,自為新詩,“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焉”;但更徹底的辦法是像“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依傍”。這種風格近於古樂府而“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詩,就是新樂府。至白居易,首先標出“新樂府”之名,作為自己50篇“因事立題”之作的總稱。並在《新樂府序》中全面而明確地規定了這種“新樂府”的特點:“篇無定句,句無定字,繫於意,不繫於文。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詩三百之義也。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從新樂府運動的緣起到新樂府詩的特徵,都表明新樂府運動是在儒家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它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之時,充分貫徹了《詩大序》“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惰性,以風其上”的精神,把儒家注重文學同社會現實的聯繫、強調文學的政治功能的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