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與貨幣

價格與貨幣

價格與貨幣,經濟學術語。是用貨幣表現的商品價值,即商品的價值同貨幣的價值的對比關係。是影響商品價格水平變動的一個內在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價格與貨幣
  • 外文名:無
  • 價格與貨幣:經濟學術語
  • 價格與貨幣:商品的價值同貨幣價值的對比關係
基本信息,主要表現,

基本信息

商品價格是用貨幣表現的商品價值,即商品的價值同貨幣的價值的對比關係。“價格作為商品價值量的指數,是商品同貨幣的交換比例的指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9~120頁)。貨幣價值量是影響商品價格水平變動的一個內在因素。因此,價格與貨幣有著密切的關係。

主要表現

①商品價格與商品的價值成正比,與貨幣的價值成反比。商品價格,只有在貨幣價值不變、商品價值提高時,或在商品價值不變、貨幣價值降低時,才會普遍提高。反之,商品價格,只有在貨幣價值不變、商品價值降低時,或在商品價值不變、貨幣價值提高時,才會普遍降低。但這隻適用於價值不變的商品。例如,某些商品的價值和貨幣的價值同時按同一比例提高,這些商品的價格就不會改變。如果這些商品的價值比貨幣價值增加得慢些或者增加得快些,則這些商品價格的降低或提高,就由這些商品的價值變動和貨幣的價值變動之間的差額來決定。余此類推。貨幣價值的變化影響著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著整個價格總水平的變動。
②當市場上流通金屬貨幣時,其數量依存於商品價格。因為金屬貨幣本身具有價值,流通中的貨幣量可以通過貨幣本身的貯藏與出籠,自動適應商品流通的需要。因而不會因為流通中貨幣的多或少而引起商品價格水平的升或降。
③當市場上流通紙幣時,紙幣所代表的價值主要決定於商品和貨幣的流通數量,而商品的價格則依存於流通中的貨幣數量。這時商品價格同貨幣的關係呈以下三種狀態:
第一,當流通中紙幣的數量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時,或者當商品價值量與紙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同方向、同幅度變動時,商品價格水平保持基本穩定。
第二,當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時,會引起價格水平的上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對貨幣的需要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隨著生產發展和流通擴大要相應地增加貨幣供給。但貨幣供給增加過多,會引起幣值的下降和物價的普遍上升。隨著價格符號總數的增加,每一符號所代表的金量就按同一比例減少。價格的上漲不過是流通過程強制價格符號去等於它們代替流通的金量而產生的反應。實踐證明,每一次出現物價普遍上漲,都是由於貨幣流通的數量超過了再生產過程的貨幣需求量。正因為如此,西方經濟學常把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看作是等同的。所以,保持市場物價基本穩定的關鍵在於控制貨幣投放,使貨幣流通量保持適當水平。
當貨幣供給過多,物價受到管制時,則會出現商品短缺。在中國,關係國計民生的主要商品價格由國家有計畫地控制,這樣在過量發行貨幣之後,只表現為部分商品價格上升而不是所有商品價格普遍上升。這是因為,在貨幣發行數量過多時,對部分商品採取限價和配給的辦法,減輕了對物價的衝擊,抑制了物價的上升。但這只是暫時抑制了物價的上升,市場對於貨幣的容納量並未擴大,流通中過多的貨幣量並未被吸收掉,而是在社會上沉澱、積累下來,形成推動零售物價上漲的潛在壓力。短缺和物價上漲是可以互換的,即在貨幣供給過多時,價格管制會造成短缺,價格放開會造成物價上漲,或者出現部分商品價格受管制而短缺,另一部分商品價格放開而猛漲。
第三,當貨幣供給不足時,會導致經濟運行不暢和銷售不旺,使物價不正常地下跌。管緊貨幣固然可以使上漲的物價回落,但抽緊銀根、壓縮貨幣供給措施過了頭,將因貨幣緊缺而影響經濟正常運行,使商品銷售和商品流通發生障礙,出現市場疲軟,庫存增加,部分工廠停產或半停產,部分職工失業或半失業。這種物價下跌也不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
④當運用利率槓桿來調節貨幣流通時,既要考慮價格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要考慮利率對價格產生的影響。高利率可以緊縮通貨,對穩定物價有利;但又加重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負擔,使成本提高,導致物價上漲。低利率會減少存款,增加流通中的貨幣,引起物價上升;但又可以減輕生產和流通企業的利息負擔,降低成本,有利於穩定物價。所以在進行巨觀經濟間接調控時,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權衡利率對生產和物價的影響,選擇合適的利率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