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主談判力量(bargaining power of employer)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僱主談判力量
- 外文名:bargaining power of employer
- 所屬學科:經濟學
- 公布時間:2020年
- 屬性:經濟學名詞
僱主談判力量(bargaining power of employer)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
僱主談判力量(bargaining power of employer)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定義使工會同意僱主所提條件和要求的能力,取決於工會拒絕僱主條件的預期成本(即罷工的預期工資收入損失,取決於工會罷工的可...
工會和集體談判在美國企業工資事務中起著重大的作用。有工會組織的企業和沒有工會組織的企業,它們的工資決定都受到工會力量的影響。前者是直接的影響,後者是間接的影響。這種間接的影響是通過一種“威脅”效應,即無工會組織的企業的僱主...
集體談判的雙方,都有強制力量和破壞方式作後盾。對工人來說,集體談判不成功,工會以罷工作為最後的解決手段;對僱主來說,某些談判條件沒有滿足,也會以停工和對工人代表施加壓力相要挾。隨著勞資關係的性質和解決方式的改變,許多西方...
工會還可以作為一種有組織的力量,用於抵消僱主在勞動市場上的壟斷。特別是在孤立地區,僱主或僱主集團很可能利用它是勞動力的唯一的雇用者的地位,利用勞動市場的非競爭性,把實際工資壓低到均衡點以下。集體談判過程 集體談判的過程是一...
羅賓斯坦因提供了一個模型,在該模型中,他解釋到“僱主獲得先動優勢是因為談判力的外生變異引起的,在雇員只有很小的人力資本的前提下,只能是僱主得到全部企業所有權”。楊瑞龍和周業安不贊同資本僱傭勞動,但是他們卻根據羅賓斯坦因模型...
集體勞動關係的一方是工會組織,另一方為僱主或僱主組織,是團體對團體的關係。雙方主要通過集體談判和集體協定的形式來體現其構成和運行,實現勞動者的自我保護,進而平衡和協調勞動關係。簡介 勞動關係就其構成形態而言,可以分為個別勞動...
內部和外部的工作規制之間存在差異,這種差異的核心是規則是否可以在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同意的情況下被企業和它的雇員自行改變。該觀點認為,這個系統的規則決定於集體談判的規則制定過程。這被看作是一項僱主和雇員之間力量關係的政治制度。如...
本書內容主要涉及:勞動關係的基本觀點,勞動關係的政治、經濟、法律環境,工會、僱主、管理層及僱主協會、集體談判、溝通與共同協商、集體行動、員工參與以及談判力量等方面。每一章都配有導讀案例、學習資料、討論案例以及複習思考題。本書...
即偏離效率契約曲線,都將使一方的福利受損。然而,在ed線所有的決策點上,雙方並不是無差異的,工會的偏好接近d點,僱主的 偏好接近e點。實際的集體談判結構究竟確定在契約曲線的哪一點上,則主要地取決於雙方談判力量的大小。
在上下限工資率之間,經過提議、讓步或反提議等一系列過程,工會逐漸降低其原有的工資期望值,僱主也會逐漸提高其願意提供的工資。工資的決定取決於雙方的談判技巧和談判力量。希克斯對於集體談判條件下的工資決定機制也進行了純理論分析。他...
勞動者本身的弱勢地位決定了他們必須通過一定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勞動者的個人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如果通過單個力量同僱主相抗衡,往往是達不到結果甚至被解僱。為了避免這個結果的出現,勞動者開始有意識的組織起來,通過團結權來維護...
局內人所擁有的市場力量迫使廠商先雇用局內人,在所有的局內人都被雇用後,廠商才會去雇用局外人。純局內人的工資調整是指局內人在調整工資時,一點也不考慮局外人的利益,僅僅是為了維護局內人的利益而變動工資。比如,工會代表局內人與僱主談判...
而當工會以集體談判為主體來設定工會制度時,兼職的主要作用在於工會幹部的待遇,因為信息的披露應當成為僱主的法定義務。因此,如何在保證工會幹部待遇的前提下,形成工會幹部的相對獨立的談判代表身份,就成為完善工會體制的關鍵。此外,增強...
禁止僕從索取高工資,並強制他們接受長期契約,這是統治利益集團試圖壓制工資勞動者的欲求和整體力量的增強。對此,從契約的角度卻可做出另一番解讀,即這也是僱主在要求堅持有利於自己的勞動契約,而不是拒絕契約。同時,在處理勞資糾紛之...
這個小組由一名州產業委員會代表擔任主席,僱主代表和勞工代表各有三名。當保險法案最後擬成時,它通過了立法。這樣,“事實的發展是僱主的一派和工人的一派被變成一種集體僱傭契約的談判者,由立法機構決定了他們意見不能一致的問題。”...
廣義的團結權則是指勞動者運用組織的力量對抗僱主以維護自身利益的權利,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團結權,即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二是集體談判權或稱團體交涉權,即由工會代表勞動者與僱主進行集體談判簽訂集體契約的權利;三是...
1906年工會聯合會在談判中迫於同盟歇業的壓力,與僱主聯合會簽署了“十二月妥協協定”,承認了僱主的這一特權。1938 年,工會聯合會與僱主聯合會又簽署了著名的“薩爾茨耶巴登協定”,這一協定後來成為指導和調節勞資關係的準則,使瑞典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