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紡織技藝

傳統紡織技藝是邢台廣宗縣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紡織技藝
  • 編號: 3—8—25
  • 申報地區: 邢台廣宗縣
  • 名錄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名錄簡介
廣宗縣傳統紡織技藝已有600多年歷史,世代相傳,口傳心授。傳統紡織技藝源遠流長,在以前是農民(主要是婦女)必須掌握的技藝。近些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現代化的紡織逐步取代了過去傳統的手工紡織技藝。現在能夠熟練掌握這項技藝的人越來越少,主要分布在廣宗縣夏家莊及周圍幾個村莊。夏家莊村有悠久種植棉花歷史,家家都有紡織女,是有名的紡織村莊。老少婦女用手紡、手織、手砍、手染的方法製作被面、包袱帶、捆腳脖帶等生活用品,它有耐髒、耐磨、結實、實用、圖案吉祥等特點。長久以來,流傳不衰,成為最具有代表性民間傳統手工技藝之一。
據傳明永樂年間從外地來一女子嫁到夏家莊,心靈手巧,為了生計,日夜操勞,結合當時織布技藝,經過多年的實踐,逐步形成了現在流傳下來的織砍技藝,並且,織砍花樣很多,至今世代相傳。土布經過多年的改進,利用經、緯線的粗細和顏色不同,通過多把梭子,在完全手工操作的情況下,可織出厚薄、寬窄不同、顏色各異的大花布。每次國外友人來廣宗,都特去夏家莊購買手工土花布、包袱帶、捆腳脖帶。
傳統紡織技藝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土布是農民生活必需品,也是主要經濟來源之一。20世紀70年代前比較興旺,80年代後逐漸減少,以至形成現在從業人數寥寥無幾的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