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頭藍紡織技藝

墩頭藍紡織技藝作為當地傳統紡織技藝的一種,其傳承歷史悠久,仍保留了嶺南地區傳統紡織染整技藝的精髓,其製作流程繁複,製成品精緻,被廣泛套用於民眾的生產生活當中,兼具歷史價值與實用價值。墩頭藍紡織技藝的傳承主要是以家族方式傳承,有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村規。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現代紡織技術日益普及,墩頭藍紡織技藝市場需求日漸萎縮,墩頭村人很多傳統手工藝者慢慢懈怠放棄傳統紡織手工業的生產,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這門傳統手工藝,墩頭藍紡織技藝瀕臨失傳,亟需搶救保護。

墩頭藍客家傳統染織工藝於2015年被列為第六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主要分布在河源市和平縣彭寨鎮彭鎮村墩頭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墩頭藍紡織技藝
  • 遺產類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性質:傳統紡織技藝
工藝流程
墩頭藍系列布料服飾工藝,以素色為主,包括“墩頭紅”“墩頭烏”等多種堪稱客家紡織中的素染精品。製成品包括裙褂、虎頭帽、頭帕等各類服飾。
墩頭藍紡織技藝有十幾道工序,主要包括煮漿、漿紗、曬紗、撐紗(搓紗)、打紗筒、打紗碌、耕紗、過厚、梳布、上機、過縱、調機、調掉賓繩、織布、下布、蒸布、曬布染布、再曬布、踹布等。其製作工藝頗費人力,如織布時需腰勒大皮帶,雙腳協調踩下踏板,兩手拋接布梭,經紗、緯紗交織;兼推挽撞椎,全神貫注,以減少撞紗、跌梭。墩頭藍紡織技藝的製成品用途廣泛,包括:“墩頭藍”頭帕布藝、“墩頭藍”客家繡花帽、繡花鞋;“墩頭藍”布藝在書畫裝裱、書籍裝幀上的運用及成品等;“墩頭藍”紡織技藝染踹布工藝完成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衣服、褲子、蚊帳、被子、被面、披風、鞋、襪子、背帶、手帕、手巾、桌布、茶袋、豆腐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