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起源
藏族編織工藝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藏民除了農耕和遊牧化外,其餘的生產活動幾乎都集中於手工業領域。民族手工業與農業和畜牧業並列為藏族歷史上的三大傳統產業。根據考古發掘,藏族編織工藝的源頭可追溯至距現代四五千年前的西藏昌都卡若文化新石器時期。卡若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骨角錐、骨針,其中骨角錐208件,骨針31件,磨製精細、針尖鋒利,為縫製衣物提供了生產工具,說明當時先民已經有了用獸皮或用毛編織物縫製的衣服;出土的陶紡輪、線墜等,證明了早在四五千年前西藏高原先民已經開始了早期的毛紡織生產活動。
發展歷程
約在公元前4世紀時,地處雅隆瓊結地區的雅隆悉補野部崛起。7世紀初,第33代吐蕃贊普王松贊乾布嗣位,統一青藏高原,並定都邏娑(即今拉薩),建立起了奴隸制政權吐蕃王朝。松贊乾布廣開國門,在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與天竺、尼婆羅、唐朝、波絲等國進行廣泛而頻繁的交往。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為主。畜牧業發展較早,牲畜種類較多,主要有氂牛、犏牛、馬、羊、驢、騾、駝等。畜牧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毛紡織技術和編織工藝的普及和提高。吐蕃時期,大量毛織物和絲織物已用於人民生活、對外交往、商品交換和軍事裝備。文成公主的《琵琶歌》即有“扶桑織絲鄉,編竹為縫兮,灰岩為陶兮”的描述,唐蕃聯姻使得藏地毛紡織品種類增多。吐蕃時期還重視學習和引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工藝技術,毛紡、棉紡、絲織等紡織工藝中就借鑑了許多天竺、尼婆羅、波斯、中原的編織工藝技術,促進了編織工藝技術的發展。
至元初的薩迦時期,藏族編織工藝有了較高的聲譽,卡墊之鄉江孜,家家有織機,處處聞織聲,商鋪昌盛,卡墊業興旺。
15世紀後,藏族民間紡織業也進入到興盛發展階段,所生產的卡墊、幫典、氆氌、藏被等牛羊毛編織物豐富。
工藝特徵
卡墊工藝
卡墊,即毛織地毯,簡稱藏毯。卡墊按毛質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用氂牛絨捻紡的毛線和羊毛線套織而成,這種地毯質量佳、重量輕,適宜在藏南等氣候溫和的地方用;第二種是用綿羊的細毛捻的毛線織成,有素色和彩花樣兩種,彩花樣地毯用彩色毛線織成;第三種是用氂牛毛和羊毛混合紡織而成,這種地毯黑白分明、粗厚耐磨。
早期卡墊沒有圖紋,顏色也單調,僅為類似藏被的羊毛織品。後借鑑吸收了唐卡、壁畫和從內地傳入的華麗綢緞的花色紋樣,設計出了許多具有藏民族特色的圖樣,編織技術也日臻成熟,織法別致、結構緊密、精細美觀、經久耐用、色澤鮮艷、毯面柔軟細膩、風格濃烈。藏族卡墊品種繁多,用途廣泛。可分為民間生活用坐墊、床墊、掛毯靠背墊、椅墊、枕墊、寺廟大經殿坐墊、盤龍柱套、壺套,以及用於氂牛、騾、馬、驢的鞍墊、頭面飾、頸、腰、背、尾脊飾墊等。
卡墊的裝飾圖案紋樣亦豐富多彩,其中單獨紋樣主要有龍鳳、仙鶴、鹿、寶馬、蝙蝠、蝴蝶、雲紋、海水紋、寶相花、牡丹、蘭花、梅花、竹、山水等,組合紋樣有吉祥雍宗圖符、“鼎”紋、壽字紋裝飾、日月寶貝、吉祥八寶、二龍戲珠、鳳凰牡丹、地龍鳳呈祥、萬字永結等。不僅保留了民族傳統特色,而且在發展中不斷創新,花色品種日益增多。同時,還創造了許多具有時代精神風貌的新圖案、新樣式,生產的品種由過去的8種增加到50多種。
藏式卡墊工藝已由民間手工作坊發展到具有一定規模的工廠。編織以傳統工藝特色為主,色彩在傳統基礎上更為豐富,配色由原來的十餘種發展到上百種之多。而基本色彩仍保持凝重濃烈、清逸深沉的風貌,經過粗剪、精剪多次加工,圖案、線條清晰,毛絨的厚實感增強。新卡墊以傳統圖案為主,不同樣式、不同色彩的八瓣蓮、格桑花與卷草紋組合後滿飾墊面,四周無花邊圖案,清新明麗。小掛毯、馬鞋墊、坐褥等編織工藝水平高,色彩具有很強的審美性和象徵性,具有當代藏族編織印染的鮮明特徵。
“幫典”工藝
幫典,即彩色圍裙,是一種彩虹般五顏六色、裝飾性很強的毛織品,多用來製作婦女的坎肩、圍裙、挎包或鑲嵌在袍邊上,早期是仿印度的“格勒幫典”圍裙,後織出質量花色更優的“謝瑪幫典”。幫典編織精密,色彩鮮艷。紋飾有寬紋和細紋兩種,寬紋以強烈的對比色彩相配置,具有粗獷明快的風格;細紋以纖細的相關同類色形成嫻雅、溫和、協調的格調。幫典還可做成服裝和鞋帽上的裝飾品,用幫典製作的圍裙,質地優異,品種亦按多,形式風格、花紋因地域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產品有長、短及梯形之分。藏北常見的“圍裙”下部飾有長穗,兩側用十字“加洛”紋氆氌尼鑲邊,非常華麗;噶擦幫典,以白色為主,為女孩節慶時所飾;擦欽幫典,為老年婦女在節慶時所飾;降加則幫典,亦為老年婦女所飾;色絨幫典,為尼姑所飾;俄窮幫典為少女所飾;夏札白薩幫典,多為青年婦女所飾。
氆氌工藝
氆氌,藏語稱“甲納廣莫且加”,是藏區常見的一種手工織成的毛尼,是製作服裝、鞋帽的主要材料,其毛質都是“嘎央”“多比”等精細毛料。
氆氌的品種較多,如謝瑪借僵屬上等氆氌,選用羊頸下之毛織成,編織技術較高,是貴族的專用服飾衣料;布珠氆氌,選用羊肩背之毛織成,可染成所需顏色,色澤鮮亮,僅次於“謝瑪”,常用來製作藏袍和褲子;噶廈氆氌,又稱“布珠”或“彩氈”,是做長袍和“幫典的原料,常用來製作糌粑袋或衣邊飾條;泰爾瑪氆氌,又稱“梯珠”,是中等氆氌,此品種多為棕黑兩色,常用來製作藏袍和僧服;格氈氆氌,是用山羊毛織成的粗毛布,其特點是結實、不透水,常用來縫製口袋、臥具,農牧民亦用來縫製服裝;朱祝氆氌,分有長絨和短杴兩種,質地較厚重、保暖,製作工藝要求較高,常用於製作臥具或達岡木”(即大斗篷);漆孜氆氌,是最普通的一種毛織品,一般用於製作農牧民冬裝的衣料。
氆氌的花色品種具有民族特色,典型的是條花色氆氌,它是用各種色線織成的寬窄不等的彩條尼。條花氆氌呈現出色彩純淨鮮明的時代特色,色帶排列自由活脫中顯現出和諧生動,五色、七色做近似彩虹般的色彩分布,更顯有序合理,色帶略微變寬,使“繞謝”線條趨於平和。有的色階已發展到十餘種,色調布置更顯艷麗。另有一種採用冷調,間以深淺變化做色帶排列,每條色帶僅1~2厘米寬,呈現出色彩單純、協調、嚴謹細膩的視感。條花氆氌制的小圍裙以3~4條氈毽橫向拼合,橫行的色帶相互錯落,產生一種美妙的律動效果。用條花氆氌做外袍的領邊、襟邊、袖邊等,裝飾性很強,幾乎成了藏族服飾風格的代表。
另一種彩色氆氌毯是在織成的白毛呢上印染彩色條紋和十字圖案,此圖案藏語稱“加洛”,意指“從內地漢區帶回”。這種扎染十字花氆氌,色彩濃重深沉,織紋粗而密,花紋呈單體橫列,以紫色底白色花為主。有的氆氌還要製作花紋,例如“噶珠”(達賴舞蹈團)的戲袍有藍色花紋,達賴騾夫的服裝有黃色格子,都是用手一點一點擰成的。
藏被工藝
藏被,藏語稱“祖醜”,亦稱栽絨被子,是世代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藏族人必不可少的禦寒用品,也是藏族家庭傳代性的家財。藏被是以羊毛為原料編織而成,具有柔軟、平整、密度緊、質地厚、保暖、傳代性強、經久耐用等特點。藏被編織技藝獨特,是在用羊毛編織成的長2米餘、寬約15米的經緯線底板上採用栽植的工藝將捻成一簇簇的羊毛栽植上去,有如天生的羊皮一般。其規格主要有四種,即單股線、雙股線、三股線和四股線。藏被有素色和彩紋兩種,素色均為牡羊毛本色;彩紋是將染成紅、黃、藍、綠的羊毛和牡羊毛搓捻成一簇簇,相間組合栽植到底板上,形成彩虹般簡潔、亮麗、艷美的橫條狀花邊。有的則隨個人喜愛任意發揮,在藏被上裝飾各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紋飾,如吉祥八寶等。
工藝流程
藏族手工編織工藝用品用料主要以色達縣本地所產牛羊毛為主,色達縣生長的藏系綿羊,其毛色純淨,毛質好,纖維長,彈性強,光澤度好,耐酸耐鹼性能強。
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主要製作工序包括原毛收集、原毛洗滌脫脂、打毛、搓捻成線、點線織布、剪裁縫製成型等。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全部用手工編織完成,織毯匠人將用橡殼、大黃葉根、槐米、板藍根等天然植物染色的毛線環繞在繞線桿上,織完一行,就將毛線扣全部拉緊,再用刀具將桿上的繞紗割開。於是,在毯面上出現層層毛線的斷面,這製作工藝被稱為手工連環結。整片藏毯織完之後,織毯匠人再用剪刀對其進行打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藝術價值
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是藏民族創造的優秀手工技藝。生活在高寒地區的藏民族亘古以來就有著用牛羊毛皮製造生活用品的習慣,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形成了藏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做工精良的牛羊毛編織品顯現了藏民族較高的手工技藝。再加上牛羊毛編織品從材料的選擇、紡紗、染色、編織等都用手工製作,因此其色澤艷麗而不褪色,質地堅硬而富有彈性,藏族先民們還在傳統編織方法的基礎上,發明了獨特的連環扣,這一技藝使牛羊毛編織產品更具獨特的藝術價值。
市場價值
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浸透著民族性格、理想追求,審美情趣,飽含著藏民族對生活的無限熱情,是藏族物質生活追求與精神文化建設兩個方面的體現,富有魅力,也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傳統的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的工序複雜、繁瑣,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少,現代已經很少有人使用和懂得牛羊毛編織技藝。這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亟待年輕一代傳承下去。
傳承人物
冬措,女,藏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毛紡織及擀制技藝(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申報地區:四川省色達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色達縣文化館獲得“毛紡織及擀制技藝(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毛紡織及擀制技藝(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四川省色達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6月10日,第六屆國際非遺節在成都開幕。來自甘孜州的13個手工技藝類非遺項目參加本次非遺節展覽展銷,其中,藏族牛羊毛編織技藝等7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參與展演。
2020年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日,四川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之一——“雲上·四川非遺影像展”正式開展,展出節目有《送給女兒的成人禮》(7分59秒,藏族牛羊毛手工編織工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