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流傳於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東鄉族擀氈技藝,相傳是東鄉先民“撒爾塔”人於元代至元年間(1264年—1294年)從中亞傳入。由於自然條件和社會制度的制約,一直以來沒有得到大的發展,直到民國時期,東鄉族擀氈工藝才得到長足發展。東鄉毛氈以製作用料以羊毛為主。以柔軟、舒適、勻稱、潔淨、美觀大方、經久耐用而馳譽西北各地。

2008年6月14日,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Ⅷ-10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編號:Ⅷ-101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14日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東鄉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擀氈是東鄉族家庭必備的炕上用品。早在元代至元年間,東鄉境內已出現了擀氈工藝,它是由東鄉族先民撒爾塔人從中亞傳入的。歷史上這一技藝在整個自治縣境內均有流傳,而以龍泉、董嶺等鄉最為突出。

工藝特徵

東鄉族擀氈技藝製作的毛氈種類有春毛氈、沙氈(山羊毛製成)、秋毛氈和綿氈等,其中以秋毛氈和綿氈為佳。毛氈按大小規格通常可分為四六氈(寬4尺、長6尺)、五七氈、單人氈、禮拜氈等,按顏色則可分為白氈、花氈、紅氈、瓦青氈(黑牡羊毛混合製成)等。此外,毛氈還可以製成氈帽、氈鞋、氈鞍韉(墊馬鞍用)等。
毛氈以柔軟、舒適、勻稱、潔淨、美觀大方、經久耐用而馳譽西北,深受各族人民及牧區民眾的喜愛。正因如此,它在當地成為姑娘出嫁時重要的陪嫁品之一。

工藝流程

製作工具
主要有三件,即彈弓、竹簾、沙柳條。
製作步驟
稱毛
根據製作毛氈的尺寸和厚度,來確定所用羊毛的重量。
除脂
對羊毛摻和黏土,清除羊毛中的油脂。所用黏土通常是當地特有的無雜質的淺黃色黏土,將碾碎的黏土灑在羊毛上用沙柳條不斷抽打摻和,最終將羊毛中粘附的油脂清除乾淨。
彈松
用專門的弓(擀氈的一種彈毛工具),反覆地彈羊毛,最終使羊毛變得蓬鬆、乾淨。
鋪毛
將彈松的羊毛均勻鋪灑在竹鏈上。卷鏈:噴灑清水後,把竹鏈捲起來捆好。滾鏈:將捆綁好的竹鏈,用腳輪番滾動,等鏈子裡面卷著的羊毛變薄直至成形。
制形
鬆開繩子,解開竹鏈,將粘結成塊的氈坯平鋪,用尺桿測量尺寸,並進行初次搓邊。
洗氈
首先將製成形的毛氈捲成圓筒,由兩個人坐在凳子上來回滾踏,並且期間不斷地向毛氈灑水,將毛氈中的雜質清除乾淨。
挫邊溜角
匠人用一根尺桿,對毛氈的邊角進行研磨處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東鄉族擀氈技藝,是東鄉民族發展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文化烙印,是東鄉民族繁衍生息、自強自立的精神象徵,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東鄉族的擀氈技藝現在僅限於家族式傳承,當地的年輕人不再學習這門古老技藝,這裡從事擀氈的已不足5戶。
傳承人物
馬舍勒,男,1944年5月出生,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申報地區為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項目保護單位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攝製紀錄片
2018年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攝製了《東鄉族擀氈技藝紀錄片》,完整地紀錄了東鄉族擀氈技藝的詳細生產工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