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經典文庫:人間詞話

傳世經典文庫:人間詞話

《傳世經典文庫:人間詞話》是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傳世經典文庫:人間詞話》以“境界”說為核心,將其視為詞創作的原則和批評標準,並以此來評價詞人的得失,作品的優劣和詞品的高低,對讀者欣賞、評判古代的文學作品,具有極高的指導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傳世經典文庫:人間詞話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頁數:200頁
  • 開本:16
  • 作者:王國維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25.8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傳世經典文庫:人間詞話》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22歲起,他到上海《時務報》報館做書記校對。利用公餘,他到羅振玉辦的“東文學社”研習外交與西方近代科學,結識主持人羅振玉,在羅振玉的資助下於1901年赴日本留學。1906年隨羅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學部總務司行走、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韻等,其間著有《人間詞話》等3部著作。l911年辛亥革命後,王國維攜眷隨兒女親家羅振玉避居日本京都,從此以前清遺民處世。1922年受聘北京大學國學門通訊導師。1927年6月,王國維留下“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書,投頤和園昆明湖自盡。在其50歲人生學術鼎盛之際,為國學史留下了最具悲劇色彩的“謎案”。

圖書目錄

卷上
卷下
補遺
王國維詩詞欣賞

序言

有一句話說:“讀雜書萬卷,不如讀經典一藏。”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蘊含在傳承不息、歷久彌新的國學經典之中。如果將中國傳統文化比作是一棵樹,那么國學經典就是這棵樹的根,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枝繁葉茂、欣欣向榮,得益於有一個充滿養分、發達的根系。國學經典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血脈之魂,體現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華夏文明能夠薪火相傳、魅力永存。
“國學”一詞指代中國傳統文化,始於清末,產生於西學東漸、新舊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至20世紀20年代被學界廣泛討論和使用。當時,由於西學的大量湧入,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嚴重衝擊,日顯衰弱。為了保存和弘揚傳統文化,一些民族意識強烈、眼光深遠的學者大力提倡“國學”,發起“整理國故”的運動。章太炎認為:“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即將影響於國家之存滅。”可見,他對國學是何等的重視。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批有識之士,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科學地整理和研究,才湧現了許多具有很高學術價值、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的作品。
如今,“國學熱”方興未艾,一方面,國人以弘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重振民族精神為歷史使命;另一方面,每個人又渴求從國學經典中汲取養料,武裝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編撰了《傳世經典文庫》這套叢書,精選了清末民國時期的著名學者的代表作品19部,涉及詩詞、戲曲、小說、書畫、歷史、文化、文字學等方面,其中不乏王國維《人間詞話》、章太炎《國學概論》、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朱自清《經典常談》等享有盛譽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國學研究的豐碩成果,是飽含才情與智慧、順應時代潮流之作,對今日學習國學仍然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在此次勘校的過程中,我們對原書不做任何有損原意的改動,僅做適當地技術性加工。採用簡體字橫排,在強調通俗性的同時,也兼顧資料性與學術性。
閱讀經典,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養;閱讀經典,可以拓寬視野,增長智慧;閱讀經典,可以淨化心靈,完善人格。我們希望並相信,《傳世經典文庫》這套叢書一定能帶給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朋友們以閱讀的樂趣和思想的啟迪。
編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