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傣族章哈的形成
年代,目前還無法準確確定,只能從傣文古籍和
民間傳說中有關章哈起源的資料里,做出大概的判斷和分析。
傣文論著《哇雷麻約甘哈傣》(即《論
傣族詩歌》)說,傣族祖先從吃
栗子、果子時期,走向吃
麂子和
馬鹿肉的時期,"在手腳不停地揀
栗子、果子吃的時候,往往會遇到腳手被刺傷從樹上掉下來,或者從懸崖上滾下致死等情況,受到這樣的挫折和不幸時,就會發出呻吟、哀鳴和哭聲;……打死了老虎或馬鹿,大家就高高興興,笑啊笑,跳啊跳的,不住地叫喊:"真得的多啊,夠我們飽飽吃,啾!啾!啾!"天長日久,這種悲哀或歡樂的情調,自然地成了人們的口頭流傳語,逐漸演變成了歌。""這個時期就是零星歌謠的時代","還沒有押韻,沒有格律,純屬心喜則唱,滿意則歌,音調像鳥啄木,像
石頭滾坡,像果子落在野藤上。"這與傣族民眾"有傣族就有傣歌,有傣歌就有章哈"的說法基本相同。但是,這個時期的"章哈",與後來社會分工形成的半職業性的章哈,明顯是有差別的。
當
傣族先民人採集、狩獵的流動生活逐漸轉為定居耕種時期,滴水或歌調和章哈與嘎蘭多鳥的傳說,說明章哈的產生,與生產勞動、居住環境等方面有著密切聯繫。
關於章哈產生的確切
年代,有許多種說法。
傣族民間傳說"距現在兩千五百年前,有個叫'瑪哈戛宰雅納聽'的人,就把
佛經編成了唱詞。"又傳說"帕雅拉吾狩獵來到
西雙版納,有一次打得一隻
金馬鹿,他把
鹿肉分給大家一起吃。於是,大家歡欣鼓舞,舞得好的成了'章凡'唱得好的就成了'章哈
從
傣族的傳說及其它有關資料來考證,傣族章哈大約產生於公元6世紀至8世紀之間。第一階段是
傣族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由於社會分工的結果和民眾的需要,在民眾中孕育和培養了章哈。第二階段是15世紀初,
傣族民眾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
佛教之前,傣族民間已形成了章哈習俗。第三階段是15世紀上半葉以後,從民間已有章哈的習俗向半
職業化歌手轉化。第四階段是15世紀中期以後,地方政權與神權結合,
傣族全民信仰
南傳上座部佛教,民間歌手被納入領主法規管轄範圍,章哈上升為社會制度的一環。第五階段是20世紀50
年代以後,章哈和其他勞動者一道翻身解放,當家作主人,成為新時代的歌者。
藝術特色
"章哈"直譯成
漢語是"會唱",或者是"會
唱歌的人"。因此,在
西雙版納地區稱
傣族歌手為"章哈"。關於傣族歌手的稱謂還有一種說法叫"娜婉",指唱歌唱得好的人,較口語化。由於
傣族分布廣,所以在
德宏、
耿馬、
孟連、
紅河等地的傣族還有不同的叫法。
章哈的另一層含義是指傣族歌手演唱這樣一種藝術表演形式,也就是現在被界定為中國
少數民族曲藝之一的
藝術品種。
章哈作為
傣族民眾最喜聞樂見的
民間藝術,在傣族社會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和作用。
每逢年節喜慶,如傣歷新年、關門節、開門節、上新房、婚嫁禮儀、小孩滿月、升
和尚等時刻,人們都要備好禮物,恭恭敬敬地去邀請幾位有名氣的章哈,到擺滿酒席的竹樓上或者喜慶場所來演唱。在聽眾"水--水--"的歡呼聲中,章哈手持
扇子遮臉,等伴奏的傣
笛吹響前奏後,就亮開
嗓子唱開來:先稱讚主人怎樣
聰明能幹和大方好客,又唱聽眾怎樣熱情真誠,在今天這樣吉祥的日子來為主人祝福捧場,然後才轉入今天演唱的主題。
如果是賀新房,就唱傣家竹樓的來歷,從帕雅桑木底如何從狗坐
雨中,鳳凰展翅的啟示中創造發明了乾欄式的竹樓;轉而唱主人家如何勤勞能幹,砍來了最好的料子做柱子橫樑,椽子等,草排編得如何好,或者掛瓦燒得如何結實漂亮。然後是村寨父老鄉親怎樣齊心協力、熱情幫忙,等等。
如果是結婚拴線場合,就唱今天日子怎樣吉祥,新娘如何漂亮善良,新郎如何
聰明能幹,他們結合在一起是多么合適多么美滿。然後又教導新人,你們能有今天,是你們的父母含辛
茹苦換來的,千萬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等。當章哈唱到精彩動人之處,聽眾就會不約而同地喝彩叫好。如果有兩位以上章哈
對唱,氣氛就會更加熱烈活躍,比頭腦靈活,比見多識廣,比演唱技能,
你問我答,你來我往。唱者歌興大發,聽者如醉如痴。有的從白天唱到晚上,又從晚上唱到天亮,有的竟連續唱上幾天幾夜。這種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依然。人們會把章哈比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鹽巴"和"芳香四溢的鮮花"等,說明章哈與
傣族社會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親密關係。
節日表演
每逢年節喜慶,如傣歷新年、關門節、開門節、上新房、婚嫁禮儀、小孩滿月、升和尚等時刻,人們都要備好禮物,恭恭敬敬地去邀請幾位有名氣的章哈,到擺滿酒席的竹樓上或者喜慶場所來演唱。
表演形式
章哈演唱時的伴奏樂器主要用"
篳"和"玎"。"篳"是竹笛,運用較廣泛,多在生活演唱中使用;"玎"是竹製拉弦樂器,多在舞台演唱中使用。
演唱時有兩種伴奏形式:一種是以近似於二胡的拉弦樂器"定"伴奏,演唱內容多為
山歌、
情歌,是小伙子對姑娘傾訴衷腸的常用方式,稱作“哈賽定”;
另一種是以形似
竹笛的但裝有單銅簧片吹
管樂器"篦"伴奏的,稱作
"哈賽篦",有見什麼就唱什麼的即興演唱,有程式的
祝福歌、祈禱歌,還有固定唱本的敘事長歌等,多在喜慶場合演唱。章哈伴奏曲調的旋律與唱詞語調高低聯繫密切,朗誦性與歌唱性有機結合,常用滑音、顫音、裝飾音等,富有柔美抒情的特色。
傣歌,正是按照水流聲和嘎蘭多鳥的叫聲而成歌調的。所以,自古來,傣歌總是清脆悅耳、纏綿柔軟、婉轉動聽、高低起伏、波浪式的進行。
章哈伴奏聲部採用跟腔形式,偶爾出現支聲復調的因素,故有相對的獨立性。章哈唱詞句數字數不固定,可長可短,可多可少,有多種押韻方式,平仄格律無嚴格要求,但注意聲調、語調與旋律升降走向的大體一致,具有濃郁的宣敘性特徵。
曲藝特徵
章哈的前身是
傣族原始歌謠即傣族古歌謠,歌詞簡單含蓄但寓意深刻。如:《關門歌》、《摘果歌》、《鬧火塘》、《下雨歌》、《睡覺歌》等。傣族
古歌謠唱的調式、旋律也很簡單,和
傣語的發音音調差不多。
由於章哈調具有
抒情性與敘事性相結合的特點,其
曲頭甩腔---基本曲調反覆---曲尾襯腔的曲式結構幾乎在傳承過程中無太大變化,但基本曲調也並非一成不變,在表達不同的生活內容時,章哈總是根據
感情及
語言要求予以靈活運用,並作不同的處理和發展。所以,唱詞的即興性也決定了其旋律、音調的即興性。
據調查,在
西雙版納州,民眾公認的章哈歌手有1000多人,差不多每300人中就有一名章哈歌手。章哈不僅在
西雙版納傣族人民中流傳廣、影響深,在
德宏傣族地區亦是如此(德宏傣族稱章哈歌手為"哈鸞哄"或"喊門當")。
同時,在
緬甸、
寮國、
泰國的
傣族地區也很盛行,且相互影響。
傣族地區村村寨寨有章哈歌手。對於傣家人來說,成了章哈歌手,就被民眾看成是有一定學問、有一定地位的人了,他們必然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由於
傣族喜歌善歌,所以歌詠活動十分普遍,幾乎每個傣族民眾都會唱一些歌。會
唱歌的人不一定是章哈,要得到章哈的頭銜必須經過拜師學藝。
據傳,學習演唱章哈調的程式是:
學習者要事先準備蠟燭兩支,
白布數丈,香米、白米數筒,酒數杯,擺在小蔑桌上,點燃蠟燭,對天向神仙求靈。之後,師傅才開始教。師傅教的時候,一般是先教一點,如果滿意,就教下去,如果不夠條件(諸如天資方面的不足),就不再教了。
傳承意義
章哈曲目眾多,保存了諸多
傣族最原始古老的歌謠、神話和傳說。它興盛時期曾產生過
康朗甩、
康朗英、
波玉溫等享譽全國的著名藝人。
20世紀90
年代以後,章哈的發展趨向現代化和通俗化。在泰緬現代流行音樂的影響下,傣語流行歌曲流傳開來,使傳統章哈面臨嚴峻挑戰,創造性地繼承源遠流長的章哈
藝術的緊迫性日愈凸現。
近年來,老一輩章哈歌手逐漸老去、相繼離世,加上
傣族地區的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各種外來的
藝術和娛樂形式湧入傣族地區,傣族民間聽章哈的風習已遠不及以往。今已無知名章哈歌手,一些長篇的演唱內容也逐漸失傳,章哈的生存面臨危機,亟待加以有效保護。
西雙版鈉
傣族自治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章哈”保護工作通過省文化廳檢查驗收
為加強對
國家級非物質
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2006年,“
傣族章哈”被
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了實施好西雙版鈉
傣族自治州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傣族章哈”的保護,
西雙版納州文化館為加強對年青一代傣族章哈的培養,對老章哈和傳統的章哈演唱內容實行保護,在
景洪市勐罕鎮建立了章哈傳習所,並分別在
景洪市、
勐海縣、
勐臘縣舉辦了章哈培訓班培訓學員102人,並為章哈學員們頒髮結業證書;為章哈學徒41人舉行拜師儀式,並對省級命名的章哈藝人給予獎勵,在州
文化館的努力下、西雙版鈉傣族自治州的“傣族章哈”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2008年3月2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雲南省文化廳檢查組一行5人,來到州文化館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傣族章哈”的保護工作進行了檢查,並對章哈保護工作中要求建立的管理檔案、音像資料和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進行了仔細的查收,驗收中對實施保護工作中 “章哈拜師協定書”的制定、“章哈演唱學習手冊”的編寫、“非物質檔案管理制度”的制定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與肯定;認為我州的保護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不但工作紮實,而且有創新。驗收會上,省文化廳領導還對今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做了新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