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慢輪制陶技藝

傣族慢輪制陶技藝

傣族慢輪制陶技藝,雲南原始的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傣族自古喜愛用陶,制陶在傣語中稱為“板磨”,俗稱“土鍋”。明初錢祖訓所著《百夷傳》稱: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與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傣族制陶是由婦女世代相承的。

2006年5月20日,傣族慢輪制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Ⅷ-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傣族慢輪制陶技藝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Ⅷ-5
  • 申報地區: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傣族創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的第十章“人類大興旺”的第九節“製造瓷器陶器”中,神對桑木底說道:“人每天吃飯,人每天喝水,沒有碗和鍋,用什麼來裝?葉片太軟了,樹皮太脆了,裝不了湯水,快用土做碗。水邊有黑土,水邊有黃土,黃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污垢,人哪去取來,用它捏‘萬’(傣語:碗),用它捏‘莫’(傣語:鍋)。用它捏‘盎’(傣語:土盆)。”經過神的指點,桑木底讓眾人取來泥土捏制土碗、土鍋和土盆,形狀有圓的、方的和筒狀的,但這些剛做好的陶製品卻無法使用,因為它“被水吃啦,隨水跑啦,端著也重”。於是,神再次指點眾人:“如今土做碗,也得曬乾後,再用火燒它,使土變硬,使碗變硬,裝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這叫作‘貢萬’(傣語:燒碗),這叫作‘貢莫’(傣語:燒鍋)。從那時候起,人學會捏碗,人學會燒鍋,一代教一代。”從史詩對傣族先民製作陶器的生動描述中,可以看到他們早在帕雅桑木底時代,為了滿足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而開始製作陶器,並在不斷的實踐當中掌握了制陶技術。因此,傣族的制陶歷史極為悠久,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明朝《百夷傳》中也記載:“民間器皿瓶、盆之類,唯陶治之。”
過去,傳統制陶工藝的傳承,一般以婆傳媳或母傳女的家庭傳承方式為主,從準備選土、挖土、製作陶坯、燒制陶器直到最後出售,均由婦女來完成。整個陶場上皆無一個男人,燒窯時更不許男人看見,據說只要男人看到後,陶製品就會被燒裂,導致前功盡棄。因此,從這些現象中可看出傣族先民們按照性別自然分工的痕跡。時至今日,傣族婦女仍然在延續著這一古老的傳統,並肩負著傳承手工制陶技術的責任,將這一技能傳授給下一代女性,但這種分工已沒有嚴格的界限,男人們也開始參與其中。

工藝特徵

傣族制陶技藝最突出的特色為慢輪手工製作,器物表面均用有紋的木拍拍打出印紋,這與南方新石器遺址出土的印紋陶器相一致。
傣族陶器在用料上亦有講究,主要以泥土加砂石料來改善成型性能。其焙燒方式也有自己的特點,包括露天焙燒和封閉半焙燒等多種方法。成坯方法呈多樣化特點,有無轉輪制坯、腳趾撥動慢輪、手撥動轉輪等方式。這些遠古時期的制陶技術,仍為傣族傳承使用。

工藝流程

傣族制陶主要工具有轉輪、木拍、竹刮、石球等,主要技藝流程包括舂土、篩土、拌沙、滲水、安裝轉盤、制坯、打坯、乾燥、準備燒陶、燒陶等環節。
傣族慢輪制陶技藝是傣族的一項傳統手工技藝。慢輪是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在學會用手捏制陶坯後發明的重要的制陶工具,其底座為木質,再套上石材做的輪盤。隨著時代的發展,因為快輪更易拉坯成型,慢輪制陶逐漸被快輪制陶所取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景洪曼斗、勐罕曼巒站寨、勐海曼紮寨及勐龍寨等地依然保留著較為完整的慢輪制陶技藝。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傣族慢輪制陶除滿足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外,還具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價值,這不僅體現在古老的手工製作方式和工藝流程上,而且還體現在傣族的生產生活中,深刻地反映了傣族傳統生活方式及其變遷,並代代傳承,成為了一種文化記憶的載體,從而構築了傣族群體所獨有的文化表征系統。

傳承現狀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除了少量用於建築物屋脊的裝飾品和佛教禮器外,在其他場合已不大容易看得到傳統的傣族陶器。另外陶器製作的經濟效益不理想,所以學習和從事制陶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在西雙版納,只有少數村寨的幾戶人家還會製作陶器,原始制陶術已處於即將消亡的狀態,亟待拯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玉勐,女,傣族,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傣族慢輪制陶技藝傳承人。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2018年5月,正式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傣族慢輪制陶技藝。

保護措施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來,中國國內外考古學家多次對傣族制陶進行專門調查,認為傣族傳統制陶是中國原始陶藝的代表,是解開中國新石器時代燒陶之謎的鑰匙。
2009年,張海超著《曼斗傣族慢輪制陶》該書呈現了傣族慢輪制陶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貌圖景。以期增進讀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進而推動保護實踐的廣泛有效展開。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8年9月,西雙版納傣族園景區面向廣大遊客開展傣族章哈、傣族慢輪制陶技藝、傣族織錦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活動。展演活動旨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宣傳、普及,提升非遺項目保護的社會關注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