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弘之(377年―418年),字仲度,祖籍靈州,後移居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曹魏太常傅嘏之後,西晉司徒傅袛玄孫。東晉將領。
傅弘之出身於官宦世家,年輕時風流倜儻,胸懷大志,初任雍州主簿。新野人庾仄起兵時,因與庾仄侄子庾彬打算殺死荊州刺史桓石康,以回響庾仄,結果事情敗露,傅弘之遭捕入獄。桓玄認為傅弘之不是主謀,也無官職兵眾,於是赦免其罪。
劉裕起義時,輔國將軍劉道規任用傅弘之為參軍、寧遠將軍、魏興太守。義熙六年(410年),因討伐斬殺桓石綏等人有功,授任太尉行參軍。義熙十一年(415年),隨軍討伐司馬休之,任代理後部賊曹,仍為建威將軍、順陽太守。
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後秦,傅弘之等七路軍攻入後秦,進據藍田,安撫招納胡、漢各部。不久升任雍州治中從事史、西戎司馬、寧朔將軍等。又平定略陽太守徐師高的叛亂。
義熙十四年(418年),胡夏皇帝赫連勃勃太子赫連璝率兵三萬襲擊長安,傅弘之率步兵、騎兵五千人在池陽迎戰,大敗赫連璝。不久,赫連勃勃盡全國之兵隨後追擊,在青泥大敗晉軍,傅弘之被俘,後遭赫連勃勃殺害,時年四十二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弘之
- 國籍:東晉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377年
- 逝世日期:418年
- 職業:將領
- 籍貫: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
- 官職:西戎司馬、寧朔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