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修道制度
- 起因:反對教會逐漸世俗化
- 興起時間:3、4世紀
- 主要人物:聖安東尼
制度簡介,主要人物介紹,影響,帕科繆(Pachomius),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聖本篤(Benedict of Nursia),克呂尼(Cluny),主要修會,托缽修會,其他中世紀較小的修會,
制度簡介
修道制度是起因於反對教會逐漸世俗化,在3、4世紀時興起。而更早的潛伏因素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統一教會及羅馬帝國前,因基督教的寬柔政策,所以教會水平偏低、基督徒素質不齊。當時一些人走出來,注重屬靈生活,退居大漠。“隱士”的希臘文意思是“沙漠”,而“修士”的希臘文意思是“獨自”(希臘語:μοναχός,monachos),此二詞成為敬虔的象徵。他們持守貧窮、聖潔、順服的誓言,每天祈禱、工作,有些甚至向外傳福音。
“獨修”是最初修道的形式,獨修者會到曠野修道,他們就被稱為“隱士”。聖安東尼被視為第一位修士。因為他這樣的行為,吸引了許多的人仿效。突然之間,這樣的修道方式如浪潮湧起。這當中有一位隱士,西門·斯泰萊特(Simeon Stylites)在修道當中,因為有太多民眾因為景仰而前去拜訪、觀望,他倍感困擾。最後,他不得不移到一根柱樑之上繼續他的修道,這樣過了三十年。其間透過他的門徒以吊籃遞食物給他吃。後來,修道的形式從獨修轉而發展成為團修的形式。這是由一位修士,帕科繆(Pachomius)所開始的。他建立了有管理有規律的團體生活方式,讓修士們一同起居、勞動和崇拜。讓修道者不再是各過各的、各做各的。這樣的改革大大的幫助修士生活中可能會變成懶散、怪異的危險。
主要人物介紹
聖安東尼(Saint Anthony the Great)
主條目:聖安東尼
安東尼(Anthony),基督教修行制度的創始人。(250年—356年?),出生於埃及中部的 Koma,為科普特(Coptic)人。原是農民,因領受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十九章二十一節中,耶穌對尋求永生的少年財主所說的話:“你若願意做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而捨棄一切,在他所生長的村莊發願過禁慾生活(約270年)。十五年後,離開社會人群索居於沙漠洞穴(故有隱士之稱),過著禁食、禱告、讀經...極其嚴峻的沙漠修道生活,為後來的跟隨者樹立修士典範。Anthony被描述是:“經常禁食...既不用水洗澡...也不洗腳。”275年開始二十五年的與世隔絕生活。仿效安東尼修道方式的人多了起來,有些人獨自隱居、有些人則結成團體,其中最大的團體位於尼提亞(Nitria)和思西提斯(Scetis)的曠野里。305年時,廣收門生。他將這些跟隨者組織起來,誓言捨棄一切跟隨基督,只過貧窮與禱告的生活。
影響
對阿里烏教派爭論有影響力。
帕科繆(Pachomius)
主條目:帕科繆
團體修道方式的先驅。他曾是一位軍人,於325年開始接受修道主義,因其反對極端主義─個人獨自隱居的方式。故他開設第一所共同生活的修道院,管理方式類似軍隊的組織中的規律。
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
主條目:該撒利亞的巴西流
使東正教及修道禁慾主義之關係和諧。他認為修道主義是正統基督教的表現,將修道群與教會距離拉近。也是第一位提供醫療及教育服務的修道士。神學貢獻是與亞流派的基督論作出抗衡。因其許多社關組織、及個人聖潔生活,故教會歷史中他與拿先斯和女撒的貴格利獲稱‘加帕多家教父’。
帕提克(Patrick,389~461年)帕提克被稱為“愛爾蘭的使徒”,他生於羅馬的不列顛,但在少年時曾被擄至愛爾蘭長達六年,當他有機會逃回家鄉後,他覺得要回到愛爾蘭去傳福音。他在愛爾蘭傳道的時候,守苦修和修道主義。
聖本篤(Benedict of Nursia)
主條目:聖本篤
有“西方修道主義的族長”之稱。建立十二間修道院,建立‘聖本篤準則’(Rule of St.Benedic)以改革修道運動。其中他所建立的修道院中,最著名的就是在南羅馬的卡西諾山修道院(Monte Cassino),而他的“聖本篤準則”也是在這裡完成的。聖本篤主張要勤奮工作,不論是屬靈或屬世或是屬物質的事。聖本篤:“要提防怠惰,視之為靈魂的最大仇敵。”“以雙手作工、從事農耕,乃最有用的人。”其修道生活較中庸,本篤修道院在黑暗時代向異族傳遞文化有很好的果效。
克呂尼(Cluny)
主條目:克呂尼
克呂尼修道院帶動的修道院改革運動影響極大,如11世紀貴格利推行的教宗全面改革,甚至第十至十二世紀的期間所有的改革都可以稱為克呂尼改革運動。接受任何種類、方式的捐獻,修道士專心追求靈性經驗。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包括國王,他們只對教宗負責。他們並有能力從事各種社會的改革,故許多修道院都根據此模式建立、聯合。
克呂尼運動似達成的目標:
回複本篤修道團嚴格的規矩。
培育個人屬靈的生活,減輕修士的勞動量。
發展崇拜的宏偉儀式。
建立有效的經濟組織,擺脫世俗的控制。
可是因其富裕、與社會友善的關係使得另一群人去尋求另一種更為樸素和原始的途徑。
主要修會
熙篤會(Cistercians)1097年在西篤〈Cistercians〉創立,最初只是模萊斯密城〈Molesme〉本篤修道會的一個支會。是最出名的苦修團,是對克呂尼修道主義的一種反動,其著重先知精神多於權力,第三任的院長哈定〈Stephen Harding〉給新會草擬了一套準則,強調勞力多於學術,認為工作就是禱告,故成為農業發展的先驅者。他們在最荒涼的地方搭蓋自己的修道院,不接受任何稱號、饋贈或信徒的贊助。他們自己承擔耕種、烹飪、紡織、木工等許多日常工作,不雇用僕人。教室很簡陋,沒有裝飾或財寶,更沒有個人財產。冬天睡眠七小時、夏天六小時。每天除了團體崇拜及祈禱的時間以外,其餘的時間用來工作、默想、讀書。在飲食方面,修道士修女都吃得很少,夏天每日吃一餐飯、冬天吃兩餐。食物很簡單,就是蔬菜、魚和乳酪。再寒冷的冬天也都只能在聖誕節那一天生火取暖。這些嚴格的規定使他們得到巨大的成功。[7]在12世紀末有530所熙篤會修道院成立,在之後一百年內有150所成立。最有名的修道士是克勒沃的伯納德(Bernard of Clairvaux),是中世紀神秘主義的代表者。為最極端的熙篤會修士待己甚嚴,品行道德崇高、熟悉《聖經》、愛心熱切、指責罪惡、被視為“歐洲的良心”。
托缽修會
走出修道院,將福音傳給普通人,依靠百姓的賑濟和捐獻,被稱為修道,又稱托缽修會(Mendicant orders)。此類有兩派:
方濟會士(Franciscans)
於1209年由義大利人亞西西聖方濟成立的小行乞僧團。以《聖經·馬太福音》十章7-9節為個人委身的座右銘,傳講天國訊息。定訂類似使徒清貧生活的簡單規律。基本要求:絕對清貧、不擁有財產、不在主教允許前私自傳教、不在神學問題上爭辯、‘與仇敵復和’的觀念使世人稱頌。與動物關係亦好,其‘敬虔’、‘真摯善良’為日後人們的榜樣。後來方濟各會分裂成正統派,嘉布遣派(尖帽派)和住院派!
多明我會士(Dominicans)
其他中世紀較小的修會
加爾默羅會(俗稱聖衣會,Carmelites)
由一名出生在法國的十字軍騎士聖貝爾托德在巴勒斯坦的迦密山創立,該會奉行極端苦修主義的規則,守清貧、獨居和素食。16世紀後期,來自西班牙的神秘主義者亞維拉的德肋撒(大德蘭)與十字若望進行改革,使聖衣會重回默想、宣教和神學研究。
奧古斯丁修會(Augustinian order)
以‘聖奧古斯丁規條’所辦的修會。這規條的彈性讓奉行的人可以因應環境使用。奧思定會與醫院有特別的連繫。最出名的修士是馬丁·路德。
醫院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
起源不明,但在11世紀末為照顧病者,款待旅客與十字軍,組織團武士來保護旅客,後來發展成為正規的軍隊。12世紀很多成員加入十字軍。1291年,他們戰敗,逃往羅德島,被稱為羅德島騎士。1530年查理五世將馬爾他的主權教給他們,故被稱為馬爾他騎士。1798年拿破倫奪得馬爾他後,醫院騎士團團先轉移到俄國,後來定居於義大利羅馬,直至今天。
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