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社會

保衛社會

《保衛社會》是2011年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永年。該書主要講述了中國的經濟改革,教育改革以及房地產問題等。

基本介紹

  • 書名:保衛社會
  • 作者:鄭永年
  • ISBN:9787213044281
  • 頁數:269頁
  • 定價:35.00元(第1版),48.00元(第2版)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月,2016年8月1日(第2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2次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精彩書評,

編輯推薦

“鄭永年看中國”,讓我們看鄭永年。
極端化的左派或者右派的聲音,都只能給中國帶來毀滅性的破壞。中國的發展迫切理性的聲音,需要這種切實能夠解釋中國現實、改造中國現實的建設性思想!
經濟改革行進的三十多年裡,我們聽到了林林總總的經濟學家的聲音,現在,是到了該認真傾聽政治學家聲音的時候了!

作者簡介

鄭永年,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 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係研究。先後出版專著18部,主編學術著作18部。此外,經常在報刊及其他媒體發表評論,是香港《信報》1997年至2006年的專欄作家,2004年始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寫專欄。多年來,其獨立而深入的中國研究以及視角獨到的專欄文章,在海內外產生了重大廣泛的影響。2010年1月在國內出版《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一書,被中共中央黨校指定為教材,併入選“深圳讀書2010年度三十本好書”。

目錄

編者序
第一部分 從發展第一到保護社會
經濟主義的局限性
問題不僅僅在於“弱勢群體”
為什麼要提建設“和諧社會”
“發展”不一定就是硬道理
中國和諧社會有待進一步制度創新
市場社會主義與中國和諧社會
小康社會、和諧社會與中國的發展難題
中國必須進行一場社會改革的攻堅戰
中國要平衡國家發展權和社會民生權
第二部分 房地產與社會改革
中國住房政策的癥結在哪裡
中國“圈房運動”弱化執政黨社會基礎
中國需要實現房地產的徹底轉型
房地產改革當是中國社會建設大工程
中國建設內需社會需要做什麼
中國的“房地產病”
第三部分 中產階級與社會改革
“小康社會”與中共的政治定位
“小康社會”和中共的“中產階級”觀
新社會階層的崛起對於中國的政治意義
資本權力挑戰中國和諧社會
中國中產階級的厄運和社會的不穩定化
市場進入、豁免、退出和中國的改革困境
中產階級和中國社會的命運
中國改革政策的困局
第四部分 衝突、抗議和改革動力
為什麼要以“麻煩製造”來爭取利益
中國社會穩定嗎
如何認識目前中國的社會抗議運動
中國社會改革應當扶植社會力量
對中國的社會衝突要有清醒的認識
罷工潮與中國的轉型動力
第五部分 社會矛盾與社會暴力
中國群體性事件的崛起說明了什麼
中國解決權、錢、民衝突刻不容緩
“中國牆”
中國社會暴力的蔓延及其後果
中國社會暴力蔓延的根源
第六部分 社會思想與道德危機
是什麼阻礙了中國文化軟力量的崛起
中國當進行人本主義教育運動
中國的思想危機
中國社會信任的解體及其結果
中國面臨三大宗教困境
第七部分 收入分配和社會正義
中國的公平經濟學
為什麼中國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
中國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
中國社會的利益博弈要求社會正義
民生經濟是中國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
分配公平需要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
第八部分 中國教育改革
中國教育改革的三大敗筆
中國教育改制面臨制度制約
中國教育面臨深層危機
中國教育體制的官僚化及其後果
高校巨債折射出中國決策體制的弊端
中國當改變“過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局面
中國官僚化教育評審制度的惡果
中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泡沫
中國國際知識鏈上的低附加值問題
中國教改要直面政治和教育自治問題

精彩書評

閱讀此書,“對客觀認識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執政的憂患意識,對於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工作舉措,對於完成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認識,都會大有裨益”。
——2012年3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就本書作出批示
當下時政類圖書很難做,一是作者很難找,要么過左,要么過右,二是選題難做。《保衛社會》一書有獨立的觀點,但不偏激,提出的是建設性的意見,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同,很不容易。
——柳斌杰在2012年第22屆全國書博會期間對本書給予的評價
鄭永年數年來呼喚“保衛社會”,分明感到“中國崛起”背後的隱憂——社會不存,任何發展焉有所得之理? 我相信,他們是在為我們這個社會所憂,為我們的家園泣血吶喊。願讀者聽到他們的聲音。
——《中國青年報·閱讀周刊》
更難能可貴的是鄭永年在研究中國問題的態度上的理性及務實,毫無某些所謂中國問題專家的偏激和狂傲,鄭永年在對中國問題尤其是國內問題的建言上也極其中肯,基本上立足於中國國內的現實情況提出建議,而不像某些專家學者那樣把西方那些東西拿過來生搬硬套,最後弄出來一些天馬行空的東西,對中國實際上有百害而無一益。
—— 《文匯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