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關於供應鏈脆弱性形成的原因,馬騰·凡·德沃特(Maarten vande Voort)等指出,如果國家開放度和全球化程度高,供應鏈的複雜性便隨之增強,如海上供應鏈很容易受到恐怖主義和其他不安因素的影響;寧鐘提出,影響供應鏈脆弱性的因素,一是當前供應鏈運行模式注重
效率而非效力,二是供應鏈的
全球化趨勢,三是
生產分銷的集中化,四是外包
生產目益盛行,五是供應商數量縮減,六是需求波動,七是供應鏈成員問透明性和控制措施的缺乏; 海倫·朋克(Helen Peck)分析了供應鏈脆弱性的驅動因素,從
價值流、
基礎設施和資產、組織網路和環境四個層面探討了脆弱性的來源克拉瑪等的研究則表明,意外事故、戰爭、恐怖攻擊、罷工或破壞等影響供應鏈的人為災害的數量有所增加,指出了供應鏈脆弱性的外在動因。
大衛·波各塔和馬瑞加·波各塔(David Bogataj & Marija Bogataj)認為,
全球供應鏈正在受到供應鏈職能僵化和供應鏈
效率降低的干擾;研發和製造業外包層次的提高、
供應商網路容納能力的擴大、新技術的套用、更短的
產品生命周期、瞬息萬變的客戶喜好、市場的國際化以及生產的擴大等原因使得現在的供應鏈比過去更加複雜,因而供應鏈更加脆弱;陳長彬、繆立新從產品的來源去路方面指出,供應鏈脆弱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注重
效率、
業務外包的趨勢、
全球化的影響、集中生產和銷售、
供應商數量的減少、需求的頻繁變化以及缺乏可視性和缺乏信心等;劉彥平結合供應鏈整體性質剖析了供應鏈脆弱性的根源,說明它來自於
供應鏈風險和
不確定性,此外還提出,
供應鏈管理的精益化趨勢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這是因為,
首先,精益化管理對時問和
快速反應機制的要求更加嚴格;其次,
供應商管理制度的演化也使得企業的
供應商數目越來越少,
供應商本身受風險影響的結果同時會影響到企業自身;再者,
物流外包趨勢的演進,導致供應鏈上的成員數量越來越多。二者的結合就導致了供應鏈脆弱性問題的產生。劉菲認為,供應鏈成員間的過分依賴、大量的外包、
供應商數量的劇減、產品的多樣化是供應鏈脆弱性的驅動因素。
內涵
不同領域的學科視角和研究對象的不同,使得對“脆弱性”這一概念的界定角度和方式有較大差異。在自然科學領域中,脆弱性被認為是系統由於災害等不利影響而遭受損害的程度或可能性,側重研究單一擾動所產生的多重影響;在
社會科學領域中,脆弱性被認為是系統承受不利影響的能力,更加注重對脆弱性形成機理的剖析。關於供應鏈脆弱性,不同學者給出不同定義。一項英國政府發起的由物流和
供應鏈管理中心承擔的大型供應鏈脆弱性研究認為供應鏈的脆弱性是“由供應鏈內生
風險和外生風險引起的嚴重干擾的一種暴露。” 。Svensson(2000)將供應鏈脆弱性定義為“由於導致供應鏈部件及物料偏離正常的、期望的或計畫的進度或活動的隨機擾動的存在,致使
製造商及其
分包商產生負面效果或結果”,即“由供應鏈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影響而使供應鏈所暴露的嚴重功能障礙和擾動”。Svensson(2004)將脆弱性定義為“因為擾動的負面結果的出現而影響公司實現目標的一種情形” 。
在一些情況下,供應鏈脆弱性並沒有與
供應鏈風險嚴格區分,有時甚至與
供應鏈風險作為同義詞使用。Peck(2006)就認為“供應鏈脆弱性與風險密切相關,不應將
供應鏈風險與脆弱性分開單獨討論”,他將供應鏈的脆弱性定義為“由供應鏈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造成的對供應鏈可能造成的破壞性”。Juttner(2005)也是直接把二者等同使用 。
也有的學者認為
供應鏈風險和供應鏈脆弱性有關,但仍然有區別。寧鐘等(2004)在系統分析
供應鏈風險的基礎上指出,供應鏈脆弱性和
供應鏈風險不可分割,但是供應鏈的風險並不等『 於供應鏈的脆弱性,區別在於當不利事件對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時,風險才能成為脆弱性 。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於研究角度和側重點的不同,關於供應鏈脆弱性的定義及內涵上沒有形成公認的界定。但是可以從學者的定義中歸納出構成供應鏈脆弱性的幾個因素:一是擾動,即外部對於供應鏈的破壞性衝擊;二是暴露,即供應鏈本身具有薄弱環節而容易受到破壞性衝擊;三是由於擾動和暴露對供應鏈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供應鏈的斷裂。
影響因素
供應鏈脆弱性而導致的
供應鏈風險總是存在於供應鏈各環節,在過去十年中出現了許多被認為可能會增加風險水平的新的影響因素,這包括:注重效率而非效力:供應鏈的全球化趨勢;集中生產和
分銷:外包的趨勢;
供應商數量的縮減:需求的波動:透明性和控制措施的缺乏。下面我們具體討論這些影響供應鏈脆弱性的因素。
1.注重效率而非效力
20世紀最後幾十年盛行的
商業模式很大程度建立在對供應鏈效率水平的不斷提升上,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在許多行業里通過努力減少庫存可能將大大
降低成本。
JIT方法被廣泛地採用,企業越來越依賴於它們的
供應商。這一
商業模式。儘管在穩定的市場環境中具有不可否認的優點,但當需求的波動增大時會變得缺乏彈性。今天商業環境中的挑戰在於怎樣能將“
扁平化”操作與“敏捷”反應最好地結合起來。
從過去盛行的“當地化”生產和
行銷策略轉向“全球化”
生產和行銷是一大趨勢。現在,通過遠程採購、全球
生產和裝配,供應鏈可以從地球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例如,一些電子產品也許是在台灣採購零部件,在新加坡組裝,再在美國總裝,然後賣到全球市場的。
通常,遠程採購和生產的驅動力是成本。然而,這裡的成本僅指採購或者
生產成本,很少有人考慮供應鏈的總體成本。這類成本驅動決策的結果常常是由更長的
提前期、更多的
安全庫存和更高的報廢率帶來的更大的風險,特別是在一些產品周期很短的市場。另一個推動供應鏈全球化的力量來自於我們在過去十年所目睹的大幅增加的
跨國兼併和收購活動。
3.集中生產和分銷。
歐盟推行“單一市場”原則和隨之而來的貨物跨國流動壁壘的降低,帶來的影響是生產和
分銷設施的集中化。如果在更少的地方進行更大批量的生產。生產的
規模效應將被更好地實現。在某些案例中,一些企業選擇“聚集”它們的工廠,在一個地點集中生產更少類型的產品,代替原先在每個地點生產所有的產品類型。結果是,
生產成本也許降低了,但是生產出的產品必須運輸更遠的距離,常常要跨越好幾個國家。與此同時,因為集中的工廠為了最大化
規模經濟效應傾向於大批量的生產,其敏捷性也許就不存在了。另一個與集中生產相伴而生的趨勢是集中
分銷。許多
快速消費品生產商想通過有限幾個分銷中心就能服務整個西歐市場。例如。只在歐洲西北部和南部各設一個分銷中心就能服務整個歐洲市場。
4.外包的趨勢。
在過去許多年中都能觀察到的一個廣泛的趨勢是將以前在組織內部進行的活動外包。
價值鏈上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這種現象,例如一些企業已經外包了分銷、生產、會計和
信息系統。在某些案例中這類公司可能被精確地描述為“虛擬”企業,這背後有著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即如果企業能專注於那些它們相對其競爭者具有差異化優勢的
核心業務,它們就更有可能成功。這導致了“網路化組織”的誕生。憑此,聯邦式的
子公司被連線在一起,通常是通過共享信息和整合流程的做法,來達到整體更強的
競爭力。在實際操作層面上,這一想法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大型
連鎖超市平行運營在自有的和第三方的分銷體系上,能部分
分散風險特別是分散來自於整個行業的風險。然而,在現實中。外包同樣伴隨著許許多多的風險與同樣多的控制能力的損失,常常會由於供應鏈上某一環節的失敗導致供給故障,而就如定義所言。供應網路越複雜。環節就越多。因此失敗的風險就越大。
在過去十年中另一個盛行的趨勢是大幅減少
供貨商的數量,企業通常會從這些供應商採購原料、零件和服務等。在某些案例中這被演化為“單一源採購”,即一個供貨商負責某一個東西的所有供給一些案例完整地記錄了由於某一個供應源的失敗導致的整個供應鏈的故障。即使供貨商數目縮減有許多的好處,我們也必須清醒意識到與之相伴而生的更高的風險。某些時候供應商數目的縮減通過兼併和收購來實現,由於過去幾年中
兼併收購的比率大幅飆升,單從這個角度來看,供貨商數目的縮減將被大大地加速進行,而這一點正如我們所分析的將帶來供應鏈更大的風險
6.需求的波動。
毋庸置疑,市場波動的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導致需求可預測性的減弱。有許多產生 l場波動增長的原因。由技術變革帶來的更短的產品周期,意味著報廢率升高的危險:更高水平的競爭活動導致許多
消費品市場內
行銷策略引起的對需求的人為干擾,例如
促銷、購買激勵及其他類似活動;產品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進一步細分了
市場需求,使預測更加不可靠。許多供應鏈還具有內在的特點,這些特點產生了“混沌”效應,例如,
經濟生產批量或訂貨批量的規則,基於
訂貨點的
庫存管理系統及其他因素,因為企業的活動仍然極大地由
市場預測推動,長計畫周期和
提前期使它們面對需求的劇烈波動時愈加脆弱。2001年全球領先的網路設備製造商
Cisco,由於無法對其產品需求的急劇下降進行準確預測而不得以宣布報廢價值200萬
美元的
存貨。
7.透明性和控制措施的缺乏。
矛盾的是,
供應鏈風險是供應鏈成員之間缺乏相互信任的結果,然而,也正是信任的缺乏增加了供應鏈的風險!供應鏈內信任的缺乏帶來了供應鏈各個環節上決策者行動的不一致性,集中在一起就能增加風險。這一風險螺旋存在於每一處,打破這個螺旋的方法就是努力增加供應鏈內的相互信任。為此,企業必須理解構成供應鏈內互相信任的要素即透明性和控制能力,缺乏這兩者就會增加
供應鏈風險。
“透明性”意指供應鏈上所有成員從供應鏈的一端看到另一端的能力:一種不被中間環節的庫存或其他干擾因素所遮蓋的未失真的觀察視野。透明度的缺乏迫使供應鏈成員依賴於預測和建立
安全庫存,但這些都只會使情況更糟糕而已。不幸的是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供應鏈的成員並不詳細地知道在供應鏈的其他環節上發生了什麼,例如,
產成品、原料和
在制品庫存信息、需求水平、
生產計畫、能力、產量、訂單狀態等。
供應鏈控制能力意指以適當的方式回響干擾的能力。如果幹擾未能被及時辨識出或補救措施發生效用需要一段滯後時間。問題就會出現。某些時候甚至發生計畫中的補救措施實際上卻將情況越弄越糟的局面。
以上這些因素在目前大多數的供應鏈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因此,很顯然企業必須意識到其供應鏈的薄弱環節在哪兒,風險的源頭是什麼,儘可能地減低並管理這些風險原則
管理方法
解決供應鏈脆弱性問題需要使用一種
變化管理的方法, 即採用“3P”管理原則(philosophy,princi—ples,processes)。這套方法意識到正確處理供應鏈脆弱性問題的理念(Philosophy)需要依據特定行業的文化、結構和商業驅動力而定。相應地,我們需要確定四個促進供應鏈
可靠性管理成功實施的因素,它們是:高層決策者對於風險的意識:對風險的管理是
供應鏈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供應鏈中每個成員組織的每個員工必須具備
風險意識, 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其在
供應鏈風險管理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還要清楚商業策略的變化會改變供應鏈風險所涉及的範圍。
在某一個特定環境下,確定管理供應鏈脆弱性問題的最優方案取決於供應鏈所處的環境,依賴於供應鏈對於操作優良性需求的不同反應。意識到這一點,就能得出以下的供應鏈脆弱性的管理原則(Princi—pies)。它們是:
其一,設計和構建供應鏈時應該考慮到風險問題:其二,
風險管理應該建立在供應鏈的高透明性和成員組織普遍理解的基礎上:其三,
風險管理應該基於清晰的操作要求和成員組織之間良好的溝通;其四,
供應鏈風險管理應該基於成員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流程整合。
在戰術層面上,預防和應付破壞需要一系列的行動。正是這些行動構成了
風險管理流程(Processes),這些流程如下:其一,風險識別過程(例如,產品/供貨商/供應鏈相關);其二,
風險評估過程(例如,可能性、影響和成本兩兩之比);其三。供應鏈
可靠性管理和
協調過程:其四,事後總結過程。
未能考慮到以上所述的
3P原則和制定出一套合適的方法來管理供應鏈風險是成功執行的一大障礙。除此之外,確實存在著相當的利益衝突阻礙這些管理原則的落實。如果想要克服這些方面的問題,我們需要進一步地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也存在著某些“計畫好的”而非“意外的”破壞是任何緊急計畫都無法徹底消除的,例如在黑暗角落的恐怖主義分子、由於
勞資關係緊張而引起的罷工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