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生故事(佛本生經)

佛本生故事

佛本生經一般指本詞條

佛本生故事亦稱佛本生經,是佛經中最具文學性的作品之一。

佛經的文學研究意義表現在許多方面,作為構成東方文學傳統的一種古代文學現象,母題研究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情趣。本文宗旨是通過佛本生經與故事文學母題的互相闡發,既充分挖掘佛本生經的文學意義,又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故事母題的理論研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佛本生故事,亦稱《佛本生經》
  • 外文名稱:jātaka
  • 作品別名:佛本生故事,亦稱《佛本生經》
  • 創作年代:公元前3世紀——公元5世紀
  • 文學體裁佛經
  • 廣義:佛經中講佛陀前生事跡的一個部類
  • 狹義:南傳巴利文佛典小部中的一部佛經
詳細介紹,佛本生故事匯集,

詳細介紹

《佛本生經》(jātaka)有廣義和狹義。
廣義是指佛經中的一個部類,包括所有講述釋迦牟尼前生事跡的作品;狹義指南傳巴利文佛典小部中的一部佛經,它將一些講述佛陀前生事跡的故事編輯在一起,共有547個。它不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時間古老、規模龐大、流傳極廣的民間故事集。
故事文學有人類集體創作和普遍流傳的特點,其中既蘊含著人類的“集體無意識”,即本能和夢想;也積澱著人類的“集體意識”,即思想和智慧。故事是人類社會的信息儲藏庫,記錄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人類的生活和追求;又是人類思維的符號系統,包含著各種信息代碼、象徵模式及操作程式。所以在故事文學研究的各種方法、角度和層面中,母題研究格外引人注目。
“母題”是19世紀在故事文學研究領域形成的一個主題學概念,百餘年來,在各個人文學科中產生了廣泛影響。故事母題研究在西方已是碩果纍纍,已編成的“母題索引”即有數十種。在東方故事母題的研究雖起步較晚,但成績可觀,且方興未艾。由於東方有豐富的故事文學資源,因而東方故事文學母題研究有廣闊的前景,必能後來居上。而《佛本生經》對於東方故事文學母題研究更有著特殊的意義。
薩陲那太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本生
首先,佛本生故事產生非常古老。雖然現存的《佛本生經》出於公元5世紀斯里蘭卡僧人之手,但其原本不晚於公元前3世紀。因為那時建成的印度婆嚕提大塔和桑其大塔周圍石門上刻有本生故事的浮雕,有的甚至標出Jātaka這一專門術語。
《佛本生經》中的一些故事在收入該經之前在民間長期流傳,因而更為古老。可以肯定,這些故事的古老程度不亞於古希臘的《伊索寓言》(前6世紀)。兩部分作品中有許多相似的故事,對此有人認為是互相影響的結果;有人看作是共同心理和生活的產物。
實際上,由於古希臘人和古印度雅利安人同宗,有些故事可能是同源的。果真如此,其產生的時間可上溯到公元前2千紀。故事母題雖不必求古老,但母題必須具有世代傳承性和延續性。母題研究的任務就是尋求某種類故事在某種文化傳統中的淵源流變,具有文化史意義。因而故事愈古老,對母題研究愈有價值。
其次,《佛本生經》具有流傳的廣泛性。本生故事不僅在印度本土和南亞地區源遠流長,而且隨著佛教的傳播,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在南傳佛教地區,《佛本生經》的500本生故事幾乎家喻戶曉。許多國家既有巴利文原典,亦有翻譯和改寫本,成為民族文學的組成部分。
這些故事不僅屬於寺廟,而且通過各種傳播途徑和媒介,走進民眾中去。在我國,雖然《佛本生經》的完整漢譯未能保存下來,但漢譯佛經中收錄本生故事的經籍有十幾部,如《六度集經》、《生經》、《菩薩本生論》、《賢愚經》等,所收故事亦上百數。這些故事與巴利文佛本生故事的來源和編纂手法相同,因而大同小異。通過漢譯佛典,這些故事在北傳佛教地區亦廣泛流傳。
佛本生故事流傳之廣,只有聖經故事堪與匹敵。這種跨國界跨文化的廣泛流傳,既是比較文學影響研究的基礎,也是故事母題形成的必要條件。
第三,作為一部故事集,《佛本生經》具有宗教性特質。印度古代宗教發達,民間文學作品也被納入各種宗教典籍。來自民間的故事一經納入佛典,便具有了佛教文學的性質。而且編輯者除收集改編民間故事之外, 也會創作一些故事,以反映佛教內部的宗教生活、思想、儀式和行為規範。
九色鹿本生九色鹿本生
通過《佛本生經》與其它故事文學的比較研究,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隱型母題。如《芒果本生》講一個婆羅門青年從一位旃陀羅老師那兒學到一種咒語,能使芒果隨時成熟香甜,因而受到國王青睞。但當國王問他本領來歷時,他謊稱是從婆羅門老師那兒學的,結果咒語失靈。
漢譯佛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中有一個類似故事,說謊者稱本領是自己苦修所得。兩個故事都指說謊者為提婆達多的前身,而《破僧事》更詳細講述了提婆達多的今生故事。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的堂弟,又是宿敵。他為爭領袖地位,曾幾次謀害佛陀未遂。他從上座高僧十力迦葉學得神通,並因此得寵於國王。後來他背叛佛陀,分裂僧團矢口否認神通得自十力迦葉,聲稱是自己苦修所得。由於說謊,神通盡失。

佛本生故事匯集

佛本生故事匯集
昔我古世時。曾為剎利王。名為鼓摩床。有四子。一名郁鉗。二名虔尼。三名度。四名淳。王尚未崩。四子爭位。王聞愁憂。念四子爭。當殺人民。即委國東去。行行自念。人生無幾。無憂乃長。今我為王。欲得子姓。既已有子。還欲相伐。有嗣如是。何益於人。吾不忍見。恐殺無辜。但當舍家作沙門耳。即北入山。就道人迦比校止草廬。又有道人摩離。王問其本。何緣學道。摩離自說。娶妻無子。顏慚諸家。故作沙門。王言異哉。吾為國王。有子四人。身尚未死。而子國亂。不忍見之。故為道耳。摩離意解。乃遂精進。
——自《佛說梵志阿颰經》
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有一國王。名方跡中宮婇女。不可稱數。顏貌端正。色像難及。與他人爭。與淫蕩女。離於慈哀。或與婢使。或與童子。而或斗諍。各各斗諍。不肯共和。適斗諍已。便出宮去。王方跡聞之恚。諸臣吏求諸婇女。不知所趣。愁憂不樂。涕泣悲哀。念諸婦女。戲笑娛樂。夫婦之義。本現前時。諸作伎樂。思念舉動坐起之法。反益用愁。不能自解。於時有一仙人興五神通神足飛行。威神無極。名曰那賴(晉曰無樂)。見方跡王為愛欲惑不能自解。為興慈哀。欲為蠲除愛欲之患。飛在空中。而現神足。忽然來下住王殿上。時王即見。尋起迎逆。讓之在床。則便就坐。問於王曰。大王何故意在愛欲。勞思多念。思想情色。不能自諫。頓首實然。宮中婇女。共爭尊卑上下之敘。不能相和。各馳捨去。是以憂戚不能自解。於是仙人為說愛欲之難。離欲之德。世人求欲不知厭足。假使一人得一切欲。無厭無足。(中略)那賴仙人者則我身是。
——自《佛說那賴經》
乃往久遠無數劫時。有一梵志。財富無數。有一好女。端正殊妙。色像第一。諸梵志法其[敖/力]姓者。假使處女與明經者。於時梵志請諸同學五百之眾。供養三月。察其所知。時五百人中。有一人最上智慧。學於三經。博達五典。章句次第。不失經義。問者發遣。無所疑難。最處上座。又年朽耄。面色醜陋。不似類人。兩眼復青。父母愁憂。女亦懷惱。云何當為此人作婦。何異怨鬼。當奈之何。於時遠方有一梵志。年既幼少。顏貌殊好。聰明智慧。綜練三經。通達五典。上知天文。下睹地理。災變吉凶。皆預能睹。能知六博。妖異蠱道。懷妊男女。產乳難易。愍傷十方蜎飛蠕動。蚑行喘息。人物之類。懷四等心。慈悲喜護。聞彼[敖/力]姓大富梵志。請諸同學五百之眾。供養三月。欲處於女。尋時往詣。一一難問。諸梵志等。鹹皆窮乏。無辭以對。五百之眾。智皆不及。年少梵志則處上坐。時女父母及女見之。皆大歡喜。吾求女婿。其日甚久。今乃獲願。年尊梵志曰。吾年既老。久許我女。以為妻婦。且以假我。所得賜遺。悉用與卿。可置此婦。傷我年高。勿相毀辱。年少答曰。不可越法以從人情。我應納之。何為與卿。三月畢竟。即處女用與年少梵志。其年老者。心懷毒惡。卿相毀辱而奪我婦。世世所在。與卿作怨。或當危害。或加毀辱。終不相置。年少梵志常行慈心。彼獨懷害。佛告諸比丘。爾時年尊梵志今調達是。年少梵志我身是也。
——自《佛說前世諍女經》
我念過去無數劫時。見國中人。多有貧窮。愍傷憐之。以何方便。而令豐饒。念當入海獲如意珠。乃有所救。撾鼓搖鈴。誰欲入海采求珍寶。眾人大會。臨當上船。更作教令。欲舍父母。不惜妻子。投身沒命。當共入海。所以者何。海有三難。一者大魚長二萬八千里。二者鬼神羅剎欲翻其船。三者掁山故。作此令得無怨。適更令已。眾人皆悔。時五百人。心獨堅固。便望風舉帆。乘船入海。詣海龍王。從求頭上如意之珠。龍王見之。用一切故。勤勞入海。欲濟窮士。即以珠與。時諸賈客。各各采寶。悉皆具足。乘船來還。海中諸龍。及諸鬼神。悉共議言。此如意珠。海中上寶。非世俗人所當獲者。云何損海益閻浮利提。誠可惜之。當作方計還奪其珠。不可失之至於人間。時龍鬼神。晝夜圍繞。若干之匝。欲奪其珠。導師德尊。威神巍巍。諸鬼神龍。雖欲翻船奪如意珠。力所不任。於時導師及五百人。安隱渡海。菩薩踴躍。住於海邊。低頭下手。咒願海神。珠系在頸。時海龍神。因緣得便。使珠墮海。導師感激。吾行入海。乘船涉難。勤苦無量。乃得此寶。當救眾乏。於今海神。反令墮海。敕邊侍人。捉持器來。吾[戀-心+廾]海水。至於底泥。不得珠者。終不休懈。即器[戀-心+廾]水。以精進力。不避苦難。不惜壽命。水自然趣。悉入器中。諸海龍神。見之如是。心即懷懼。此人威勢精進之力。誠非世有。若今[戀-心+廾]水。不久竭海。即持珠來。辭謝還之。吾等聊試。不圖精進力勢如是。天上天下。無能勝君導師者。獲寶齎還。國中觀寶。求願使雨七寶。以供天下。莫不安隱。爾時導師則我身是。五百賈客。諸弟子者是。
——自《佛說墮珠著海中經》
往古久遠不可計時。於他異土。時有四人。以為親厚。相斂聚會。共止一處。時有獵師。射獵得鹿。欲來入城。各共議言。吾等設計。從其獵師。當索鹿肉。知誰獲多。俱即發行。一人陳辭。出其[麩-夫+黃]言。而高自畜。咄卿男子。當惠我肉。欲得食之。第二人曰。唯兄施肉。令弟得食。第三人曰。仁者可愛。以肉相與。吾思食之。第四人曰。親厚捐肉。唯見乞施。吾欲食之。俱共饑渴。時獵師察四人言辭。各隨所言。以偈報曰。
卿辭甚粗[麩-夫+黃] 云何相與肉
其言如刺人 但以角相施
復以偈報第二人曰。
此人為善哉 謂我以為兄
其辭如肢體 便持一腳與
複次第三人以偈報曰。
可愛敬施我 而心懷慈哀
辭言如腹心 便以心肝與
複次第四人以偈報曰。
以我為親厚 其身得同契
此言快善哉 以肉皆相施
於時獵師。隨其所志言辭粗細。各與肉分。於時天頌曰。
一切男子辭 柔軟歸其身
是故莫粗言 衰利不離身
爾時佛告諸比丘。第一粗辭則所欣釋子。第二人者颰陀和黎。第三黑優陀。第四阿難也。天說偈者。則吾身。爾時相遇今亦如是。
——自《佛說所欣釋經》
乃昔去世有異曠野閒居。彼時有水牛王。頓止其中。遊行食草。而飲泉水。時水牛王。與眾眷屬有所至湊。獨在其前。顏貌姝好威神巍巍。名德超異。忍辱和雅。行止安詳。有一獼猴。住在道邊。彼見水牛之王與眷屬俱。心生忿怒。興於嫉妒。便即揚塵瓦石。以坌擲之。輕慢毀辱。水牛默然。受之不報。過至未久。更有一部水牛之王。尋從後而來。獼猴見之。亦復罵詈。揚塵瓦石打擲。後一部眾。見前牛王默然不報。效之忍辱。其心和悅。安詳雅步。受其毀辱。不以為恨。是等眷屬過去未久。又有一水牛犢。尋從後來。隨逐群牛。於是獼猴。逐之罵詈。毀辱輕易。是水牛犢。懷恨不喜。見前等類忍辱不恨。亦復學效。忍辱和柔。去道不遠。大叢樹間。時有樹神。游居其中。見諸水牛。雖被毀辱。忍而不嗔。問水牛王。卿等何故。睹此獼猴。猥見罵詈。揚塵瓦石。而反忍辱。默聲不應。此義何趣。有何等意。又復以偈。而問之曰。
卿等何以故 忍放逸獼猴
過度於兇惡 等觀諸苦樂
後來亦仁和 坐起而安詳
皆能受忍辱 彼等尋過去
諸角默撾杖 建立眾墮落
又示恐懼義 默無加報者
水牛報曰。以說偈言
以輕毀辱我 必當加他人
彼當加報之 爾乃得抵患
諸水牛過去未久。有諸梵志大眾群輩仙人之等。順道而來。時彼獼猴。亦復罵詈毀辱輕易。揚塵瓦石。以坌擲之。諸梵志等。即時捕捉。以腳蹋殺之。則便命過。於是樹神。即復頌曰。
罪惡不腐朽 殃熟乃遭患
罪惡已滿足 諸殃不爛壞
佛告諸比丘。欲知爾時水牛王者即我身是。為菩薩時。墮罪為水牛。為牛中王。常行忍辱。修四等心。慈悲喜護。自致得佛。其餘水牛諸眷屬者。諸比丘是也。水牛之犢。及諸梵志仙人者。則清信士居家學者。其獼猴眾則得害尼犍師。本末如是。具足究竟。各獲所行。善惡不朽。如影隨形響之應聲。
——自《佛說水牛經》
昔有兔王。游在山中。與群輩俱。飢食果蓏。渴飲泉水。行四等心。慈悲喜護。教諸眷屬。悉令仁和。勿為眾惡。畢脫此身。得為人形。可受道教。時諸眷屬。歡喜從教。不敢違命。有一仙人。處在林樹。食啖果蓏。而飲山水。獨處修道。未曾游逸。建四梵行慈悲喜護誦經念道。音聲通利。其音和雅。聞莫不欣。於時兔王。往附近之。聽其所誦經。意中欣踴。不以為厭。與諸眷屬。共齎果蓏。供養道人。如是積日經月曆年。時冬寒至。仙人慾還到於人間。兔王見之。著衣取缽。及鹿皮囊。並諸衣服。愁憂不樂。心懷戀恨。不欲令舍來。對之淚出。問何所趣。在此日日相見。以為娛樂。饑渴忘食。如依父母。願一留意。假止莫發。仙人報曰。吾有四大。當慎將護。今冬寒至。果蓏已盡。山水冰凍。又無岩窟可以居止。適欲捨去依處人間。分衛求食。頓止精舍。過冬寒已。當復相就。勿以悒悒。兔王答曰。吾等眷屬。當行求果。遠近募索。當相給足。願一屈意。愍傷見濟。假使捨去。憂戚之戀。或不自全。設使今日。無有供具。便以我身。供上道人。道人見之。感惟哀念。恕之至心。當奈之何。仙人事火。前有生炭。兔王心念。道人可我。是以默然。便自舉身。投於火中。火大熾盛。適墮火中。道人慾救。尋已命過。命過之後。生兜術天。於菩薩身。功德特尊。威神巍巍。仙人見之。為道德故。不惜身命。愍傷憐之。亦自克責。絕谷不食。尋時遷神。處兜率天。佛告比丘。欲知爾時兔王者則我身是。諸眷屬者今諸比丘是。其仙人者定光佛是。吾為菩薩。勤苦如是。精進不懈。以經道故。不惜軀命。積功累德無央數劫。乃得佛道。
——自《佛說兔王經》
昔者菩薩。曾為鱉王。生長大海。教化諸類。子民民眾。皆修仁德。王自奉正。行四等心慈悲喜護。愍於眾生。如母抱育愛於赤子。遊行海中。勸化不逮。皆欲使安。衣食充備。不令饑寒。其海深長。邊際難限。而悉周至。靡不更歷。以化危厄。使眾罪索。於時鱉王。出海於外。在邊臥息。積有日月。其背堅燥猶如陸地高燥之土。賈人遠來。見之高好。因止其上。破薪燃火。炊作飲食。系其牛馬。莊物積載。車乘眾諸。皆著其上。鱉王見之。被火焚燒。焚炙其背。車馬人從。鹹止其上。困不可言。欲趣入水。畏害眾賈。為墮不仁違失道意。適欲強忍。痛不可言。便設權計。入海淺水。自漬其身。除伏火毒。不危眾賈。兩使無違。果如意念。輒設方計。眾賈恐怖。謂海水漲。湖水卒至。吾等定死。悲哀呼嗟。歸命諸天釋梵四王日月神明。願以威德。唯見救濟。鱉王見然。心益愍之。因報賈人。慎莫恐怖。吾被火焚。故捨入水。欲令痛息。今當相安。終不相危。眾賈聞之。自以欣慶。知有活望。俱時發聲。言南無佛。鱉興大慈。還負眾賈。移在岸邊。眾人得脫。靡不歡喜。遙拜鱉王。而嘆其德。尊為橋樑。多所過度。行為大舟。載越三界。設得佛道。當復救脫生死之厄。鱉王報曰。善哉善哉。當如來言。各自別去。佛言。時鱉王者。我身是也。五百賈人。五百弟子舍利弗等是。追識宿命。為弟子說。鹹令修德。
——自《佛說菩薩曾為鱉王經》
維衛佛時。有一大國。名旃頭摩提。王名旃頭。皆奉大法。歸命三寶。時有梵志。名光華。總攝三達。博綜眾經。無義不達。見維衛佛化於十方。天上天下。靡不啟親。誘五百眾。往詣佛所而作沙門。鹹受經戒。時其國王。棄國捐王。與五百眾。亦作沙門。有大長者。亦化群從。五百之眾。行作沙門。普受道化。進獲神通。奉四等心慈悲喜護。九十一劫。不歸惡趣。生天上人間。今得人身。悉來會此。亦普出家。行作沙門。啟受經戒。皆得道證。欲知爾時所行梵志豈異人乎。勿作斯觀。則吾身是。國王人民。及大長者之眾。皆是維衛如來至真同時學者。彼種此獲。功不唐捐。皆自得之。佛說是時。無央數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應時立不退轉地。一生補處。亦不可計。得成羅漢
——自《佛說光華梵志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