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屬於百越地,早在秦漢時期,這裡已成為頗具規模的農漁業民聚居村落,鄉人稱為“
季華鄉”。唐貞觀二年(628年),因在城內的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立石榜稱“佛山”而得名。宋元豐年間推行
保甲制度,鄉分都堡,佛山堡為季華鄉之首。
明清年間,佛山與湖北的
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和河南的
朱仙鎮並稱我國的“
四大名鎮”,與北京、
漢口、蘇州並稱為“天下四大聚”。
清雍正十年(1732年),佛山從
南海縣分出,設“佛山
直隸廳”,
直隸廣州府。雍正十二年,改設廣州府同知於佛山,為廣州府佛山分府,行政上仍屬於南海縣。
民國元年(1912年),佛山正式改鎮建制,南海縣署也從廣州遷至佛山。
1925年,國民政府將佛山從南海縣分出,成立佛山市。
1927年又撤消佛山市建制,重新劃為南海縣屬一鎮。
1941年,設立佛山特別區,下轄佛山、富福、汾文三鎮。
1946年,佛山三鎮合併重組為佛山鎮。
1949年10月31日,由
南海縣析佛山鎮置佛山市。
1950年7月1日改市為鎮,重歸南海縣管轄。
1951年6月26日佛山鎮改鎮為市,設立佛山市(指現
祖廟街道)。
1954年6月,中共粵中區黨委、粵中行署由江門市遷入佛山市大福路10號。
1956年設立佛山專區,轄佛山、江門、石岐3市和中山等13縣。
1966年,佛山市升為地級市。
1970年佛山專區更名為
佛山地區,轄佛山、江門2市和中山等12縣。
1983年6月開始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轄中山等5縣。
1983年6月1日地市合一,粵中行署和佛山市政府合併,成為廣東下轄的一個地級市,這才是今天的佛山市有歷史以來的歷史開始。
順德縣、
南海縣、高明縣、三水縣、
中山縣正式隸屬佛山市的歷史開始。後中山市由於是廣東四小龍和遠離佛山市,擴權設為地級市,正式脫離佛山市管轄。
1992-1994年,順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後撤縣設市(縣級),由佛山代管。
1999年,撤銷管理區辦事處,設立村委會工作;同時調整了部分居委會。
1999年12月31日,佛山市下轄城區、
石灣區兩區,代管南海、順德、高明、三水四市。
2002年12月8日,調整佛山市行政區劃:(1)撤銷佛山市城區和石灣區,設立佛山市
禪城區。以原佛山市城區、石灣區和原南海市
南莊鎮的行政區域為禪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大福南路。
(2)撤銷縣級南海市,設立佛山市南海區。以原縣級南海市的行政區域(不含南莊鎮)為
南海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南海大道。
(3)撤銷縣級順德市,設立佛山市
順德區。以原縣級順德市的行政區域為順德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德民路。
(4)撤銷縣級三水市,設立佛山市三水區。以原縣級三水市的行政區域為
三水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三路。
(5)撤銷縣級高明市,設立
佛山市高明區。以原縣級高明市的行政區域為
高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文匯路。
禪城區、
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高明區於2003年1月8日正式掛牌。
2009年5月,佛山市轄5個市轄區,11個街道、20個鎮。
文化
佛山鎮又名佛山埠,為一個商業鎮,銷售西樵、九江等鎮的紡織絲綢。即今天廣東佛山市,早在5000年前的
新石器時期,佛山已生息著一個人口相當密集的聚落,當時,佛山的先民已經擁有較好制陶、紡織技術。
東漢時期,出現了先進的耕作技術,成為魚米之鄉。
唐宋時期,佛山成為工商業城鎮,至明清時期更成為
中國四大名鎮和中國“四大聚”。佛山,地處
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廣州上游而處
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達省城的必經之路。
地理位置上毗鄰港澳,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民國時期,佛山曾先後設佛山鎮、佛山市、佛山鎮。古籍記載:“諸寶貨南北互輸,以佛山為樞紐,商務益盛。”繁榮的商貿帶動以手工業為主的製造業迅速發展。
到明清時期,佛山鎮與湖北的
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
朱仙鎮合稱為“中國四大名鎮”。
逐步發展成為嶺南地區商品集散地和冶鑄、陶瓷、紡織、中成藥等製造業的中心,以至與京城、
漢口、蘇州合稱為“
天下四聚”。繁華的商貿活動和興旺的手工製造業孕育了中醫中藥行業的迅速發展。
民間藝術
佛山是
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孕育並保留了秋色、醒獅、舞龍、
龍舟說唱、龍舟競渡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
“行通濟、無閉翳”
始於清初,盛於乾隆年間的正月十六“
行通濟”這一傳統習俗完好的延續至今,並逐漸被賦予了現代色彩,日趨旺盛,每年都有數十萬民眾參加。
食在廣東,廚出鳳城
佛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珠三角“美食之鄉”。佛山是粵菜發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廣東,廚出鳳城”的美譽。一直以來,佛山以其民間食譜豐富、茶樓食肆林立、烹飪技藝精良而蜚聲海內外。
2004年,順德區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
廚師之鄉”。每年“十一”期間舉辦的“佛山美食歡樂節”,已成為集美食、旅遊、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盛大旅遊節慶活動。
人文薈萃,才俊輩出
佛山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9個狀元,佛山占其5。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
維新運動領袖
康有為,
深厚底蘊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素有陶藝之鄉、
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形成了秋色、“
行通濟”等佛山獨特的民間風尚習俗。
“石灣瓦,甲天下”
佛山是“南國陶都”、“中國陶瓷名都”,制陶工藝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
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
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500多年,被譽為“陶瓷
活化石”。
“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
佛山是“南國紅豆”
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
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
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
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紗,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嶺南成藥之鄉
佛山是“嶺南成藥之鄉”。古方正藥的歷史有400餘年,其產品種類齊全,大約分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類,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備的中成藥,湧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
馮了性”藥酒、“源吉林”
甘和茶等一批老字號名藥。
武術之城
佛山是聞名的“武術之鄉”,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明初,佛山武術已相當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術流派紛呈,湧現出一批有國際影響的武術名家和武術組織,並通過各種途徑走向世界,現在世界上廣泛流行的
蔡李佛拳、
洪拳、詠春拳等不少拳種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詠春宗師
梁贊、
葉問,影視武打明星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亦在佛山。
時至今日,南北派別的武術劃分已經不復存在了,然而作為南派武術的發源地---佛山,這座美麗的小城市,依然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有關於武術發展的點點滴滴,在佛山的本地,依然有很在學習我們的傳統武術的人,在民間仍然存在練武之說。
而佛山武術的傳人,在經歷了許多大型的變故以及戰爭後,仍然散布在世界各地,並把武術一代接一代的傳授下去。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術之城”稱號。
獅藝之鄉
佛山是“獅藝之鄉”,是
南獅的發源地,是首個“
中國龍獅龍舟運動名城”。龍獅起舞既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體育競技活動,更是佛山武術重要項目之一,每年的“獅王爭霸賽”吸引了國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參與。
禪城區是“中國龍獅運動之鄉”,南海區西樵鎮是全國惟一“中國龍獅名鎮”。
南方鑄造中心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鐘、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