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伽利略早年是帕都亞大學的一個地位卑微的數學教師。從這時候起他就以一個真正學者的全部熱情和勇氣起來捍衛哥白尼的學說,他用望遠鏡發現了天空上許多現象,證實了有關宇宙結構的新理論。伽利略不顧天主教會對他的威脅,勇敢地宣傳各種發現和理論,從根本上推翻聖經上宣傳的“真理”。伽利略在天文方面的發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自己的追隨者,甚至梵蒂岡的一些學者也不顧黑暗勢力的公開的或暗中的阻撓,承認了伽利略的新發現。雖然如此,宗教裁判所還是施加壓力把哥白尼和哥白尼學派的一切著作列入“禁書”,而且宣布哥自尼為邪教徒。伽利略這時的研究活動不得不從公開轉入隱蔽,但是他的研究活動並沒有停止。他這時開始研究太陽的問題,儘管教會的迫害越來越厲害,伽利略的學說在人民間卻廣泛地傳播開。1633年這位偉大的學者在羅馬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伽利略被裁判所的各種刑具嚇倒了。他否定了自己發現的種種真理。他的聲明在全世界各個城市、各個廣場宣讀,直到生命最後的一天,伽利略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他終生都是宗教裁判所的俘虜。
創作背景
《伽利略傳》是1938年布萊希特流亡丹麥期間所寫的一個重要作品。
《伽利略傳》初稿產生於1938年,1943年首演。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核子彈,造成數以萬計的人死亡和巨大災難,作者有感於科學技術與現代戰爭的關係。1947年進一步改寫了這個劇本,明確提出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和科學研究的目的問題。1954年到1956年作者定居柏林期間,又一次修改了這個劇本。
人物介紹
伽利略:他既是捍衛真理的大科學家,也是貪圖安逸的饕餮客;他被迫公開宣告放棄真理,卻又秘密傳遞科學薪火。劇本有兩次重要轉折:當弟子安德烈和磨鏡匠絕望又憂傷,認為伽利略一定會為捍衛真理而犧牲時,伽利略卻向教廷的刑具低頭了;當安德烈深懷鄙夷探望軟禁中的伽利略時,卻得到了老師新著《對話》的手稿,原來伽利略一直冒著巨大的危險秘密寫作,安德烈偷帶出的這部科學名著,後來奠定了兩門新學科的基礎。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劇作家用新時代新人的眼光來看待伽利略這一歷史人物,既不粉飾,也不苛求,而是歷史地看待伽利略的性格、行為、功過。通過伽利略這個形象,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揭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科學和迷信不相容,光明與黑暗不兩立,陰礙科學發展的是罪惡的社會。這正是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與一般淺薄作家的不同之處,充分顯示了他社會哲學思想的高深。
這部敘事劇從多側麵塑造了伽利略的形象,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十七世紀義大利社會的各種矛盾,使人物形象的塑造與反映社會矛盾有機地結合起來。伽利略不是一個完人,他有偉大的一面,又有軟弱的一面,更有普通人的慾念和缺點。他熱愛科學,鑽研科學,敢闖“禁區”,百折不撓。但是他屈服壓力,偷生怕死,說謊欺騙,愛吃美食。一個偉大的人所做的一切並不都偉大。
劇本三易其稿,布萊希特對伽利略變節的態度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在1938年的初稿中,伽利略明確告訴安德烈,自己並不是為了繼續研究、傳播科學才暫時噤聲,他之屈從教廷僅僅是因為怕死。伽利略自己剖白這一行為是否值得原諒?布萊希特在此為觀眾解讀留出了空間。安德烈用塔樓的坍塌比喻伽利略的變節:一座塔樓倒塌時產生的噪音比當初修築過程中的聲音更大,騰起的灰柱比塔樓更高,但當灰塵散去時,人們或許會發現,倒下的只是頂部十二層,底部的三十層仍佇立著,日後還可以在上面再築高樓——中國成語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布萊希特在第二稿中刪除了安德烈的比喻,讓安德烈與伽利略的對話更具衝擊性:弟子大加讚揚伽利略“留得青山在”的智慧,老師卻打斷他的頌歌,沉痛懺悔,認為《對話》絲毫不能改變他犯下的罪。第一稿中,伽利略詢問科學界同仁的情況,安德烈沒有回答,而在第二稿中,安德烈告訴他,正因為他的噤聲,科學家們都退縮了,“當笛卡兒聽說這個訊息時,就把自己關於光的本質的論文放進了抽屜”。伽利略背棄的不僅是科學家個人對真理的忠誠,他背棄了整個科學界,乃至廣大人民。布萊希特的這個轉變有其社會背景:寫作初稿時,布萊希特剛從納粹德國逃出,他深深感覺到在法西斯統治的高牆下,真理與科學家是如此軟弱;修訂二稿時,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引爆的核子彈驚駭了全世界,幫助製造核子彈的科學家們開始了反思,科學和科學家的倫理問題引起普遍關注,布萊希特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更多強調了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他不再認為放棄真理的行為可以原諒。
藝術特色
《伽利略傳》體現出貝托爾特·布萊希特的哲學思想和敘事劇風格,被稱為是“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戲劇的皇冠”。劇共十五場(段),以伽利略為中心人物貫穿全劇。劇本從伽利略的壯年寫到晚年。時間跨越三十載,眾多的人物場景,深刻的矛盾衝突,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揭示了新時代的破曉需要克服重重的社會阻力,付出重大代價的主題思想。貝托爾特·布萊希特用唯物主義觀點,在深人細緻地研究史料的基礎上,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評價伽利略的功過。塑造了一個積極的藝術形象。
作品影響
《伽利略傳》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戲劇名著。自1946年問世以來,在歐美國家的舞台上不斷上演。由於它具有高深的哲理思想和布萊希特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人們把它與莎士比亞、席勒、易卜生的不朽劇作並列,視為當代傑作。
出版信息
| | | | |
| | | | (美)布賴安特(BryamtW.W.)著 蔡賓牟譯 |
| | | | |
| | | | (俄)鮑·格·庫茲涅佐夫(Борцс Грцгорьевцч Кузнецов)著 陳太先,馬世元譯 |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公元1898-1956年),是德國現代戲劇大師。他的戲劇理論和實踐不僅以獨樹一幟的美學觀念革新了歐洲戲劇,而且也對二戰之後的世界戲劇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布萊希特1898年生於德國奧格斯堡的一個工廠主家庭。1917年他進入慕尼黑大學攻讀文學 哲學和醫學,1923年布萊希特被聘為慕尼黑劇院的戲劇顧問和導演,次年應著名導演M·萊因哈特之邀任柏林德意志劇院戲劇顧問。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布萊希特先後流亡法國、丹麥、瑞典、芬蘭,1940年轉道蘇聯去美國,直至1948年才返回德國,定居於東柏林。在流亡期間布萊希特繼續堅持敘事劇的理論探索,其敘事劇創作也達到了思想上和藝術上的巔峰狀態,這一階段他創作的名劇有《伽利略傳》《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等。晚年的布萊希特和夫人H·魏格爾一起創建了柏林劇團,他親任導演,進行了一系列敘事劇表演方法的實驗。1956年8月14日布萊希特在柏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