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為2002年之前的舊區劃名,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
伊犁州(包括三區)之內。
建制沿革
伊犁道
清朝設立伊犁府。
辛亥革命後
楊增新上台,民國元年(1912),廢
伊犁府,改設
道尹。民國5年(1916),伊犁、塔城正式分設,改設為伊犁道、塔城道。1919年又將阿爾泰區域改為
阿山道。
第二行政區
民國17年(1928),伊犁道改為新疆第二行政區【這就是伊犁專區】,設伊犁區行政長公署。民國32年(1943)1月,改伊犁區行政長公署為新疆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伊寧、綏定、精河、博樂、霍爾果斯、鞏留、特克斯、鞏哈、寧西、溫泉、昭蘇等11個縣和新源設治局。
伊犁專區
1950年設
伊犁專區,專署駐伊寧縣。轄伊寧(駐寧遠)、
綏定、霍城、溫泉、
博樂、精河、鞏哈、新源、鞏留、特克斯、昭蘇、伊寧等12縣。
1952年由伊寧縣析置伊寧市,屬伊犁專署領導。伊犁專署駐伊寧市。轄1市、12縣。
1953年鞏哈縣改名為倪利克縣。
1954年3月25日,
寧西縣改稱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區。將溫泉、博樂、精河3縣劃歸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
1954年11月29日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成立後,伊犁專區屬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領導。——伊犁州為什麼管轄三區?因前有
三區革命而為一個整體,而且阿勒泰地區和塔城地區人口稀少而比較弱,也需要三區共同管理。
1955年撤銷伊犁專區,原伊犁專區所屬
伊寧、
綏定、霍城、新源、鞏留、尼勒克、特克斯、昭蘇等8縣和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原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區改設)改由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直轄。
1957年伊寧縣駐地遷吉里圩孜。
1965年綏定縣改名為水定縣。
1966年撤銷水定縣,併入霍城縣。霍城縣遷駐水定鎮。
改為地區
原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轄的伊寧市和
伊寧(駐吉里圩孜)、尼勒克、新源、鞏留、
特克斯、
昭蘇、霍城(駐水定)等7縣和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劃歸伊犁地區。轄1市、7縣、1自治縣。
撤銷地區、改為州轄縣
恢復地區
1984年9月14日,國務院批准設立伊犁地區,轄原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轄的伊寧市、伊寧縣、尼勒克縣、新源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霍城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駐地伊寧市。1985年正式成立。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伊犁地區總人口2082577人。其中:
伊寧市357519人、伊寧縣385829人、
察布查爾縣161834人、霍城縣 333013人、鞏留縣 153100人、新源縣 269842人、昭蘇縣 145027人、特克斯縣 133900人、
尼勒克縣142513人。
再撤銷地區、改為州轄縣
2001年3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決定撤銷伊犁地區,變動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管理體制。
2001年10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伊犁地區,其中單位由州管轄。
移民屯田
軍府制時期
1757年清朝
平定準噶爾之後,伊犁周圍千里空虛,荒無人煙,因為不斷的移民屯田,及哈薩克—俄羅斯戰爭時期哈薩克人東進遊牧,而形成了近代的居民格局。
《伊犁兩千年民族移民開發史述略》介紹:
背景
清代軍府制時期(1760—1870)的民族移民
清廷收復伊犁後,經短期整肅,社會日趨穩定,但經長期戰亂,人口銳減,準噶爾部原有人口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繼竄入俄羅斯、哈薩克者十之二,卒殲於大兵者十之三……。數千裡間,無瓦刺一氈帳。”針對這一非常情況,清廷決定以“伊犁為新疆總匯之區”,設官置衙,建立軍府制度,從各地調遣大量兵民,屯墾戍邊、移民實邊,其遷徒人口之巨大,移民範圍之廣泛,堪稱前所未有,以此僅見。
清代伊犁的移民行動,是和政權機構建設同步進行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參贊大臣阿桂為伊犁辦事大臣,總理伊犁屯田事宜。同年四月,清廷命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之次子茂薩為伊犁阿奇木伯克,築寧遠城駐紮,專門管理維吾爾族移民的屯田事宜。次年,設伊犁鎮總兵,駐綏定城,調綠營兵,開設兵屯。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駐惠遠城,隨後又設參贊大臣、領隊大臣,調各路官兵組建滿、錫伯、索倫、察哈爾、厄魯特八旗兵營。隨後又設撫民同知,理事同知、巡檢等民政官職。與此同時,各地移民以民族遷移為主大規模地進行。
滿族移民屯戍
滿族移民 作為統治民族,滿營兵民分駐惠遠、惠寧兩城。惠遠滿營於乾隆二十九年(1763)至三十一年由熱河、涼州、莊浪移駐;惠寧滿營自乾隆三十五年(1769)至三十六年由西安移駐。兩城官兵總計6574人,占新疆八旗兵的60%。據《伊江匯覽》載,兩城滿營有6586戶、大小27092名口。按清制,滿州八旗子弟除挑補兵丁缺額外,不得從事其他行業,“八旗皆以國力豢養之。”至嘉慶朝,滿人“生齒繁庶,倍於往昔”,據《欽定新疆識略》載,伊犁滿人總計35940口,每丁平均負擔家口為5.87人,“生計日蹙”。嘉慶七年(1802),時任伊犁將軍的松筠興辦滿營旗屯,官拔地畝、籽種、耕畜等生產資料,在惠遠、惠寧兩城附近沃土,開渠引水,墾地12萬餘畝,共14個屯點。旗屯之收穫,由各旗集體分配,“分贍”和“添補養贍”鰥寡孤獨及貧乏各戶。滿族移民養尊處優,人口發展快,至19世紀六十年代,估計總人口約5萬左右,是人口最多的內地移民集團。
漢族移民屯戍
漢族移民 清代軍府制時期,漢族移民以
綠營兵(攻打明朝時期歸附於清朝的漢族軍隊)、商賈民人和遣犯這三種類型遷移伊犁(漢人軍隊主要是
綠營兵,另外在滿族八旗里還有漢人軍群)。最早遷入伊犁的漢族移民,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阿桂等從阿克蘇率領的保護維吾爾首批移民的綠營兵100名,安置在清水河屯田,是伊犁兵屯之始。從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又陸續從內地調人綠營兵2500名,其中500名差操,2000名屯種,分駐綏定、瞻德、廣仁、拱宸、熙春、塔爾奇六城及其周圍地方,由伊犁鎮總兵統轄。開始時屯兵都是調防兵,五年一次換防,各屯兵駐地屯名,仍以原調防地為其名。據《伊江匯覽》屯政條載,有“西寧屯五,甘、涼、肅各四、寧夏、安西屯各二,西安、興漢、固原、延綏屯各一”。各屯的分布是:《綏定城北之喇嘛溝及蘆草溝各設一屯,塔爾奇城安設三屯,其迤西之霍爾果斯安設三屯,察罕烏蘇設七屯,城西北之清水河安設二屯,獨山子安設一屯,城北之大西溝安設二屯,大東溝、小東溝各安一屯,惠寧城之南安設三屯”總計25屯點。乾隆四十三年(1778),綠營兵全部改為攜眷屯兵,定居屯區,履行屯墾戍邊之職責。屯兵每名種地20畝,種地4萬畝,“每歲綠營屯兵交小麥、青棵、糜、谷四色粗糧八萬六千四百五十餘石,合為細糧六萬九乾九百石零”,僅略少於回屯的年租糧額,占伊犁駐軍年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遣屯,即內地的罪犯發配至伊犁屯田者。乾隆三十一年(1766),伊犁開始安置遣犯,至四十八年,“伊犁遣犯;積有三千數百餘名”。按清制,遣犯多數被解送到兵屯,或給屯兵為奴,或補耕屯缺額,承種份地,每人拔地12畝,帶家眷者,酌給地5畝,自行開墾。遣犯服役年滿無過者,編人民冊,落戶為民,有特殊好表現者,還可充當綠營兵。
漢族移民中,多數是商賈民人來伊犁經商屯田者,歸撫民同知等民政官員管束。《欽定新疆識略》云:“戶屯者,商民之屯,創自乾隆二十八年”,該書還記載了商民張子儀等32戶、戶民莊世福48戶、戶民張成印23戶、戶民五己興等30戶屯田入籍、承種地畝情況。民戶中,還有脫離軍籍的綠營兵和眷屬分戶子弟以及遣犯中的安插戶轉人民戶的。這些漢族移民,帶來內地的先進耕作技術,不少人經營較高收人的經濟作物如稻米、蔬菜等,使伊犁種植業多樣化,且商民之田賦全部用現金銀兩上交,更為官方所歡迎。“民戶承種稻地五萬三千一十六畝,征銀三乾一百九十九兩二錢九分,又續開三顆樹、阿齊烏蘇、大榆樹等處十七萬人乾六百九十畝,歲征小麥二千六百六十八石,征銀七千二百六十七兩。外有為民遣犯,每民種地十二畝,每畝交糧八升,陸續增減不等”。可見,漢族移民屯田己達到22萬畝以上,成為伊犁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
清代軍府制時期的伊犁,是重要流戍之所,史書多有記述。貶謫人士中有許多是漢族名士碩儒,這些身份特殊的移民,常具備極高的文化素質,常有著述,介紹伊犁,其流放時期的著作成為伊犁漢族移民文化的重要內容,如祁韻士、洪亮吉等的伊犁詩歌、徐松的伊犁史地之作,都是傳世的不朽名篇。我國近代偉大愛國者、民族英雄林則徐在伊犁的詩歌文書,極備史料價值。1844年,他捐資承修喀什河阿齊烏蘇大渠龍口工程,墾地十餘萬畝,各族受益,至今有口皆碑,立祠紀念。
乾、嘉年間,漢族移民中,以單身商民戶民多見。據《總統伊犁事宜》記載近8千人,流動性較大,誠如《伊江匯覽》云:“民戶按年增減,曾無定額焉”,《欽定新疆識略》亦云“戶民之來往無常與輿焉”。道光朝以後,漢族移民定居者眾,其農商經營形成規模,他們人籍屯田,承種地畝達22萬餘畝。照清代通例每戶撥地30畝估算,則漢族民戶至少有7400餘戶,再按當時平均每戶5人計,總人口約有4萬左右。
維吾爾族移民屯田
維吾爾族移民 1755年清廷初定伊犁時,尚有4400餘戶約1.6萬餘維吾爾族農民。在阿睦爾撤納和從伊犁釋放返回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亂後,伊犁維吾爾農民己悉數返回南疆原籍。因此,清廷發動移民屯田時,首先“循準噶爾舊制”,從天山南路回部招募回子(清代對維吾爾人的稱呼)來伊犁屯田,史稱回屯。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首批從阿克蘇、烏什、賽里木等地揀選維吾爾人300名,在清軍護送下,攜帶官給的耕畜、農具、籽種和口糧,抵達海努克(今察布查爾縣境),安設村堡,整修水渠,屯田播種。次年正月,第二批維吾爾移民500戶來伊犁,其中,阿克蘇160戶、烏什120戶、賽里木13戶、拜城13戶、庫車30戶、沙雅爾13戶、多倫人150戶。六月,又有200戶到達伊犁。當年,又有“葉爾羌等城回人,續請移居伊犁者……共250戶”總計1250戶。1763年,又從阿克蘇、烏什、喀什噶爾、葉爾羌、和闐、賽里木、拜城、庫車、沙雅爾、哈喇沙爾、多倫等處移民1500戶來伊犁。1764年“遷來伊犁回人3020戶”。1765年初,“各城遷移屯田回人共1796戶俱陸續到齊”伊犁。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伊犁維吾爾移民“共有六千三百八十三戶,內除彥齊回子(彥齊者隨伯克品級給與服壑刈?三百二十三戶……,奏定種地回子六千戶”。另據《西域圖志》卷32屯政條載:“伊犁回戶六千四百零六戶,二萬三百五十六口”。至此,維吾爾族移民活動基本結束。
伊犁維吾爾族移民最初分別居住在伊犁河南北兩岸水源便利、適宜農耕的九個屯點,即海努克600戶,引用山泉;哈什500戶,引用河水;博羅布爾噶蘇1100戶,引用河水;濟爾格郎900戶,引用山泉水;塔什鄂斯坦400戶,引用山泉;鄂羅斯坦600戶,引用山泉水;巴爾托海600戶,引用山泉水;霍諾海800戶,引用山泉水;達爾達木圖500戶,引山泉水。以上九屯6000戶,是租種交賦的核定戶口數字,按清制,伊犁回屯實行全員集團定編定額承租制,即以回屯六千戶為承包集體,每戶每年納糧16石,年交租糧9萬6千石,一定不變,後有分戶,亦不加租,由阿奇木伯克總負責匯總上交官倉。嘉慶九年(1804),清廷允許回屯墾種厄魯特游特閒地,故增租四千石,納稅糧總額總計10萬石;同年,還增加烏蘭庫圖勒、泥勒哈、烏里雅蘇圖、春稽4個回屯點,維吾爾人口總數己達到34300餘口。史料記載,“於道光二十年,在塔什土比地方開挖水渠,安插新增回戶一千戶,每年納糧一萬六千石。於道光二十一年,在三道灣地方開挖水渠,安置新增回子五百戶,每年納糧八千石。二十三年,在阿爾布孜地方開挖水渠,安置新增回子五百戶,每年納糧八千石,總計回子八千戶。每年共納糧十二萬八千石”。可見,這些移民後裔的新增人口還是按每戶每年16石上交定租的。這時的伊犁維吾爾族人口,肯定己超過4萬以上,總計移民屯點約17處,是伊犁地方最大的農業移民集團。回屯歲交租糧,約為伊犁官兵用糧的百分之六十,是伊犁農業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
蒙古族移民牧戍
蒙古族移民 軍府制時期,其兵民分別隸屬厄魯特營和察哈爾營。
厄魯特蒙古營分左、右兩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己招收流散各地和外逃的
準噶爾人,編為右翼厄魯特昂吉,有兵396名,六佐領,1767年又增二佐領,共八佐領、五旗,稱“下五旗”;1770年又有大批准噶爾人自哈薩克歸來,再擴編為十佐領。1771年,隨土爾扈特東歸的衛拉特沙畢納爾計867餘戶,編四佐領,亦屬“下五旗”管轄。同時,清廷又將早期投附內地的承德原伊犁達什達瓦厄魯特兵500戶和一些原居北京的厄魯特兵,編為左翼。1767年後,分六佐領、三旗、稱“上三旗”。上三旗牧地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上游、察林塔瑪哈一帶;下五旗遊牧於霍諾海、崆吉斯河、喀什河流域。厄魯特營除牧耕和少量屯田外,還負責駐守20餘處卡倫、巡防哨等。乾隆四十年 (1775年),厄魯持營共3516戶、l0373名口。察哈爾營官兵是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自張家口外攜眷移駐伊犁的,官兵計1800戶,也分左、右兩翼,左翼遊牧今溫泉縣;右翼遊牧今博樂縣境。至1775年,“察哈爾營共1836戶、5548名口”。察哈爾營除牧屯和少量屯田外。還負責駐守卡倫、巡防哨等21處。“因該營閉散幼丁甚少,不能挑補甲缺,於(乾隆)三十八、四十四、四十五年,具奏,由厄魯特閒散內三次撥入察哈爾營四百二十戶”。至嘉慶年間,察哈爾營有兵民11700餘口,厄魯特營兵民26300餘口,沙畢納爾營9300餘口。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部從伏爾加河流域東歸,至伊犁境內時,總計15633戶、66234丁口。這批移民後分駐各地,伊犁境內除沙畢納爾營編人厄魯特營下五旗外,還有土爾扈特四路一旗約400戶,近3000人,大部安置在精河遊牧。
總上,清代軍府制時期,伊犁蒙古族移民約計51000丁口,其中除少數系伊犁內部移民外,外區移民占多數,是最大的遊牧移民集團,牧耕戍邊的一交基本力量。
錫伯族移民屯戍
錫伯族移民 兵民隸屬於錫伯營。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四月,東北盛京等十三城的錫伯族官兵千人攜眷屬3275人,經蒙古西行於次年七月到達伊犁,實際移民總數為4030餘人,約占當時錫伯族總人口的10%。1767年,錫伯族兵民奉命到伊犁河南岸的巴特蒙柯巴格、綽豁羅拜興以西霍吉格爾巴格一帶居住,先疏浚了準噶爾時期開鑿的綽霍爾舊渠,墾耕地一萬畝,年產糧2.2萬餘石,初步自給。乾隆五十八年(1793),錫伯營兵民人口已發展到8千餘人,增長近一倍。嘉慶七年(1802年),“有部人圖默特創議於察布察爾山口引水,自崖上鑿渠,亦東西長二百餘里,工費繁巨,部人嗟怨。圖默特卒排眾議,數年乃成,既浚新渠,闢田千頃,遂大豐殖,雄視諸部,鄭白之沃,不足雲也”。察布查爾大渠修浚後,錫伯營共墾地78704畝,每牛錄分得耕地9700餘畝,以後又逐年增多。錫伯營八旗再次進行調整,先後分七批,沿渠築堡,“按牛錄占有土地”,墾區基本定型。《西睡總統事略》云:“錫伯營在伊犁河南岸,八旗八堡,屯耕而食,其地寬十數里至三四十里,東西長二百餘里。”除農耕外,錫伯營還負責駐守卡倫19處,駐守台站包括到塔爾巴哈台、喀什噶爾等地換防,參加過平定“張格爾叛亂”等戰鬥。錫伯營是清代外來移民中最具活力,發展最為成功的移民集團。
索倫族移民屯戍
索倫族移民 兵民隸屬於索倫營。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廷從黑龍江遷移索倫、達呼爾官兵1080名,攜眷共大小3263人,移駐伊犁霍爾果斯河東西兩岸地區。索倫營左翼四旗為索倫(即鄂溫克)駐西岸,右翼四旗達呼爾駐東岸。除牧耕和少量屯田外,還負責駐守卡倫10餘處。這些移民原本是狩獵遊牧民族,來伊犁開荒種地,實在勉乎其難。該營屯田地畝僅2600畝,是“伊犁四營”中最少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索倫、達呼爾兵丁“耕種地畝被蝗”,生活非常拮据,清政府不得不推遲索還所借籽種和接濟糧,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來伊犁定居30年後,“生活亦屬艱窘”。乾、嘉之際,索倫營又遭天災人禍,
天花流行“損該部閒散、西丹將近四百”,人口銳減,兵源枯竭。嘉慶三年(1797年)清政府只好從錫伯營移補“一百六十戶、大口五百五十二,小口一百零六,共六百五十八人”。道光年間,南疆先後發生張格爾、玉素甫之叛亂,索倫營官兵不避艱險,履行為國守邊之職責,前後有數百名官兵犧牲,再次發生兵源枯竭危機,清廷“於道光十四年四月,調撥索倫營補充兵額之錫伯一百戶,人數為大口四百三十八口,小口一百八十三口,總計六百二十一口”。索倫營移民是伊犁外區民族移民在文化轉型中屢遭挫折的最孱弱、坎坷的一群。
回族移民屯戍
回族移民 回族遷人伊犁的情況,史料闕如。但從寧遠城寧固回族大寺(今伊寧市陝西回族大寺)早在乾隆年間就已建成這一事實來看,回族移民來伊時間早、人數不少是實實在在的事。綏定一帶歷來是回族聚居地之一。《霍城縣誌》云:“清乾隆年間就有回民遷入縣境的記載,此後有大批回民到縣境定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穆斯林哲合忍耶創始人馬明心從甘肅派遣蘇阿訇來惠遠城,秘密傳教。這是哲合忍耶派在霍城(即清代綏定——引者)傳教的開始。乾隆四十七年(1782),馬明心的妻女被發配來伊犁為奴,張夫人被刑殺後葬在惠遠城西,二女兒亡故後,葬拱宸城(霍爾果斯城)南郊,三女兒亡故後葬在綏定城(水定鎮)東北郊”。同治二年(1863),綏定三道河地回民楊三星、飛刀馬二起來,“勾結塔爾奇營回人,扭鎖開城,搶劫庫存軍械,殺死兵丁……該處回民聚處甚多”翌年九月,伊犁寧遠、綏定回族與維吾爾族農民聯手起義,居然摧毀了伊犁將軍統治機構,由此可見伊犁有相當數量的回族移民存在。據俄國人拉德洛夫稱:“在伊犁地區有漢兵3000人,由漢人和東乾人組成,住在綏定、塔爾奇、Tschimpansi(城盤子、熙春城)、Dalosichun(大蘆草溝泉?)、清水河、霍爾果斯城盤子(拱宸城)六城,其中1500人從事農業,和塔蘭奇一樣繳納農業稅,另1500人在軍隊,服兵役或從事勞動”,又稱:“在伊犁地區有5000名漢人、東乾人從事農業……另外有8000名漢人和東乾人在漢城和山上耕作”1882年從西伯利亞到伊犁旅行的H·蘭斯代爾對伊犁回族曾說:“1862年,伊犁河谷的東乾人有6萬人,平定後的1877年東乾人口為男2100、女900、主要住在綏定、清水河子和塔爾奇”。筆者認為,蘭斯代爾可能把伊犁的漢族人、回族人都作為東乾人口混同計算了。
小結
伊犁各民族移民經過百年(1760—1860年)的開發,人丁興旺,百業繁盛,社會進步。伊犁人口總數將近20萬,為歷史最高水平;農業經濟飛速發展,伊犁屯田“通總計地七十二萬三千二百餘畝”,不僅在新疆而且在我國西北地區都算是農屯最發達的地方,從根本上改變了伊犁遊牧經濟單一的落後狀態,歷史上首次形農業為主、農牧並舉的發展態勢;同時,還第一次出現城市文化,形成了以惠遠城為中心的“伊犁九城”;伊犁農業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大大超過了遊牧民族人口,衝破了歷史上長期單一遊牧民族為主的結構。這樣,伊犁地區就基本上完成了草原遊牧社會向農耕社會的轉型,為近現代伊犁世居民族的形成莫定了基礎。
然而,百年盛世,終有競期。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後,清帝國內憂外患,紛至沓來。同治三年(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簽訂,沙俄將我國西北邊疆割占4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伊犁轄區面積六分之五的伊犁西路大部淪為異域。同年九月,伊犁寧遠城維吾爾族、回族農民起義,占領寧遠城;四年正月,起義軍攻占惠寧城,“闔城死難二萬人”;五年正月,起義軍又攻占惠遠城,伊犁將軍“明緒闔門殉,兵民死者數萬”,伊犁清朝軍府制統治被摧毀,成立伊犁蘇丹地方割據政權。同治十年(1871年)5月,沙俄乘伊犁蘇丹地方割據政權長期內亂之機,以所謂“代守代收”之名,發動戰爭,侵占伊犁,進行殖民統治達11年之久。
經過慘烈的內亂外侵,伊犁居民人口死亡、散失近半數,從近20萬人口降至1O萬左右,其中滿族人口下降90%,漢族次之,回族人口下降50%以上。據沙俄占領軍的估計,“在暴動者的打擊下,伊犁居民死亡近17萬5千人”(見《征服中亞史》第二卷)這個數字顯然誇大了。另據俄占領軍的統計,俄占領初期,伊犁“男女居民有102910人,其中,塔蘭奇(即維吾爾族)38211人,漢人3373人,蒙古人17954人,吉爾吉斯(指哈薩克等遊牧民族)22344人,東乾(即回族)5130人,滿人450人,錫伯人15484人”。伊犁內亂初,伊犁索倫營兵民3400人已全部離開伊犁,多方輾轉遷至塔城住紮。
清季
民國時期伊犁諸族的形成
清季、民國時期(1882—1949年)伊犁近現代世居民族的形成:
內容很多,待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