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人口民族,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水資源,政治體制,經濟概述,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風景名勝,歷史文化,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00餘年的
先秦時代,鞏留一帶就居住著古老的伊犁
塞種人。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駐紮西域的
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
隋唐為西突厥地。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鞏留置為厄魯特營牧地。
光緒十四年(1888年),置寧遠縣,鞏留劃為寧遠縣境。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塔什圖畢地方置為新滿營屯地。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建城堡,史稱特克斯塔柳莊,直隸伊犁將軍府。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又建舊滿營屯地,史稱托古斯塔拉老滿營皇工。
民國十九年(1930年)經伊犁公署呈報將“托古斯塔拉老滿營皇工”升設為縣治,命名為鞏留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設定鞏留鎮,是伊犁東五縣中較早興建的一座城鎮。
1950年5月,在原三區革命縣政府的基礎上,經改組、調整和充實,成立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新政權鞏留縣人民政府,隸屬
伊犁地區。
1955年年底,撤伊犁地區建制,成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劃為州直屬縣。
1957年伊犁地區再次撤消,鞏留縣又復歸伊犁州直轄。
1985年伊犁地區建制復設,鞏留縣隸屬伊犁行署。
2001年,撤消伊犁地區行署,鞏留縣直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2012年,撤銷阿克吐別克鄉,設立阿克吐別克鎮。2013年1月24日,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3]19號)批准同意撤銷莫乎爾鄉,設立庫爾德寧鎮。2013年,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3]279號)批准同意撤銷阿尕爾森鄉,設立阿尕爾森鎮。
2014年10月21日,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4]185號)同意撤銷東買里鄉,設立東買里鎮。調整後,全縣轄5個鎮、3個鄉:鞏留鎮、阿克吐別克鎮、庫爾德寧鎮、阿尕爾森鎮、東買里鎮、吉爾格郎鄉、塔斯托別鄉、提克阿熱克鄉。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鞏留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81°34′—83°35′、北緯42°54′—43°38′,東南與和靜縣接壤,東北與新源縣毗鄰,北部同尼勒克縣和伊寧縣隔河相望,西部與察布查爾縣相鄰,南部與特克斯縣相依,轄元面積4528平方公里。
地貌
鞏留縣由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單元所組成,三者分別占鞏留縣總土地面積的67.05%、9.46%和21.93%。山地主要由伊什格力克和那拉提兩大山系構成,其總面積為3100平方公里。那拉提山位於縣境東南部,屬天山南脈,東西走向,東起新源市,西至特克斯縣,境內長達84公里。此山高大雄偉,海拔3500—4200米,最高峰喀班巴依峰海拔4257米,也是鞏留縣最高峰。
氣候
鞏留縣在氣候上屬北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類型,年均氣溫7.4℃,最高氣溫37—39℃,無霜期約145天,晝夜溫差平均在13—16℃。春遲秋早,冬長夏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2731.7小時,年降水量270—280毫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鞏留縣總人口19.64萬人,有漢族、哈族、維族、回族等23個民族。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3年,鞏留縣有耕地55.96萬畝,林地面積達7.55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6.69%。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鞏留縣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煤、石灰石、石棉、石英、水晶石、石膏、凝灰岩、頁岩、花崗岩、綠柱石、雲母、金、鉛、鋅、鐵、銅、鎢、鈾等多種礦產。現已開發利用的有煤、金、石灰石、凝灰岩、石膏。
植物資源
截至2013年,資源資源主要有野生核桃林、雪嶺雲杉、野山杏、野蘋果、山楊、樺樹、山柳、花楸等。
動物資源
截至2013年,鞏留縣動物資源計100餘種,其中屬國家二、三級保護的動物就有馬鹿、雪豹、雪兔、雪雞、盤羊、金雕等12種。
水資源
鞏留縣年降水量200—780毫米,境內有大小河流41條,地表水年徑流量80億立方米,地下水貯量100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能46千瓦,開發利用率為0.7%。
政治體制
縣委副書記、縣長:努爾波拉提·木哈米亞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喬雪剛
副縣長:努爾蘭·阿西木
副縣長:張海江
副縣長:阿不力米提·買買提
副縣長:鄭玲
副縣長:馬春青(援疆)
副縣長:郇責(掛職)
政府黨組成員:木合塔爾·托合塔爾伙加
政府黨組成員:吐爾汗·歐拉勒拜克
經濟概述
綜合
2012年,鞏留縣完成生產總值27.5億元,較2011年增長14.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4億元,較2011年增長2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2億元,較2011年增長31.4%;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6億元,較2011年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3.62億元,較2011年增長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89元,較2011年增長1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較2011年淨增1350元,達到9055元。
第一產業
2012年,鞏留縣完成黃牛改良7.69萬頭、冷配2.52萬頭,綿羊改良24.02萬隻,育肥牛2.32萬頭、育肥羊12.75萬隻。高標準完成定居興牧520戶,新建改造標準化養殖小區9個。鞏留縣牲畜最高飼養量達到109.33萬頭(只),年末牲畜存欄58.8萬頭(只),出欄50.53萬頭(只)。修剪果樹5.5萬畝,補栽補種特色林果6.1萬畝。新建林果科技示範園11個。舉辦培訓班67場(次),培訓果農12000人(次)。發展農民經紀人100人,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4家,總數達到113家,入社農戶3128戶,輻射帶動農戶16200戶。申報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2個、地理標誌認證2個,創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40萬畝。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6.23萬人(次),實現勞務創收1.9億元。
第二產業
2012年,鞏留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1億元。礦產資源勘探力度加大,投入2359.2萬元對16個礦產資源項目實施了風險勘探,勘查面積278.2平方公里。
第三產業
2012年,鞏留縣全年接待遊客62.5萬人(次),較2011年增長25%;旅遊收入1億元,較2011年增長54%。
風景名勝
核桃自然保護區
被譽為“野生植物博物館”的核桃溝風景區由主溝、中溝、東溝、西溝四部分組成。
喀班巴依峰
在庫爾德寧闊谷向南方眺望,晴空麗之下,一座白雪皚皚,勢如劍挺,雄居群山之上的高大山峰就是
喀班巴依峰,喀班巴依峰海拔4257米,是那拉提山脈最高峰,也是伊犁著名的山峰之一。
庫爾德寧景區
庫爾德寧位於
鞏留縣東部山區,距縣城86公里,是南北走向的山間闊谷,長約14公里寬處達1公里。谷底平均海撥1500米。
烏鴉嶺仙人壁
烏鴉嶺仙人壁位於恰甫其海以東的河灘地。公路兩側是枝繁葉茂,或疏或密,由野杏,沙棘,刺黃柏等交織而成的河灘次生林。
提克喀拉尕依林海
位於闊谷南側的
提克喀拉尕依林海也是庫爾德寧的勝景之一。提克喀拉尕依在哈薩克語中是挺撥壁立的白雲杉樹之意。
歷史文化
古蹟
斯木塔斯古石:位於雅瑪渡以南布爾汗套山原草場中。有三根古石樁,東面兩根,西面一根,兩處相距100米。西邊石樁出地面約1米,東側刻有不規劃圖形。東面兩根相距10米出土部分0.5米,均有刻蝕痕跡。
卡拉薩依石碑:位於薩爾布群峽谷支溝卡拉薩依溝山頂。共有兩塊沙崗岩石碑,相距8米,出土部分0.8米,兩碑兩面均刻有文字,無人識別,系何種民族遺蹟,缺乏考證。
鐵力木圖岩文:位於
塔斯托別鄉鐵力木圖溝內。鐵力木圖為蒙古語,系磨坊之意,傳說該地曾建有磨坊。進主溝8公里沿右支溝行500米,右坡之上有兩塊平坦如壁的褐色直立石塊,相距約5米,其上刻有數行文字,豎行排列,狀如蒙文,其中一石右下角有一似人圖形部分字跡因風雨侵蝕,已不清晰,其餘保存尚好。
薩爾布群岩畫:位於薩爾布群以南,路西岩石上.刻有鹿,羊,各種符號,古樸簡潔,生動不遠處。路西一塊石頭上刻有狀似馬掌印的圖案,傳說為藏寶方位標記。
古墓
薩爾布群古墓群:為鞏留縣古墓數量最多的一處古墓群,總數達600餘座,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烏孫古墓。
伊力格代古墓群:位於塔斯托別鄉伊力格代村伊力格代溝東西兩側,有100餘座烏孫古墓,其中有30餘座石頭封頂墓,墓頂石頭均為鵝卵石,大者有1立米米之巨。此地無卵石,巨石從何而來,如何搬運至此,成為不解之迷。
阿克塔木古墓群:位於
阿尕爾森鄉阿克塔木牧業村村西土崗兩側,有眾多小型土墩墓,有的幾如平地,當地人稱加勒托別,意為馬鬃一樣眾多的土堆,推測可能為塞人至烏孫時期古墓。
鞏額爾墩喀比爾古墓群:位於阿爾森鄉二道灣東部,頭道灣南部,共15座,大小不等一般就約2—3米,圍長100—200米,為鞏留烏孫古墓中比較典型的墓群。
莫乎爾古墓群:分布於整個莫乎爾山溝中,計有大小100餘座,南部5個最大,為卵石封頂墓。曾出土青銅器,陶瓷等文物。
出土文物
鞏留地域歷史上為古代西域諸民族生息繁衍之地,文物存量大,已知比較珍貴的出土 文物有以下諸種:
青銅盤:共兩面,分別出土於
莫乎爾鄉和
提克阿熱克鄉,均為80厘米見方,工藝高超為戰國時期文物.一面存地區博物館。
青銅腹:共兩個,出土於恰西及塔斯托別鄉。園口鼓腹,高50厘米左右,外表飾以花紋及鳥獸圖案,鑄造工藝高超,為戰國至西漢時期文物,存地區博物館。
石人及手石器:1984年出土於阿尕森鄉,系牧民打牆時從地下挖出。石人在高80厘米,腹圍30厘米的長棒狀卵石上雕鑿而成,腦後三辮,腹有系腰,造型古樸,生動。石器為一扇園形卵石,長約25厘米,寬約18厘米,厚6厘米。石人存縣文化館,石器存地區博物館。
石羊:出土於庫爾德寧江布峽谷,為一臥姿公羊,長15厘米,厚6—7厘米,高4—5厘米,栩栩如生,油潤光滑,極為珍貴,存地區博物館。
鋶金銅人像:出地於江布峽谷,為下有底座,頭頂尖帽,高約20厘米,站姿鋶金銅人像,僅追回殘片,鑑定為鋶金銅像,殘片存地區博物館。
銅佛:1996年出土於塔斯托別鄉,為牧民打牆時從地下挖出,為半身銅佛,高約20厘米,存地區博物館。
青銅戟:1984年春,縣委辦公室主任李雲哲在塔斯托別鄉植樹時,從地下挖出長約17厘米,中間一橫叉長約4—5厘米,下有可安長桿的銅窟,為既可刺,又可挑的古代兵器,存地區博物館。
風俗
文體娛樂
哈薩克族的娛樂活動,既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有廣泛的民眾參與性,其娛樂方式與騎馬、放牧、狩獵等生產活動密切相關,主要有賽馬、摔跤、叼羊、姑娘追、馬上角力等。
禁忌
哈薩克族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騎著快馬直衝主人家門,因為這會被認為是挑釁或是報喪和傳送不吉利的訊息;做客時,不能坐在主人放有食物的箱子或其它生活用具上,他們認為食物是上天賜予的,是聖潔的;在氈房內不要坐床,應盤坐在地毯上,最好不要把兩腿伸直,也不要脫掉鞋子;在交談和吃飯時,不要剪指甲和打哈欠,否則就是對主人的極不尊重;主人做飯時,客人不要動餐具,更不要用手撥弄食物或掀鍋蓋;主人割給客人吃的肉或是送給客人晚上住宿用的被褥一定不能拒絕,要愉快的接受,否則主人會認為你瞧不起他;飯前飯後,主人都會給客人倒水洗手,洗完後不要亂甩手,而應直接用毛巾把手上的水跡擦乾;還有不能當面夸主人家的孩子尤其不能說他的孩子“胖”,也不能當面讚美主人家的牲畜和獵犬等;不能追打主人家獵犬和看門狗,也不要當面清點主人家的牲畜數量;不能跨越拴牲畜的繩子;走路時遇到羊群應繞道而行,更不能騎馬直衝羊群;不能用手或棍棒指點人數,否則會認為你在把人當作牲畜清點;在哈薩克族家做客,一般不要超過兩天;借用的馬在歸還時要卸下馬鞍,否則會認為是不禮貌的。
氈房
哈薩克族長期以來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很早就發明創造了適合遊牧生活便於搬遷近似於蒙古包式的流動房屋——氈房。
葬禮
在哈薩克民族中,存在著靈魂不滅的觀念,他們認為人死後,靈魂會離開人體而獨立存在,所以特別注重死後的葬禮。
宗教
哈薩克族曾經信仰過原始宗教、佛教、景教等,後來才信奉了伊斯蘭教。
傳統節日
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那吾魯孜節,肉孜節和古爾邦節。
禮儀
哈薩克族的人生禮儀獨具一格,別有特色。他們主要有誕生禮、搖籃禮、滿月禮、割禮、婚禮和葬禮等。與漢族人的滿月禮有所不同,哈薩克族的滿月禮是在嬰兒出生後的第四十天舉行。在這一天,要專門給洗淨後的嬰兒全身擦上羊油並剃髮。
婚俗
在過去,哈薩克人的婚姻大多數是由父母包辦的,屬明顯的買賣婚姻。締結婚姻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財禮的多少,在過去的哈薩克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話“美麗的姑娘值八十匹駿馬,一個人生下幾個女兒,就可以成為一個大
巴依(即大地主、大富豪)”。
城市榮譽
2019年7月,榮獲2019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