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304年2月24日,白圖泰出生於
摩洛哥 丹吉爾 的一個柏柏爾人家庭。20歲左右時,他出發去
麥加 朝聖,從此開始,他踏上了一條長達75,000
英里 的旅途,經過了現44個國家的國土。
麥加朝聖 首先,他沿著北非海岸旅行,穿過現今
摩洛哥 、
阿爾及利亞 、
突尼西亞 、
利比亞 和埃及的國土,到達
開羅 。從開羅到
麥加 有三條路線,白圖泰選擇了最短但是最不常用的那一條,即
尼羅河 而上,從如今
蘇丹 的
蘇丹港 過
紅海 去麥加。就在他到達蘇丹的時候,當地爆發了針對埃及
馬穆魯克 統治者的叛亂,於是白圖泰只得折回開羅。在路上,據說他碰到了一位“聖人”,預言他除非先去敘利亞,否則永遠到不了麥加。這樣,白圖泰就決定先去
大馬士革 ,沿途參拜
耶路撒冷 等聖地後再轉向去麥加。
在大馬士革度過齋月後,白圖泰順利地同一支商隊抵達了
麥地那 和麥加,完成了朝聖。但是這個時候,已經迷上旅行的他,決定不再回家,而朝下一個目的地,當時在
伊兒汗國 統治下的
巴格達 前進。
伊兒汗國 白圖泰穿過現今
沙烏地阿拉伯 境內的茫茫沙漠,抵達了
巴斯拉 ,然後他轉向東北,朝聖了聖地
伊斯法罕 ,再折回西南,經過
設拉子 、
納傑夫 ,抵達巴格達。當時的
巴格達 尚未從
旭烈兀 的劫掠中恢復,尚是一片破敗景象。白圖泰在巴格達遇見了伊兒汗國的大汗不賽因,隨著他一同去了伊兒汗國首都
大不里士 。在蒙古入侵之時,大不里士沒有抵抗即開城,因此沒有受到什麼兵災,加之位於
絲綢之路 上,所以當時大不里士成為了西亞首屈一指的商貿中心。在此之後,白圖泰回到了麥加,做第二次的朝聖。
東非之旅 白圖泰無法滿足於定居生活,很快他再一次踏上旅程。這次他首先沿紅海南下,經過
衣索比亞 ,到達
葉門 的亞丁,然後他借著季風,沿東非海岸一路往南,相繼訪問了
摩加迪沙 、
蒙巴薩 、
桑給巴爾 和
基爾瓦 。隨著季風轉為南風,白圖泰往北回到了亞丁,然後他又向北訪問了
阿曼 ,直到
荷姆茲海峽 。結束這一切後,他又回到了麥加,為下一次旅行做準備。
金帳汗國 過了一年,據說
德里 的
蘇丹 聽說了白圖泰的故事,決定邀請他去印度。白圖泰於是先出發去
小亞細亞 ,因為當時和德里蘇丹同族的
塞爾柱人 正統治著那裡,白圖泰認為在那裡可以找到翻譯和嚮導。他從如今的
黎巴嫩 海岸出發,搭乘一艘
熱那亞 船,抵達土耳其港口阿拉尼亞,從那裡,他穿過整個
安納托利亞 ,到達
黑海 海港
錫諾普 。從那裡,他又搭船穿過黑海,抵達
克里米亞 的卡法港。從卡法出發,他一路往東穿過草原,在一段旅程中,他遇上了
金帳汗國 大汗
月即別 ,隨著他回到了
伏爾加河 邊的首都薩萊,據說白圖泰這次旅程最東到達了
阿斯特拉罕 。恰好月即別的一位
拜占庭 寵妃有孕,月即別決定派遣白圖泰陪同這名寵妃回故鄉生產。
德里蘇丹國 德里蘇丹國 是建立在非穆斯林國土上的
伊斯蘭國家 ,剛剛經歷過一場叛亂,因此
蘇丹 穆罕默德·圖格拉克非常急於延攬熟悉
伊斯蘭教法 的人才,以鞏固其統治。白圖泰在麥加居住多年,饒有學識,於是被任命為卡迪(法官)。圖格拉克喜怒無常,因此白圖泰有時生活在寵信之中,有時又被猜疑籠罩。因此,他決定離開。這時恰好蘇丹要派人出使中國,白圖泰立刻自告奮勇。這樣,他既能離開德里,又可以訪問新的土地了。
東南亞 從德里一出發,白圖泰一行就遭到了
印度教 信徒的襲擊,幾乎喪命。在到達南印度的港口古里之後,出航的船隊尚未出發便遭
風暴 。三艘船中兩艘沉沒,第三艘被迫拔錨啟航,兩個月後被
蘇門答臘島 的統治者擒獲。白圖泰當時正在清真寺中禱告,幸免於難。但是,他也不敢回德里,只能託庇於當地穆斯林統治者之下。很快,印度教徒推翻了穆斯林的統治,白圖泰倉皇逃出,流落
馬爾地夫 。
在馬爾地夫他停留了九個月,在此期間,他被任命為當地的大法官,甚至被迫娶了國王的女兒。但是,白圖泰不想留在馬爾地夫,於是他隨意判罰,惹怒了國中上下,終於,他被趕出了馬爾地夫。接下來,他去了
錫蘭 ,看到了
亞當橋 。但是他的船隨後先是遇上風暴,又被海盜搶劫,使他被迫又折返古里,然後又是馬爾地夫。
中國 白圖泰到中國遊歷完全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歷史性機遇。1342年(
元順帝 至正二年),元朝遣使至德里與印度通好。德里蘇丹命令正在遊歷其國的白圖泰率團隨同元朝使團回訪中國。元朝使團一行從印度西南海岸古里(科澤科德)登船,啟航後不久便遭遇風暴。白圖泰因未及登船而幸免於難,但失去隨員和禮品,無法回蘇丹處復命,遂遊歷馬爾地夫等地,後從朋加剌(孟加拉)乘船經過馬六甲海峽至蘇木都剌(蘇門答臘)、爪哇,北上航海至元朝南方主要港口泉州——“離開塔瓦利西時,正趕上順風,船借風力,海行十七日便到達中國”。他在泉州很幸運地遇見從海難中死裡逃生的元朝使臣。元朝使臣協助他通過地方官向朝廷奏報。他在候旨期間南下遊歷廣州。回到
泉州 後,奉旨北上。到達杭州後不久便折回泉州,乘船西還。
白圖泰聲稱自己沿著京杭大運河一直北上去了北京,但是後代歷史學家有爭議,有人認為他根本沒來過中國。有人認為他沒有去過北京。伊本·白圖泰是在元順帝至元六年(1346年,對此學者有爭論)到達中國泉州的,遊覽了泉州、廣州、
鄱陽 、杭州等地,留下美好的印象(雖然在其著作《
伊本·白圖泰遊記 》中有關於中國北方特別是
大都 的記載,但多數學者認為這是根據傳聞寫成的)。
伊本·白圖泰對元代中國社會的繁榮、進步和穩定非常讚賞。在他看來,中國有著“世界上房舍最美好的地區,全境無一寸荒地”,“沿河兩岸皆是花園、村落和田禾”。泉州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港內停有大船約百艘,小船多得無數”,“該城花園很多,房舍位於花園中央”。杭州是他“在中國地域所見到的最大城市”,該城“每人有自己的花園,有自己的住宅”,“港灣內船艇相接,帆檣蔽天,彩色風帆與綢傘,相映生輝。雕舫畫艇,十分精緻“。伊本·白圖泰高度評價我國的農業:”
摩洛哥 出產的水果,中國不但應有盡有,而且還更加香甜。小麥在中國也很多,是我所見到的最好品種“。黃
扁豆 、豌豆亦皆如此”。他提到“中國的雞很肥大”,以致一隻母雞“
烹煮 時一鍋竟盛不下,只得分兩鍋煮”。對於當時我國工業水平,他也表示了欽佩。在杭州,他看到有很多製造場,規模很大,每一名師傅都帶有三四名徒工。他發現中國的金銀器皿、竹器、漆器製作極為精巧,而絲綢和瓷器更堪稱一絕。泉州和廣州的瓷器,價廉物美,運銷印度等地,甚至到達他的家鄉
摩洛哥 。絲綢極多,價錢也不貴,“一件布衣可換綢衣多件”。而泉州和廣州製造的大船,“有十帆,至少是三帆。帆是用
藤篾 編織的,其狀如席”,大船上有水手600名,戰士400名。“船上造有甲板四層,內有房艙、官艙和商人艙。官艙的住室附有廁所,並有門鎖”,還可以“在木槽內種植蔬菜鮮姜”。而中國人在“交易時使用
紙幣 ,將金銀熔鑄成
錠 保存起來”。中國的治安措施非常到位,對商旅說來,“中國地區是最安全最美好的地區。一個單身旅客,雖然攜帶大量財物,行程九個月也儘管放心”。
伊本·白圖泰還對當時中國的穆斯林生活做了詳細的考察。他發現“中國各城市都有專供穆斯林居住的地區。區內有供舉行聚禮用的
清真大寺 ”,“中國每一城市都設有謝赫·伊斯蘭,總管穆斯林事務”。他在杭州,看到穆斯林們“住此城內,城市美麗,市街布局如伊斯蘭地區一樣。內有清真寺和
宣禮 員。進城時正當為響禮宣禮時,聲聞遠近”。元朝在杭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於府內治備宴席宴請伊本·白圖泰,“為此請來了穆斯林廚師,按
伊斯蘭教法 宰牲”,還讓人用漢語、阿拉伯語、
波斯語 演唱助興。正是在杭州,伊本·白圖泰看到了前文所述的“爬神仙索登天”、將人“大卸八塊”後再讓人“復活”的神奇戲法,頓時“大驚失色,心跳不止”。
約半年後,伊本·白圖泰離開中國。他的中國之行,溝通了中國與非洲、中國與
阿拉伯世界 的友好交往。《
伊本·白圖泰遊記 》中記載的關於中國的部分,不僅為研究中國
伊斯蘭教史 、中外關係史乃至地理學、社會學、民俗學、
宗教學 等提供了重要參考,更把中國展示給了當時的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增進了對中國的了解。
歸程 在杭州,白圖泰決定要回家。但是,他已經無法決定那裡是自己的家了。他首先坐船回到古里,但是他不敢面對圖格拉克。於是他穿過
阿拉伯海 去
阿曼 和
巴格達 ,在那裡,他得知
伊兒汗國 陷入內戰,阿不塞因已經死去,國家已經崩潰。這樣,他決定回去
麥加 ,經過大馬士革的時候,他得知
黑死病 開始蔓延,他的父親已經死去。白圖泰立即決定要回
摩洛哥 的家鄉。經過
撒丁島 ,他回到了
丹吉爾 ,發現母親也在數月前過世。此時,已經距離他離開家鄉大概有25年了。
西班牙摩洛哥 在家中沒有待多少時候,白圖泰又出發去當時在穆斯林統治下的西班牙——
安達盧西亞 。當時
卡斯蒂利亞 的國王
阿方索十一世 正舉兵威脅攻打
直布羅陀 ,
丹吉爾 的穆斯林們組織了一些志願者去守衛該城,白圖泰也是其中一員。但是阿方索隨即死於
黑死病 。所以等到白圖泰抵達安達盧西亞的時候,威脅已經解除。於是,白圖泰一路遊覽,最北到達
瓦倫西亞 ,然後經過
格拉納達 回家。回到
摩洛哥 後,白圖泰發現自己居然還沒有遊歷過這個國家,於是他又出發去聖地
馬拉喀什 ,發現由於黑死病,已經成為空城。於是他又去了摩洛哥當時的首都非茲,遊覽一番後,回到了丹吉爾。
馬里 在
丹吉爾 ,白圖泰聽說了
撒哈拉沙漠 南面的神秘國度——
馬里帝國 ,據說當時世界一半的黃金都產於
馬里 。白圖泰於是決定要去馬里。1351年秋天,白圖泰出發去馬里,穿過撒哈拉沙漠後,他先抵達了古城Taghaza,這是一座用食鹽建造的城市,是
摩洛哥人 用鹽交換
馬里人 黃金的據點。然後他又向南旅行,沿著一條他認為是
尼羅河 的大河航行(實際上那是
尼日河 ),最後抵達了馬里的首都,見到了國王曼薩·蘇萊曼。之後,白圖泰踏上了歸途,在
廷巴克圖 ,他收到了
摩洛哥 蘇丹 的命令,命令他立即回鄉。
白圖泰隨後在丹吉爾擔任當地的卡迪。在他返回故鄉後的1356年,
摩洛哥 一位
蘇丹 命其秘書伊本·朱贊將伊本·白圖泰的見聞記錄成書,這便是舉世聞名的《
伊本·白圖泰遊記 》。這部巨著是世界中世紀史上最有名的遊記之一,後被陸續譯成幾十種文字。1377年逝世後葬於丹吉爾。
個人作品 回到
丹吉爾 之後,
摩洛哥 蘇丹 命伊本·朱贊調查白圖泰,這位學者記錄下了白圖泰的敘述,將其命名為《
伊本·白圖泰遊記 》(the Rihla)。這部巨著被譽為中世紀史上最有名的遊記之一,後被陸續譯為幾十種文字。它對當時中國的描述準確、翔實,對加深中阿、中非雙方的相互了解和增進中非、中阿人民之間的友誼起到了重要作用。
伊本·白圖泰遊記 馬金鵬 寧夏人民出版社
伊本·白圖泰遊記 馬金鵬 譯 華文出版社
這本書在隨後的歲月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19世紀,才被西歐的學術界重新發現,1853年到1859年,法文版在巴黎出版,引起極大的轟動,後又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學術界認為,這本書的大部分記述都是可信的,為研究14世紀的世界各國提供了許多素材。1985年,該書由
北京大學 馬金鵬 教授譯為中文出版。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伊本·白圖泰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5年6月
《伊本·白圖泰遊記》是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於1346年在中國的遊歷筆錄,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
人物評價 白圖泰的足跡,幾乎踏遍了當時伊斯蘭世界的每一個國家。在
蒸汽時代 到來以前,他可能是旅行路程最長的人。在阿拉伯世界,白圖泰獲得了崇高的聲名,
摩洛哥人 將其作為英雄加以紀念。近代天文學家以其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