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黑龍江省伊春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伊春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春秋季節分明,夏季短暫。年積溫1990-2550℃,年降雨量550-650毫米,適宜種植木耳。伊春市黑木耳生產起步較早、規模大,歷史上有“南菇北耳”之說。伊春黑木耳外觀呈淺棕色至黑褐色,背面淺灰色,有光亮感,自然捲曲狀,大小基本均勻一致,乾時肉厚色正,營養非富;泡開有彈性,富光澤;食用時圓潤、細膩,氣味清香,乾濕比1:13以上。

2009年0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伊春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春黑木耳
  • 產地名稱:黑龍江省伊春市
  • 品質特點:背面淺灰色,有光亮感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09年第1208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09年05月27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藥用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伊春黑木耳外觀呈淺棕色至黑褐色,背面淺灰色,有光亮感,自然捲曲狀,大小基本均勻一致,乾時肉厚色正,營養非富;泡開有彈性,富光澤;食用時圓潤、細膩,氣味清香,乾濕比1:13以上。

藥用價值

伊春黑木耳營養豐富,含蛋白質大於12%、粗脂肪大於0.1%、粗纖維大於5%,鈣大於4800毫克/千克,鐵大於160毫克/千克、此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磷、胡籮卜素、微生素、微生素B1以及鉀、鎂和鈉等。維生素B2含量是一般米、面和大白菜以及肉類的4-10倍。
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伊春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80%,平均海拔為400米左右,最高山峰為平頂山,海拔1429米。伊春市整個地勢西低東高,南低北高,南北長325公里,東西寬145公里,呈狹長地形,地貌特徵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伊春現有林地近300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為80.6%,是全國重要的國有林區。全市耕地土壤主要是黑土、草甸土和白漿土,林地土壤主要是山地暗棕壤和棕色針葉林土,土地自然肥力高,有機質含量高,表層腐殖質含量高。

水文情況

伊春市境內溝谷密布,水系發達,總蓄水量10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為7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24億立方米。全市境內共有大小河流676條,分屬黑龍江和松花江兩大水系。由於全市地處林區,耕地面積較少,所以畝均占有水量偏高。

氣候情況

伊春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春秋季節分明,夏季短暫。年積溫1990-2550℃,年降雨量550-650毫米,全市日照時數平均為2390.8小時,年無霜期90-125天,適合北方大部分農作物的生長,特別是對栽培黑木耳極為有利。
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

歷史淵源

伊春市黑木耳生產起步較早、規模大,歷史上有“南菇北耳”之說。
20世紀60、70年代,伊春市即開始野生採摘。
20世紀80年代,伊春市從事椴木生產。
20世紀90年代,伊春市一直從事袋料栽培。
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

生產情況

2008年,伊春市黑木耳生產規模達到4.6億袋,居黑龍江省之首,有14個林業局生產規模達到千萬袋以上。
截至2017年底,伊春市生產袋栽木耳3.9億袋,產乾木耳1.2萬噸,創產值4.3億元,成為該地林區人脫貧解困的致富項目。
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

產品榮譽

2009年0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伊春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0年2月26日,黑龍江省伊春市伊春黑木耳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伊春黑木耳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為黑龍江省伊春市境內,包括鐵力市嘉蔭縣伊春區友好區上甘嶺區五營區紅星區新青區湯旺河區烏伊嶺區烏馬河區翠巒區帶嶺區南岔區美溪區西林區金山屯區、鐵力局、雙豐局、桃山局、朗鄉局21個縣(市)、區、局,地理坐標為東經127°42′-130°14′,北緯46°28′-49°21′。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主要採用林下栽培黑木耳,栽培場地交通便利,遠離污染源,地勢較高,水源方便,水質優良,自然整枝良好,林下雜灌木稀少,通風、透光、保濕性能良好,鬱閉度0.5-0.7。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應使用符合國家《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規定已登記註冊的優良品種,並經過栽培試驗證明該品種的種性適應伊春地區氣候條件,抗逆性強,抗雜菌力強,菌絲生長健壯,原基產生整齊,子實體生長快,速生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如916、黑29等。
(3)生產過程管理:白天平均氣溫達到10度以上(5月上旬-6月初),栽培種即可下地;沿坡向做床,高20厘米、寬1.2米-1.5米、長自然,床間距0.5米;床面噴灑殺蟲劑和殺菌劑;噴灌設施採用水泵、輸水管道、微噴管(或微噴頭);劃口方式、數量視商品性狀而定,朵形耳片劃“V”字型口,邊長1.5厘米-2.0厘米,角度45°,深0.5厘米,每袋劃12個口,品字型,均勻分布,單片耳片打“釘”字眼每袋60-80個,深0.5-0.8厘米均勻分布。催芽每平方米45袋-50袋,袋間距2厘米-3厘米,菌袋錶面消毒用0.1%高錳酸鉀溶液噴灑菌袋錶面;上覆塑膠膜、遮陽網(75%)或草帘子;菌床兩頭及菌床邊側每隔4米-5米設通風口;此期間控制溫度在15℃-24℃,空氣相對濕度80%-85%。7天-10天原基形成;原基封口後,按每平方米20袋擺放,每畝擺8000袋-9000袋;子實體分化期,由原基形成珊瑚狀耳基,長至杏核大圓球以後,上面開始伸展出小耳片,這個階段溫度15℃-25℃,空氣相對濕度85%-90%,切忌澆重水、勤澆水。時間7天-10天。在此期間,及時清除受雜菌侵染的菌袋;子實體生長發育期,小耳片長出後,及時清除菌床上的雜草,創造良好的通風環境,以利於耳片的分化和生長。應加大澆水量,噴霧狀水,溫度15℃-25℃,空氣相對濕度90%-95%。時間7天-10天。
(4)產品收穫規定:子實體八分成熟時採收,此時耳片充分展開,邊緣變薄,耳根收縮,腹面略見白色孢子;採摘時一手捏住塑膠袋,一手捏住子實體根部,把子實體連耳根拔出來;當年秋末或翌年初春,應將林下菌床上的廢棄菌袋清理乾淨,保持林內清潔;用刀削去根部的培養基,水洗,用乾淨清水洗去泥沙雜質,保證耳片無雜質;把朵形子實體分成單片,擺放在塑膠曬網上,在日光下直接曬乾,不要用手滾動木耳,以防曬成拳耳;如遇到雨天設法烘乾,防止霉變;及時清除霉爛耳,蟲蛀耳,流失耳等無商品價值的次品;晾曬好的耳片,應是握之聲脆、扎手具有韌性,耳片不碎。
(5)生產記錄要求:黑木耳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建立生產記錄,記載使用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黑木耳採收日期等,生產記錄保存。
伊春黑木耳嚴格按照(NY5095-2006)標準執行。
(1)包裝:銷售的黑木耳,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包裝。
(2)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伊春黑木耳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3)其它:運輸、貯藏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