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債務結構和債務工具選擇研究

企業債務結構和債務工具選擇研究

《企業債務結構和債務工具選擇研究》是2012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企業債務結構和債務工具選擇研究
  • 作者:李湛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
  • 頁數:273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412176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博士文庫:企業債務結構和債務工具選擇研究》首先梳理出國內外有關企業債務結構與債務工具選擇的理論脈絡,深入比較了美歐日企業債券特點和發行監管制度的安排。以企業債務結構作為分析起點,採用多種實證研究的方法,從巨觀和微觀不同角度對我國企業的債務期限結構和債務工具選擇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首先在制度層面上闡述了我國銀行主導融資下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分析了銀行貸款契約和企業債券契約的特點以及賴以存在的法律、金融監管和政府干預等外部治理機制;接著運用時間序列實證研究了我國巨觀整體債務結構的演變規律,進一步通過省際面板數據分析了我國不同地區債務融資結構的影響因素;從微觀角度,先運用增量法GMM計量分析了企業債務期限和債務工具的選擇,再把金融管制和外部治理環境指數納入PROBIT模型中考察了我國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選擇問題。研究表明債券和貸款的選擇不僅由債務工具本身的屬性特徵和發債企業的財務狀況決定,而且也受金融管制和各地區外部治理環境的影響。進一步剖析企業發債需求和工具選擇的內在機理。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和研究意義
1.2 相關概念的界定
1.2.1 企業債券
1.2.2 債務結構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基本的邏輯思路
1.3.2 主要方法
1.4 研究內容的安排
1.5 研究貢獻
第2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分析
2.1 國外債務工具選擇和債務結構的理論文獻
2.1.1 代理成本假說(The Agency Cost Hypothesis)
2.1.2 不對稱信息假說(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Hypothesis)
2.1.3 債務再談判假說(The Debt RenegotiationHypothesis)
2.1.4 發行成本假說(The Flotation CostHypothesis)
2.2 國外企業債務結構和債務工具選擇的實證研究
2.2.1 巨觀經濟因素
2.2.2 行業因素
2.2.3 企業特徵
2.2.4 債務契約屬性
2.2.5 外部制度環境
2.2.6 金融管制
2.3 國內債務工具選擇和債務結構的理論和實證文獻的評述
2.3.1 國內債務工具選擇和債務結構的理論研究述評
2.3.2 國內債務工具選擇和債務結構的實證研究述評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企業債券市場發展與監管的國際經驗
3.1 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潛力
3.2 從美國債券市場經驗看我國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方向
3.2.1 美國公司債券市場規模
3.2.2 美國公司債券市場結構
3.2.3 美國公司債投資者結構
3.2.4 美國公司債券市場發展的歷程
第4章 中國債務工具與監管制度分析
第5章 中國巨觀債務結構的演變:時間序列的實證研究
第6章 中國省際債務結構的差異化: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第7章 中國企業債務期限結構的微觀決定因素:增量法實證研究
第8章 金融管制、外部治理環境和企業債務工具的選擇
第9章 上市公司對中期票據和公司債券再融資工具的選擇
第10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李湛,男,1974年10月出生,湖北荊州人。現為廣東金融學院中國債券研究所所長、金融系副教授,深圳證券交易所博士後。2011年畢業於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獲經濟學博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公司金融與固定收益證券。在《財貿經濟》和《經濟學動態》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曾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級各類課題3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