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比較方法學

任務比較方法學

研究人類心理預期和實際動能間作用,並在不同人心理預期和實際動能間關係間尋找共同目的的一門方法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務比較方法學
  • 外文名:comparison,comparative method 
概念,客觀基礎,產生,結構,分類,條件和原則,綜述,比較心理學,學科,叢書,

概念

確定研究對象 的共同點和差異點的邏輯思維方 法。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同類的或彼 此有某種聯繫的事物進行個別屬 性、某一局部或某一側面的對比,從 而獲得事物的相同或相異之處,以 及各事物的數量、質量與結構特徵、 功效異同和差距等。既可對事物進 行初步分類,也便於把握其內在聯 系與本質。運用比較方法必須注意 事物的可比性,即比較需要有一定 的條件和標準。對於複雜的研究對 象應該進行綜合、全面的比較。這 種方法在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中 套用較廣。比較圖書館學便是比較 方法直接套用於圖書館學的產物。亦稱類比法。它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根據一定的規則,把彼此有某種內在聯繫的兩個或兩類以上的事物加以類比,確定其相似與相異之點,成為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徵及其規律性的一種思維過程和科學方法。

客觀基礎

比較方法的客觀基礎,在於事物本身存在著相似性和差異性。根據相似性,可以從已知事物間推論出未知的部分,而差異性則限制了比較範圍。

產生

比較方法的產生,據考察,是醫療上發明叩診而得到啟示的。18世紀中葉,奧地利的一位醫生奧恩布魯格發明了叩診方法,即是比較方法在醫學上的套用。比較方法作為一種普遍套用的科學方法,是在現代自然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

結構

比較方法的結構,大體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比較的根據,即進行比較的兩個研究對象或兩類研究對象的相同點或相似點;二是比較的推論,即由一個對象或者一類對象的已知的知識或結論,推論出另一個或另一類對象的知識或結論。這種類比推論法,既不同於演繹推論法,又不同於歸納推論法,而是從特殊知識推出特殊知識,或者是從一般知識推出一般知識。

分類

比較方法研究的範圍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事物間屬性的比較,另一是事物間現象的比較。前者是對客觀事物進行創造性的比較,後者是對兩個現象間的單相比較。科學的比較方法,注重於前者本質特徵的比較,並不注重於後者表面現象的比較。

條件和原則

現代科學的比較方法運用的前提條件和基本原則主要有:(1)堅持可比性,即堅持對在質上相異的事物進行比較,這樣的事物才有比較的可能和基礎。因為相異的事物不僅具有內在的差異,而且有類同性,有同一的根據和標準,所以能進行比較。(2)堅持“異同關係”的統一。就是既要探求兩個(或兩類)可比對象中的“異中之同”,又要尋找兩個(或兩類)可比對象中的“同中之異”,兩者不可偏廢。(3)堅持方法的多樣性。由於人們從事比較研究的角度和基準不同,比較方法也各有所異。歸納起來,有縱向與橫向比較,數量與質量比較,局部與整體比較,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比較,原生與派生比較等。

綜述

當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比較方法研究形成了一股潮流。當代湧現出許多新興的交叉(邊緣)學科,往往都是學者們在深入比較研究的基礎上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如比較語言學、比較文學、比較史學、比較哲學、比較法學、比較倫理學等等。現階段,國內外學術界對比較方法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存在著種種分歧。有些學者認為,它僅僅是一種低級的邏輯方法;也有些學者認為,它實質上是一種或然性的推論形式。其可靠程度時真時偽,也有高有低。此外,由於比較方法是以兩個或兩類研究對象之間某些屬性相似為根據的,但它們某些屬性的相似或相同,並不一定在其他方面的屬性都是相似或相同的,也不一定都有必然的聯繫。可見,比較方法儘管是一門科學的方法,但它不是完美無缺的。所以,人們在科學的探索中,既要運用它,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又要注意它的局限性,避免錯誤的比較。

比較心理學

學科

亦稱“動物心理學”、“動物行為學”,心理學的分支學科之一,研究動物行為及其發展規律,並試圖以此為基礎來理解人類心理與行為。J.拉馬克最早對動物心理發生與發展的進化學說做了初步探討,成為現代比較心理學的萌芽。但C.達爾文則不僅以其生物進化論奠定了比較心理學的科學理論基礎,而且還以對人類及動物表情的研究直接推動了比較心理學的興起。現代比較心理學的奠基人C.J.羅曼尼斯繼承了軼事法和擬人論,但沒有完成比較心理學的建立。他的學生C.L.摩爾根反對軼事法,並相應地提出吝嗇律,認為“一個行為,只要可以被解釋為較低級心理活動的結果,便不得用較高級的心理活動來解釋它”。E.L.桑代克將動物研究引進實驗室,並採用嚴格控制的實驗室方法,從而確立了現在通常理解的比較心理學的研究範式。比較心理學開始主要研究進化等級不同的動物的智力差別(如學習、感知覺等)、動物行為的個體發育問題(如遺傳與環境的關係等)。近40年來,比較心理學吸收了習性學的觀點和方法,注意研究動物在自然社會環境中的適應行為。例如,研究攝食、生殖、防衛以及各種社會行為的物種特性,並在實驗條件下研究這些行為的個體發生和發展的規律。隨著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興盛,比較心理學又對動物的意識與語言發生了興趣。

叢書

美國比較心理學教科書。美國心理學家D. A. 德斯伯里 (D. A. Dewsbury) 和D.A. 雷斯林沙費 (D. A. Rethlingshafer)主編。1974年麥克格勞—希爾圖書公司出版。中譯本科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邵郊、萬傳文等譯。
本書力圖從進化論觀點闡述動物行為的模式、起源、生理基礎和動物的學習等比較心理學的一些重要方面。全書分5大部分。中譯本由潘菽作前言介紹、另有序,共15章。第1章導論,在5大部分之前。第1部分行為的模式,包括第2—5章,分別論述了物種的典型行為和習性學; 哺乳動物的行為模式; 比較社會心理學; 動物的交往。第2部分行為的起源,包括第6、7章,探討了行為遺傳學;發育和行為。第3部分行為的相關物,包括第8—11章,分別介紹了從系統發生的觀點看腦和行為;激素與行為的生物心理學;比較感覺過程; 從比較觀點看知覺。第4部分行為的改變,包括第12—14章,主要闡述了無脊椎動物的學習;脊椎動物的學習; 複雜過程。第5部分,僅第15章,闡述了行為和進化之間的關係。本書代表美國比較心理學新近發展,由多位專家合著,具有較大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