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經疏》,佛典註疏。①作者與卷數不詳。是後秦鳩摩羅什譯《仁王經》的注釋書。敦煌遺書藏本。為斯2502號,首殘尾全,存八十一行。尾有題記:“開皇十九...
疏,經論注釋書之通稱,又作義疏。如《觀無量壽佛經疏》、《觀無量壽佛經義...1706 33 佛說仁王護國般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4卷 宋‧善月述...
《仁王經》,又名《仁王般若經》,全稱《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簡稱《仁王經》。...
青龍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qing long shu,是指佛教經疏。...... 青龍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qing long shu,...(二)指新譯仁王經疏,凡三卷,今存一卷。...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六、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 (三)指仁王經所說之八諦。圓測之仁王經疏卷中本引用十地經所載十四諦中後八諦釋之。即:(一)覺法之自...
又,三種“法身”亦指佛教各家對“法身”的不同解釋。智��《仁王經疏》分三教不同說法為“但空法身”、“即假法身”、“即中法身”等。 [1] ...
淨源的著述,現存有《仁王經疏》(內題「注仁王護國般若經」)四卷、《科》一卷、《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科》一卷、《法界觀門助修記》二卷、《...
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猶如轉輪。亦即比喻眾生在生死迷界中,受因果業力牽引而輪迴不息;猶如車輪之旋轉,無有止盡。[仁王般若經疏卷三、安樂集卷上]...
「法華」、「大品」、「智論」、「華嚴」、「維摩」等經論多遍,並各著...「金剛經義疏」四卷、「仁王經疏」六卷、「法華經玄論」十卷、「法華經...
【五戒配五常五行】 [出仁王經疏] 一不殺配仁慈愛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於仁。仁則不殺。故以不殺配仁也。 二不盜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
吉藏《法華義疏》講到註疏的體例時,有“預科起盡”的說法;良賁《仁王經疏》說:“昔有晉朝道安法師,科判諸經以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道安法師用科...
見伽陀條。又偈訓為竭,竭也。攝盡其義之意。天台仁王經疏中曰:‘偈者,竭也。攝義盡,故名為偈。’偈英文翻譯 1.brave; martial...
出《仁王經疏》[一、不殺配仁],慈愛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於仁,仁則不殺,故以不殺配仁也。[二、不盜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於智,智則不...
見諦已上會正名聖,故仁王中,地前併名為三賢,地上菩薩說為十聖。’四教儀二曰:‘言賢者,鄰聖曰賢,(中略)賢者名直善也。’嘉祥仁王經疏三曰:‘會真名...
《天台仁王經疏》上曰:「大事因緣為玆出世,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法華以佛知見為大事,涅槃以佛性為大事,維摩思益以不思議為大事,華嚴以法界為大事。...
大乘義章九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台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已曰德。’勝鬘經寶窟上...
或謂系菩提流支所作,如吉藏之金剛般若經義疏卷一、圓測之仁王經疏卷上末、開元釋教錄卷十二等均以本書為菩提流支所造。然窺基之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則謂...
【一色】 [出仁王經疏] 色者。眼根所對之色也。色即法界。具足三諦。以一切法體性融通。互攝無礙。若一切色即一色。此是真諦。忘泯一切法也。若一色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