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源大師

淨源大師,別稱:晉水淨源、晉水法師、晉水禪師等,北宋華嚴宗學者。大中祥符四年(1001)生於泉州晉水(現今福建省晉江縣)人,所以學者以晉水稱之,也有尊他為華嚴宗七祖或十祖。先後住持泉州清涼寺、蘇州報恩寺、杭州祥符寺,既而遷到秀水(今浙江省嘉興縣)青鎮的密印寶閣、華亭(又稱雲間,今江蘇省松江縣)普照的善住寶閣。淨源繼子璇之後,振興華嚴的宗風,當時稱為中興教主。元佑三年(1088)冬十有一月庚午,中興賢首教祖晉水法師,示寂於杭州南山之慧因院。

淨源的著述,現存有《仁王經疏》四卷、《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金獅子章雲間類解》一卷、《華嚴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一卷、《華嚴原人論發微錄》三卷、《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一卷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淨源大師
  • 別名:晉水淨源、晉水法師、晉水禪師
  • 出生日期:大中祥符四年(1001)
  • 逝世日期:元佑三年(1088)冬十一月庚午日
  • 職業代華嚴宗學者
  • 主要成就:華嚴七祖
  • 代表作品:《華嚴原人論發微錄》,《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
  • 出生地泉州晉水
  • 逝世地:杭州南山慧因院(慧因寺)
生平概要,相關事件,相關作品,著述,取材,

生平概要

淨源大師,華嚴宗學者。先世是泉州晉水(現今福建省晉江縣)人,所以學者以晉水稱之,也有尊他為華嚴宗七祖或十祖的。俗姓楊,出家受具足戒後,到處參學,起初從五台承遷學“華嚴經”,繼從橫海明覃學李通玄的新“華嚴經論”,其後回到南方,師事長水子璇,聽“楞嚴經”、“圓覺經”及“大乘起信論”。
慧因寺志》卷之八傳志《宋杭州南山慧因教院晉水法師碑》文記載:“元佑三年(1088)冬十有一月庚午,中興賢首教祖晉水法師,示寂於杭州南山之慧因院。。。。法師享年七十八,為僧五十四夏...”

相關事件

華嚴宗在圭峰宗密圓寂後不久,遭遇會昌的法難,經論散佚,和其他各宗一同衰落。宋初,子璇起而興復,以賢首宗旨作《楞嚴經疏》十卷行於世。淨源繼其後,四方的宿學推為「義龍」。先後住持泉州清涼寺、蘇州報恩寺、杭州祥符寺,既而遷到秀水(今浙江省嘉興縣)青鎮的密印寶閣、華亭(又稱雲間,今江蘇省松江縣)普照的善住寶閣,盛弘華嚴宗。時高麗僧統義天於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航海來中國問道,上表四次,請傳授賢首教,朝廷令主客楊傑送到慧因寺受法於淨源。華嚴一宗久已散佚的疏鈔,因義天持來咨決所疑,於是得以復傳於中國。義天回國之後,又於元祐二年(1087年),遣使者送來金書「華嚴經」三種譯本一百八十卷(晉譯本六十卷、唐譯本八十卷、又四十卷)。淨源特建華嚴閣安置。三年(1088年)三月,依命把慧因禪寺改名為教寺,永遠作為弘布「華嚴」的道場,而慧因寺也有高麗寺之稱。淨源繼子璇之後,振興華嚴的宗風,當時稱為中興教主。

相關作品

著述

淨源的著述,現存有《仁王經疏》(內題「注仁王護國般若經」)四卷、《科》一卷、《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科》一卷、《法界觀門助修記》二卷、《科》一卷、《金獅子章雲間類解》一卷、《華嚴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一卷、《華嚴原人論發微錄》三卷、《科》一卷、《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一卷、《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一卷、《首楞嚴壇場修證儀》一卷、《肇論中吳集解》三卷、《科》一卷(依淨源的題辭本書原是中吳秘思法師「提疏鈔之繩墨,舉箋注之權衡」所說,而淨源把它集錄成書)。此外尚有鈔、科、序贊、策門等六種。

取材

淨源的著述大都取材於華嚴宗諸祖的疏鈔,但也有他特殊的見解。他在「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中說∶「帝心(杜順)冥挾「起信」,集三重法界(法界觀)於前;賢首顯用論(「起信」文,述六門還源(妄盡還源觀)於後。」由此推論到華嚴宗應當以「起信論」著者的馬鳴為初祖。這等於把從杜順的法界觀、法藏的妄盡還源觀以來的華嚴宗學說,都看作「起信論」思想的演繹,可說是他的創見。其次他說還源觀六門中的一體,即華嚴一真法界。二用中海印常住用闡明自性深廣,圓明自在用闡明隨緣成德。三遍中普周法界遍闡明塵性依真,出生無盡遍闡明依真起用,含容空有遍闡明體用交參。四德中妙用無方德多半顯示悲心利他,住持有則德多半說明智體自利,柔和質直德悲智雙流自他俱濟,代生受苦德只是大悲利他普救群品。五止中照法離緣止正顯示法空,觀人寂泊止兼闡明人空,性起繁興止會緣歸寂,光定顯現止寄功忘照,理事玄通止寂照融泯。六觀中攝境從心觀顯出法身,從心現境觀修成報身,心境圓融觀法報無礙,智身影現觀一智現多,身入境象觀多身入一,主伴帝網觀一多同時,身智無盡。這些都確實可以補充法藏原著的解釋。淨源又說這六重觀法師是「華嚴經·賢首品」中闡明普賢的功德周遍一切時處無邊大用的十門三昧,而將十門三昧合作六重的觀法。一體和二用中海印森羅常住用攝第一圓明海印三昧門;法界圓明自在用攝第二華嚴妙行三昧門。這是依法藏及澄觀所說。二用中所引「華嚴經」四偈,又攝四種三昧門。三遍攝第三因陀羅網三昧門。四德攝第五現諸法三昧門及第六四攝攝生三昧門。五止攝第十寂用無礙三昧門。六觀攝第九主伴嚴明三昧門。他還說一體是澄觀所說一心法界,宗密所說眾生萬法的根源,原是「起信論」的如來藏。這也是把華嚴家理論歸結於「起信論」之說的。
其次,淨源的「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是以華嚴一宗圓融法界無盡緣起思想為基礎來修習普賢十大行願的。他說,依圓教修行略分二種∶其一是了悟毗盧法界,其二是修行普賢行海。毗盧法界即一真無礙法界,亦即一心,其中本來具足三世間、四法界、一切染淨諸法。既然了悟一心本來具足無數的相好、無盡的神通功德,便須稱自家的毗盧法界,修本有的普賢行海,令無盡的功用得以速疾現前。於中又有帝網無盡觀、無障礙法界觀二門。帝網無盡觀是觀想遍法界帝網無盡的三寶前,各各有帝網無盡的自身,每一一身各個禮敬帝網無盡的三寶,乃至供養、懺悔、發願、持誦等。無障礙法界觀是觀想一切染淨諸法,皆是重重無盡的法界,全此全彼,互無障礙;這就是修習普賢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