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色,出自《漢書·梅福傳》意為,單色;一種顏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色
  • 出自:《漢書·梅福傳》
  • 意為:單色;一種顏色
  • 讀音:yī sè
出處釋義,詞典解釋,1.單色;一種顏色,2.一種;一類,3.謂全部一樣,

出處釋義

【一色】 [出仁王經疏] 色者。眼根所對之色也。色即法界。具足三諦。以一切法體性融通。互攝無礙。若一切色即一色。此是真諦。忘泯一切法也。若一色即一切色。此是俗諦。建立一切法也。若非一非一切。亦一亦一切。此是中諦。雙遮雙照。即中道也。盡理言之。非但色之一塵具足三諦。聲香味觸法五塵莫不皆然。舉色則一切法皆在於色。色外無法。舉香則一切法皆在於香。香外無法。疏雲。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是也。(法界者。法法皆以三諦而為界分。即是理也。雙遮照者。遮謂遮情。照謂照性。即雙遮真俗。雙照真俗也。)

詞典解釋

1.單色;一種顏色

《漢書·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白黑雜合謂之駁。”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詩:“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 《煙墩》:“你站立墩上,憑堞遠眺,俯瞰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滄海,遙瞻那峰巒千里嵐氣迷濛的群山。”

2.一種;一類

《唐六典·戶部尚書·金部郎中》:“ 開元 二十年敕,以為﹝俸食﹞名目雖多,料數先定,既煩案牘,因此生奸,自今以後,合為一色,都以月俸為名。”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望請命婦會於別殿九部樂從東門入;散樂一色,伏望停省。”

3.謂全部一樣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原註:“必用一色純米,勿使有雜。” 金 元好問 《雪岩》詩:“貞鬆勁柏四時春,霽月光風一色新。” 郁達夫 《遲桂花》:“這沉靜清徹的聲氣,也和 翁則生 的一色而沒有兩樣。”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土改時,我分一幢地主的橫屋,一色的青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