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聖戰者組織

人民聖戰者組織

伊朗反政府組織的主要武裝力量。,擁有幾千名成員,為數眾多成員在伊朗鄰國伊拉克境內受訓,起初目標為武力推翻伊朗巴列維王朝,後轉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為顛覆目標。1997年,美國以殺害6名美國人為由把該組織列為恐怖組織。該組織於2003年6月解除武裝,阿什拉夫營地亦置於美軍直接控制之下。2009年1月1日,伊拉克政府接管該營地,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同時要求“人民聖戰者組織”撤出伊拉克。2012年9月28日,美國國務院宣布,美國自當日起不再把流亡伊拉克的伊朗反政府組織“人民聖戰者組織”列為外國恐怖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民聖戰者組織
  • 外文名:People's mujahedin
  • 成立時間:1965年
  • 組織前身:伊朗人民戰士組織
  • 主張:建立伊斯蘭民主共和國
  • 主要人物:馬亞姆·拉賈維、馬蘇德·拉賈維
簡介,發展歷程,大事記,主要人物,瑪亞姆·拉賈維,馬蘇德·拉賈維,組織目標,歸順美軍,歸順美軍,五角大樓耍外交手腕,受美國庇護,毀了美國一張好牌,伊朗高興,美國尷尬,社會主義傾向,流亡者的下一站是歐洲,法國反恐,組織成員,沙漠女梟雄,永遠脫離婚姻,被洗腦的娃娃兵,歐盟為其摘帽,

簡介

“人民聖戰者組織”成立於1965年,前身是“伊朗人民戰士組織”。成立之初,該組織主要由一些反對國王的下級軍官和士兵組成,是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伊朗最大的反政府組織,在推翻巴列維政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民聖戰者組織(圖1)人民聖戰者組織(圖1)
伊拉克美軍與該組織達成停火協定,允許其保留武裝,並繼續留在伊拉克境內開展反伊朗的武裝活動。美國的這一舉措遭到伊朗政府的強烈抗議。

發展歷程

人民聖戰者組織(圖2)人民聖戰者組織(圖2)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該組織主張建立伊斯蘭民主共和國,反對神權統治,倡導政教分離,因此被伊朗政府看作是“反伊斯蘭組織”而遭排斥和鎮壓。
此後該組織轉入地下,成為伊朗反政府組織的主要武裝力量。1981年被伊朗政府取締。1986年該組織將總部轉移到伊拉克,並在伊北部建立營地。它在伊拉克境內約有兩萬名成員,裝備有坦克、遠程火炮等重型武器,領導人為馬蘇德·拉賈維
該組織一直以伊拉克為基地從事反對伊朗政府的武裝活動。

大事記

1965年 “人民聖戰者組織”成立。成為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伊朗最大的反政府組織。
人民聖戰者組織(圖3)人民聖戰者組織(圖3)
1979年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人民聖戰者組織”因為反對神權統治,倡導政教分離而遭排斥和鎮壓。此後該組織轉入地下,成為伊朗反政府組織的主要武裝力量
1981年 該組織因策劃德黑蘭大爆炸被伊朗政府取締,此次爆炸共導致74名伊朗政府高官遇害。該組織領導人馬亞姆·拉賈維夫婦流亡法國。
1986年 該組織將總部轉移到伊拉克,並在伊北部建立了阿什拉夫軍事營地。
1988年 “人民聖戰者組織”發動了侵占伊朗領土的“永恆之光”行動,以失敗告終。
1997年 美國將該組織認定為國際恐怖組織。
1999年4月 該組織的成員刺殺了兩伊戰爭時曾擔任伊朗軍隊主帥的阿里薩亞德將軍。
2003年4月 美英聯軍占領伊拉克後,曾向在伊拉克境內的“人民聖戰者組織”營地發起進攻,並敦促該組織成員投降。
2003年5月10日 駐伊拉克美軍與在伊拉克境內活動的伊朗反政府武裝“人民聖戰者組織”達成解除武裝的協定。根據協定,該組織將把其武裝人員和武器裝備集中到美英聯軍控制的營地。
2003年6月17日 1300名法國警察突然對“人民聖戰者組織”在巴黎市郊的總部採取行動,逮捕了包括該組織領導人的妻子馬亞姆·拉賈維在內的165名組織成員。

主要人物

瑪亞姆·拉賈維

瑪亞姆·拉賈維是“人民聖戰者組織”社會部的中堅力量,她吸引了大批大學生或高中生加入“人民聖戰者組織”。在吸引女性加入“人民聖戰者組織”方面,瑪亞姆·拉賈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她那提倡男女平等的政治綱領和演說,經常能使不少伊朗女性熱血沸騰。而她的一項項光輝頭銜,例如:“未來伊朗總統”、“人民聖戰者組織”總書記、“全國解放軍”副總司令等,則使她成為部分伊朗女性心目中的偶像。於是,一批又一批懷著美好憧憬的婦女不斷地加入“人民聖戰者組織”。據西方情報部門透露,“人民聖戰者”組織約2萬名追隨者中有半數是女性。而該組織各級領導層中,女性人數約占了三分之一。這是其它伊斯蘭組織中少有的。
瑪亞姆·拉賈維瑪亞姆·拉賈維
瑪亞姆·拉賈維,原名瑪亞姆·卡賈爾·阿澤丹洛,1953年出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她有一個女兒(1982年出生),並獲得冶金工程學位。上世紀70年代初,她開始參與伊朗人民反對巴列維獨裁統治的運動。在德黑蘭沙里夫技術大學學習時,她的從政熱情更加高漲,很快就成為這所大學學生運動的領袖之一,還加入了由馬蘇德·拉賈維領導的“人民聖戰者組織”。 幾年以後,瑪亞姆與馬蘇德·拉賈維的主要助手之一阿布里沙姆奇結婚,兩人生有一個女兒。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不久,“人民聖戰者組織”與以霍梅尼為首的伊朗伊斯蘭政權因權力之爭而分道揚鑣。在1981年6月20日霍梅尼上台後,曾經數次突襲瑪亞姆的住所,但她都幸運地避開了。不過,她的親人可沒有這么幸運。伊朗巴列維政權處死了瑪亞姆的一個姐姐娜格絲,而霍梅尼政權則處死了她的另一個姐姐,瑪蘇梅赫,當時她還有孕在身,一同被處死的還有瑪蘇梅赫的丈夫。
改嫁後:連升三級
也許是為瑪亞姆的才貌所動,馬蘇德與瑪亞姆立即墮入愛河。為了與瑪亞姆在一起,馬蘇德發動了一場政治運動。他迅速提拔瑪亞姆,使她成為革命隊伍的“女王”。馬蘇德宣稱,女人應該和男人平等,因此瑪亞姆應該是和他平等的領導者。但是一同工作而不結婚違反伊斯蘭法律,因此馬蘇德·拉賈維於1985年命令自己的助手阿布里沙姆奇與瑪亞姆離婚,由他自己“出任”瑪亞姆的第二任丈夫。馬蘇德·拉賈維稱這次政治運動為一場“文明革命”。
對於瑪亞姆來說,這場婚姻無疑是她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一個絕好的跳板。1985年,在她成為拉賈維夫人後不久,就被冠以“人民聖戰者組織”聯合領導人的頭銜,成為拉賈維的第一助手。1987年,拉賈維在伊拉克組建了“人民聖戰者組織”的軍事機構“全國解放軍”,與拉賈維形影不離的瑪亞姆被指定為該武裝團體的副總司令。1989年,她當選“人民聖戰者組織”總書記。
巔峰:當選“總統”
1993年8月,“人民聖戰者組織”的政治機構“伊朗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選舉拉賈維夫人為未來伊朗“過渡政府”的“總統”。她隨即以“政治避難”為名前往法國巴黎,在巴黎郊區建立了“伊朗全國抵抗運動”總部。從那時起,她頻繁往來於歐美各國之間,以“民主”和“實現伊朗社會的男女平等”為口號,尋求流亡各國的伊朗反政府人士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同情。1995年,她在德國多特蒙德向伊朗移民發表講話時,提出了名為“基本自由憲章”的16點綱領,許諾在未來的伊朗建立“民主、自由、政教分離”的政治體制,恢復伊朗婦女在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等各個領域的平等地位,實行市場經濟,與世界各國和平相處。她的這些言論受到了國際上一些敵視伊朗伊斯蘭政權勢力的支持,也吸引了流亡海外的一些伊朗女性參加“人民聖戰者”組織。

馬蘇德·拉賈維

伊朗反政府組織“人民聖戰者組織”的領導人。1879年,在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後不久,他曾領導自己的追隨者與霍梅尼政權短暫合作,但後來由於權力紛爭,馬蘇德·拉賈維發動政變,失敗後於1981年化裝潛逃到巴黎,1986年遭法國政府驅逐,馬蘇德·拉賈維又來到了伊拉克,此後行蹤不明,據說一直生活在巴格達市外。
據見過馬蘇德·拉賈維的人形容說,他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一雙“鋒利的眼睛”。他不但能夠注意到周圍事物的每個細節,還能“在不知不覺轉變你的思想”。有人開玩笑說,假如讓馬蘇德·拉賈維發表兩個小時的電視講話,他能“催眠”整個伊朗。

組織目標

“人民聖戰者組織”,原本是伊朗反對巴列維王朝統治、反對美國等西方勢力入侵的一支政治力量。然而在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不久,該組織與霍梅尼領導的政治派別很快便劍拔弩張、兵戎相見。由於力量處於弱勢,其領導人與部分成員被迫在1981年逃亡法國,而留在國內的成員則慘遭霍梅尼政權的鎮壓。從那時起,“人民聖戰者組織”便以推翻霍梅尼政權為其目標,成為伊朗最主要的反政府派別。
1986年,法國為了與伊朗發展關係,以換取伊朗幫助解救9名被黎巴嫩真主黨扣押的法國人質,將“人民聖戰者組織”領導人馬蘇德·拉扎維驅逐出境。當時“兩伊戰爭”打得正酣,於是拉扎維一頭扎進了伊拉克的懷抱,心甘情願地當起了薩達姆的一個馬前卒。換得的回報,是伊拉克成為了“人民聖戰者組織”的大本營。而與此同時,該組織的一些成員則繼續留在了巴黎,悄悄地發展其政治勢力。
自此,在薩達姆的庇護下,“人民聖戰者組織”開始大力發展武裝力量,並頻頻越過兩伊邊境對伊朗發動偷襲行動。據伊朗政府統計,過去十幾年來,該組織在伊朗境內製造了500多起謀殺事件。
作為心頭大患,伊朗政府不僅將“人民聖戰者組織”視作反政府武裝,而且早就將其定性為恐怖組織。而“9·11”事件後,隨著全球反恐鬥爭的不斷高漲,本來就聲名狼藉的“人民聖戰者組織”由於和薩達姆攪在一起,在2002年也先後被美國和歐盟扣上了國際恐怖組織的帽子。

歸順美軍

歸順美軍

2003年在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中,“人民聖戰者組織”一度成了薩達姆可資利用的一支武裝力量,與美軍相互叫陣於戰場。事實上,由於在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中屠殺過美國士兵和平民,美國早就將“人民聖戰者組織”視作敵人。這一次,在伊拉克戰場上“仇人相見”,可謂“分外眼紅”。
然而,就在美軍士兵摩拳擦掌、準備新賬舊賬一起算的時候,不成想“人民聖戰者組織”的2萬人馬卻風頭急轉,作出了向美軍投降的選擇。4月中旬,雙方達成了停火協定,美軍宣布不對“人民聖戰者組織”的車輛、設備以及設在伊拉克的營地的財產採取打擊行動,也不對這一組織的武裝採取敵對行動;而“人民聖戰者組織”則允諾不向美軍開火或採取敵對行動。雙方如此之快地達成妥協,連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都表示“驚訝不已”。
美軍與恐怖組織媾和,一時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爭議。伊朗政府對此表示強烈反對,要求美國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打擊恐怖主義組織的要求,徹底摧毀“人民聖戰者組織”,並將其領導人引渡伊朗。然而,美國對這一要求置若罔聞。《紐約時報》發表評論說,美國的這一做法,令人們對布希政府打擊恐怖主義政策的一貫性產生了置疑。

五角大樓耍外交手腕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一直聲稱自己“不搞外交”,然而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武力倒薩的戰爭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美軍在伊拉克戰場對“人民聖戰者組織”不計前嫌、額外開恩,有著極其明顯的外交用意,那就是想將其培植成一個對美國有用的棋子,以促使改變伊朗的現政權。
據報導,自伊拉克戰爭結束以來,“人民聖戰者組織”的領導人馬蘇德·拉扎維仍在伊拉克境內,該組織的武裝力量至今也仍在兩伊邊境地區活動。
而在美國國會和政府內,也不斷傳出美國應該支持“人民聖戰者組織”的呼聲。與此同時,布希總統及美國政府主要閣員以摧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也已多次向伊朗發出強硬警告。而“人民聖戰者組織”則不失時機地配合著美國的行動。據報導,該組織的政治機構“伊朗全國抵抗運動大會”接連兩次發表聲明稱,其從伊朗國內得到的可靠訊息證實“德黑蘭正在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有鼻子有眼地列出了一些可疑的地點。
有觀察家指出,正是從伊拉克戰爭中與美軍的媾和開始,“人民聖戰者組織”拜上了美國這個新主子。而美國國會一些議員向法國政府施壓時,也無不流露出主子對門徒的“呵護之情”。2003年6月20日,美國眾議員薩姆·布朗巴克在給法國駐美大使的信中就這樣寫道:“當美國為其獨立而戰的時候,是法國向它伸出了援助之手。而今,我呼籲你們的國家不要為了幫助骯髒的伊朗,而放棄支持自由的優秀傳統。”

受美國庇護

毀了美國一張好牌

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突訪伊拉克,但伊拉克方面似乎不給蓋茨面子,把美國制衡伊朗的一張好牌給毀了。
人民聖戰者組織(圖4)人民聖戰者組織(圖4)
據土耳其《國民報》等媒體報導,伊拉克安全部隊晚突襲並攻克了伊朗反政府的“人民聖戰者組織”在巴格達以北約130公里的阿什拉夫營地。突襲行動中有13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伊拉克軍警和11名“人民聖戰者組織”成員,另有420人受傷。
“人民聖戰者組織”的網站稱,伊拉克占領營地的軍事力量超過2000人,指責伊拉克軍警製造了不少暴行。伊拉克政府則否認有人在此次行動中死亡,並表示將把該營地的居民送回伊朗或第三國。
早在2003年12月,當時的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就放話,要把“人民聖戰者組織”驅逐出境。2008年6月,什葉派領導的伊拉克政府又指出,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一直在干預伊拉克內政,並在伊拉克各政治派別之間挑撥離間,必須將其驅逐出境。但是,由於美國在伊拉克的占領軍長期保護該組織,伊拉克政府等到今天才下狠手。

伊朗高興,美國尷尬

值得關注的是,伊拉克軍隊的這次行動是2003年政權更替以來,最大規模的單獨行動,是伊拉克恢復主權的一個實質性步驟,也使得“人民聖戰者組織”瀕臨瓦解。這對已經控制住伊朗國內局勢的內賈德政府來說,可謂好事成雙。
代表伊朗官方立場的《伊朗日報》英文版稱,伊朗議會發言人歡迎伊拉克政府的這一“遲到的行動”。領導伊拉克政府的什葉派人士與伊朗關係密切,有的甚至曾在伊朗流亡,他們對“人民聖戰者組織”沒有絲毫同情。
伊拉克此舉顯然讓美國很尷尬。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伊恩·凱利說,“人民聖戰者組織”的問題“完全是伊拉克政府管轄範圍內的事”,但“我們正在密切注視形勢,以確保伊拉克政府按照他們此前的書面保證,以人道方式對待阿什拉夫營地的居民”。
美國眾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霍華德·伯曼則公開要求伊拉克遵守協定,停止軍事行動,並確保流亡者的安全。

社會主義傾向

“人民聖戰者組織”成立於1965年,主要由一些反對伊朗國王巴列維的下級軍官和士兵組成,一度帶有強烈的社會主義傾向。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該組織主張建立伊斯蘭民主共和國,倡導政教分離,成為伊朗國內反對霍梅尼政權的最重要力量。1981年,該組織被伊朗政府取締。
人民聖戰者組織(圖5)人民聖戰者組織(圖5)
1986年,該組織利用兩伊戰爭的機會,將總部從歐洲轉移到伊拉克,在伊拉克北部建立營地。不過,此舉使該組織背上了“投靠外敵”的罵名,該組織因此喪失了在伊朗國內的大部分同情者。薩達姆政權倒台前,該組織一直以伊拉克為基地從事反對伊朗政府的武裝活動。伊朗、美國和歐盟都將其列為“恐怖組織”。
薩達姆政權2003年被推翻後,美英聯軍曾向該組織營地發起進攻,也繼續將其列為恐怖組織。但駐伊美軍從對抗伊朗考慮,允許其保留小部分武裝,並繼續留在伊拉克境內開展反伊朗的武裝活動。美國這一舉措遭到伊朗政府的強烈抗議。伊朗曾多次指責這一組織在伊朗境內製造爆炸事件,並數次進入伊拉克境內對其實施軍事打擊。在伊朗大選期間的騷亂中,伊朗政府又指責該組織受美國支持,策劃流血和破壞事件。
2003年,法國大規模逮捕流亡在巴黎的該組織成員。該組織被迫在意識形態上進行調整,放棄了原來的一些社會主義主張,向西方靠攏,自稱是一個世俗的團體,主張自由選舉和市場經濟。

流亡者的下一站是歐洲

伊拉克軍隊占領營地後,《伊朗日報》稱,“人民聖戰者組織”已發表聲明,稱阿什拉夫營地居民願意回到伊朗,條件是伊朗給予他們書面保證,讓他們“免於被捕、迫害、折磨、處決”,並保證他們的言論自由。但《伊朗日報》認為伊朗政府不可能答應該組織的要求。伊朗方面更希望將該組織成員引渡回國,以調查這些“偽信者”(伊朗政府否認該組織成員是真正的伊斯蘭教徒)犯下的罪行。
如果“人民聖戰者組織”不是無路可走,它是不會向伊朗政府請求回國的。但歐盟宣布不再把該組織看作恐怖組織,歐盟各國又對內賈德政府非常不滿,該組織也有可能到歐洲養精蓄銳,以圖東山再起。

法國反恐

1981年,“人民聖戰者組織”領導人拉賈維政變失敗後化裝逃到了巴黎。在那裡,他建立了“伊朗國家抵抗運動委員會”,這成為“人民聖戰者組織”的政治保護傘。
人民聖戰者組織(圖6)人民聖戰者組織(圖6)
從1981年到1986年,法國政府一直對“人民聖戰者組織”採取默許態度。這是因為,法國移民政策的寬鬆是出了名的,而且,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更容易贏得同情。
1986年,為營救幾名法國人質,法國政府開始和霍梅尼修好,於是驅逐了拉賈維。不過,依然允許“人民聖戰者組織”在巴黎市郊建立歐洲總部,允許他們自由活動。因為“人民聖戰者組織”已經在歐洲大陸擁有了相當多的支持者。該組織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職業說客,他們專門遊說西方政府官員,還使西方國家民眾形成一種概念,即一群女戰士在對抗德黑蘭政府苛刻的清規戒律,因此,“人民聖戰者組織”總能在西方國家獲得支持。
2003年6月17日清晨,法國內務部突然出動了大約1300名警察和憲兵,搗毀了位於巴黎西北郊區的“人民聖戰者組織”歐洲總部等13處據點,逮捕了該組織的165名成員,其中包括該組織創始人馬蘇德·拉扎維的妻子、被稱為伊朗“未來總統”的“伊朗全國抵抗運動大會”領導人瑪利亞姆·拉賈維。這是自1981年以來法國警方對境內的這個伊朗反對派組織進行的首次大搜捕,也是該國30年來內務部門採取的最大規模的行動之一。
法國安全機構對這次清剿行動解釋說,在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人民聖戰者組織”失去了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準備重新將法國作為其反對伊朗政府的活動中心。此外,警方還表示,有情報顯示,在過去1個月的時間裡,“人民聖戰者組織”曾策劃在伊朗以外的地方製造恐怖活動。
但是,“人民聖戰者組織”的發言人批評這一指控“荒誕不經”。他說,該組織的成員在法國已經生活了多年,“從沒有乾過任何非法的活動”;而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法國還曾經幫助他們避免受到伊朗的迫害”。他指責法國政府眼下突然採取行動,純粹“是為了取悅伊朗當局,是兩國政治交易的一部分”。

組織成員

不過歷經多年的動盪,“人民聖戰者組織”始終沒有被打壓下去。如今,人們仍然能夠在美國各地的大學校園中看到拿著錢和請願書的組織成員,手中揮舞著照片——那是一些身著戎裝的伊朗婦女,她們或揮舞槍枝,或駕駛坦克,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在拉賈維夫婦的領導下,“人民聖戰者組織”成功地轉變為一支獨特的軍隊——世界上惟一一支主要由女子組成的反政府游擊隊。

沙漠女梟雄

西方情報部門透露,“人民聖戰者組織”約2萬名追隨者中有一半是女性。在該組織各級領導層中,女性約占了三分之一,組織成員都狂熱地效忠首領拉賈維夫婦。
紐約時報》記者伊莉莎白·魯賓曾獲準參觀了“人民聖戰者組織”在伊拉克的主要基地——阿什拉夫營。阿什拉夫營位於巴格達以北65英里的迪亞拉省境內,靠近伊朗邊境。整個營地占地14平方英里,就建在沙漠中央,周圍環繞著鐵絲網、炮樓和戒備森嚴的碉堡,隱蔽在偽裝網和乾枯的棕櫚樹叢中。
阿什拉夫營更像是一個武裝了的女性世界,在這裡,面無表情的女兵們或像男人一樣熟練地修理著坦克和裝甲車,或手持衝鋒鎗在泥地里練習摸爬滾打。 這裡每個地方,都能看到婦女身著卡其布軍裝,裹一條泥土色的頭巾,開著白色皮卡車或軍綠色的大卡車在小鎮的大街上來來往往。 一群群年輕女兵在坦克周圍忙著修理她們的戰鬥機器。這裡整齊地排列著巴西卡斯卡韋爾坦克、俄國BMP裝甲車和英國“酋長”坦克,很多都是兩伊戰爭結束時從伊朗那裡繳獲的戰利品。

永遠脫離婚姻

女成員在加入“人民聖戰者組織”時都得發誓保持獨身,每周還要當眾公開並檢討自己對性的欲望,這種自揭隱私的活動,成為拉賈維夫婦苦心積慮從思想上控制下屬的一種手段。
歷史學家哈梅恩稱,在“人民聖戰者組織”內部,誰也不能夠批評拉賈維。每個成員都要參加例行的自我批評會議。“會議過程全都被錄了音,會後有專人進行審查,一旦發現你在談話當中表達了不同的政見,那么,你就會被認為思想上還不夠革命,需要進行意識形態的再教育。最終的結果是,持異見者要么被迫屈服,要么往往會被關押起來,有時候則被秘密處決掉。”
雖然身為領導人的馬亞姆與馬蘇德是一對夫婦,但他們卻強迫其他人過獨身生活。女成員在加入“人民聖戰者組織”的時候都要發誓“永遠脫離婚姻”,年輕婦女既不能結婚也不能生育,而那些年齡比較大的已婚婦女則都要離婚。這一規定據說從20世紀80年代末就已經開始實施。
男女成員要參加每周一次的所謂“給思想去污”的活動,當眾公開並檢討自己對性的欲望。這種自揭隱私的活動不僅成為“人民聖戰者組織”控制內部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拉賈維夫婦苦心積慮力圖清除下屬任何個人雜念的一種手段。

被洗腦的娃娃兵

許多女成員從小就在阿什拉夫營的學校長大,由於親人被伊朗革命衛隊殺害,復仇成為她們加入組織的內在驅動力。
許多女成員從小就在阿什拉夫營的學校長大,即便是她們的家人,也只獲準在周五才能前去探望。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人民聖戰者組織”將這些女孩分別偷渡到德國、法國、加拿大、丹麥、英國以及美國等歐美國家,由該組織在當地的支持者將他們撫養成人。
如今她們都已經有18~19歲了,大部分人最後都“決定”重返伊拉克,加入“人民聖戰者組織”年輕一代的陣營里。請注意,“決定”一詞用在她們身上可能並不恰當,因為從出生的那天起,這些女孩就被教導要摒棄自我,毫無異議地追隨拉賈維夫婦的足跡。

歐盟為其摘帽

正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的歐盟成員國外交部長2009年1月26日同意,把伊朗主要反對黨“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從被禁的恐怖主義組織名單上刪除。對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的解禁,很可能使本來就已經緊張的歐盟與伊朗的關係變得更緊張。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法庭的這個裁決還說,該組織的經費被錯誤地凍結了。此前的一個法庭裁決說,歐盟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明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是恐怖主義團伙。[5]
成立於1965年的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因為主張政教分離,反對神權統治,成為該國主要反政府武裝。
該組織在2001年宣布解除武裝,放棄任何軍事行動。但仍然被伊朗、美國和歐盟列為恐怖組織。不過,歐盟成員國之一的英國在2008年6月通過一家地方法院的決議,把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從恐怖主義組織名單中刪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