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毒品
靜脈注射二醋嗎啡引起
腎病早已見文獻報導且AIDS患者約50%有毒品成癮史,加上HIVAN與HAN的病理形態改變十分相似,常難以區別比較這兩種
腎病病理改變。
2.免疫功能異常
AIDS患者免疫功能異常,業已證明
腎病綜合徵發病可能與T淋巴細胞功能有關淋巴細胞產生的淋巴毒素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且對腎小球基膜有直接毒性作用;有關體液免疫在HIVAN中的作用有人認為與免疫複合物相關的發病機制無關,但在少數病例中常可在腎小球毛細血管或系膜內檢出顆粒狀免疫球蛋白和補體的沉積。
在以上各致病因素中,有些比較明確,如腎毒性作用,但有些因素是複合起作用鑒於AIDS是一種多因素影響的疾病,因此對腎臟的損害也必然由多種因素引起。
臨床表現
HIVAN以
腎病綜合徵為特徵表現者約占10%,患者多出現大量蛋白尿(>3克/天)低蛋白血症(升)伴正常腎功能或不同程度腎功能衰竭,偶爾可表現為
血尿(鏡下或肉眼)25%~35%患者為中等程度蛋白尿。患者外周
水腫一般不明顯,多數患者(>95%)在開始時(代償期)血壓正常且在腎功能進行性減退時血壓仍保持正常。腎臟B超檢查和屍檢均證明腎臟增大,腎實質回聲增強HIVAN典型臨床過程是腎小球濾過率(GFR)迅速下降。
檢查
1.血常規檢查
(1)白細胞計數 AIDS患者白細胞減少常低於4×109/L。
(2)淋巴細胞計數 常低於1×109/L(正常人高於1.5×109/L)。
(3)血小板計數 常低於0.1×1012/L。
(4)嗜酸粒細胞增多。
2.免疫學檢查
(1)CD4/CD8比值下降 比值常小於1,嚴重者下降至0.02主要是CD4細胞減少。
(2)抗原反應 淋巴細胞對PHA、ConA、PWM等分裂原和對結核菌素等抗原反應減弱或消失。
(3)干擾素產生量減少 削弱對病毒的殺傷能力。
(4)NK細胞 數量正常,但活性降低。
(5)變態反應 皮膚遲發變態反應減退或消失。
(6)抗體陽性 抗淋巴細胞抗體抗核抗體和抗精子抗體陽性。
3.病原體檢查
(1)HIV檢查 血液或組織活檢標本的電鏡檢查可發現HIV。
(2)卡氏肺囊蟲檢查 痰塗片肺活檢。
(3)白色念珠菌檢查 病變部位和分泌物直接鏡檢和培養。
(4)其他 其他感染的病原體檢查。
4.血清學檢查
AIDS的血清學檢查可測定HIV抗體的存在,是檢測
愛滋病的主要工具,也是診斷
愛滋病的重要依據和流行病學調查的重要手段,目前套用的檢測方法有以下幾種:
(1)酶聯免疫試驗(ELISA) 是目前套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操作簡便敏感性較強。
(2)免疫螢光檢查(IFA) HIV感染後常於細胞膜上表達出病毒抗原,免疫螢光法即檢出此種抗原的抗體方法簡便,可用於血庫對供血者篩選檢查。
(3)蛋白吸印法 這種方法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很高,但操作較繁雜。一般可做為驗證其他血清學試驗的方法。
(4)放射免疫沉澱試驗(RIP) 包括固相放射免疫法和競爭性放射免疫法,該方法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很高對
愛滋病的診斷有很大價值。
(5)明膠顆粒凝集試驗(GPAT) 該方法迅速簡便敏感性強,但可能出現假陽性。
(6)聚核酶鏈反應(PCR) 體外擴增HIVDNA序列,進行DNA分子雜交,該技術是最特異和敏感的檢查方法,正在迅速推廣。
5.其他輔助檢查
(1)HIVAN的病理改變 從AIDS患者的腎活檢和屍檢中發現有腎小球病理改變占30%~50%,主要表現為局灶節段性
腎小球硬化(FSGS)占83%系膜增殖性腎小球
腎炎占6%微小病變占3%,其他腎小球病變(包括
糖尿病腎小球硬化感染後腎小球
腎炎膜性或增殖性腎小球
腎炎)占6%。
(2)腎活檢 發現在HIV
腎病中FSGS的病理在光鏡和免疫螢光檢查均有特徵性改變。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確診。
治療
1.腎臟並發證的治療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患者常伴有腎臟並發證,HIVAN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FSGS引起腎病綜合徵或其他類型腎病,對皮質激素均無效有人提出試用Azidthymidine治療HIVAN,可以阻止或減少HIVAN患者的FSGS的進展,但應在僅有少量蛋白尿患者腎功能尚未明顯減退前使用。
2.急性腎衰的治療
AIDS腎損害患者中急性腎衰的發病率約55%
急性腎小管壞死引起的急性腎衰是由於腎缺血(常因體液或血液丟失,
敗血症引起
休克)或腎中毒(常由藥物的毒性引起如慶大黴素兩性黴素B噴他脒等)所致。
大多數急性腎衰患者可通過糾正脫水抗
休克治療調整用藥後得到逆轉,必要時用透析療法。透析療法可使急性腎衰的腎功能得以逆轉,從而可延長患者的生命但對慢性腎衰血透,僅能延長數月的存活,而不能使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