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犯罪論》是2018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朝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通犯罪論
- 作者:李朝暉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 頁數:228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726836
《交通犯罪論》是2018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朝暉。
《交通犯罪論》是2018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朝暉。內容簡介《交通犯罪論》是國內刑法學界為數不多的系統研究交通犯罪的專著,對於拓展和深化中國交通犯罪的理論研究及指導司法實踐中交通犯罪的精細化準確化適用均具...
交通犯罪是指觸犯和陸路、海路以及空中交通運輸有關的《刑法》條款規定的行為,因此,鐵路、船舶以及飛機等運輸中所發生的犯罪,都是交通犯罪。犯罪學意義上的交通犯罪是指在汽車交通運輸中發生的嚴重危害交通運輸安全的行為,不僅包括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破壞汽車交通運輸秩序的行為,還包括其他嚴重危害汽車交通運輸安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套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如下:第一條 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於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於修改...
交通肇事罪,是我國刑法第133條所規定的罪名,交通肇事罪有其法定的認定標準。“因逃逸致人死亡”,應限於過失致人死亡,除了司法解釋所規定的情形外,還應包括連續造成兩次交通事故的情形,即已經發生交通事故後,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又因為過失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他人死亡。認定標準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
《交通肇事罪理論爭議研究》是2012年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和諧社會下交通肇事罪刑事和解機制研究與構建”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交通肇事案件隨之增多,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交通肇事罪數量逐年上升,已經發展成為多發常見性犯罪。 《交通肇事罪理論爭議...
本罪屬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只有當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關涉公共安全時,才能成為本罪對象。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是否關涉公共安全,主要從交通工具所處的狀態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對處於下列狀態的交通工具實施的破壞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第一,交通工具正在行駛(飛行)中;第二,交通工具處於已交付隨時使用的狀態...
聚眾擾亂交通秩序罪是聚集多人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行為。按中國刑法屬於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本罪的主體是首要分子,一般參與者不予追究。本罪主要特徵:(1)行為人在主觀上出於故意,企圖通過擾亂交通秩序向政府施加壓力,以實現其無理要求。(2)客觀上實施了...
主體為一般主體,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客體為交通運輸的安全,犯罪對象為正在使用中的火車、汽車、電車、船隻和航空器等交通運輸工具。客觀方面表現為造成交通工具傾覆、毀壞,對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二、本罪與損壞交通工具罪的區別。一是主觀上一為故意一為過失;二是本罪以結果論罪,而後者為行為犯。
(八)駕駛機動車不按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的;(九)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或者扣留期間駕駛機動車的;(十)造成致人輕微傷或者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十一)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違法占用應急車道行駛的。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交通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3分:(一)駕駛校車、公路客運...
《機動車道路交通安全犯罪問題研究》是2013年12月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曙光。內容簡介 刑法有著最嚴厲的法律制裁手段,在應對機動車道路交通安全犯罪的法律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刑法具有補充性,刑法的適用是其他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法益時的選項,原因也在於刑罰的嚴厲。對刑法有一句格言,即“刑罰...
《水上交通犯罪的理論與實務》是2012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微。內容簡介 《水上交通犯罪的理論與實務》重點研究水上交通犯罪實際案例涉及的相關刑法理論及其立法與司法問題,兼顧水上交通犯罪基本理論和訴訟機制問題。在犯罪主體方面,側重對船員的種類及其崗位職責的描述,以期對業務過失責任的認定做好...
現實與理念之間——過失交通犯罪研究 一、生存與發展的二律背反:罪刑設定的社會倫理基礎 二、現實與歷史的傳承:過失交通犯罪的刑事立法沿革 三、現實與理念的協調:過失交通犯罪構成的認定 四、現實與理論的誤差:逃逸是否需要以構成交通肇事罪為前提 交通事故和過失論 一、導言 二、日本的交通事故和刑事處分的概況...
(六) 英國立法中交通肇事罪概述 (七) 俄羅斯立法中交通肇事罪概述 第二章 交通肇事罪客體研究 第三章 交通肇事罪客觀方面研究 一 交通肇事罪危害行為研究 二 交通肇事罪危害結果研究 三 交通肇事罪因果關係研究 四 交通肇事罪空間範圍研究 第四章 交通肇事罪主體研究 一 駕駛機動車輛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人員 二...
第一百一十九條 【第一款】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燃氣設備、易燃易爆設備,造成嚴重後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相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印發《關於辦理涉窨井蓋相關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一、盜竊、破壞正在使用中的社會機動車通行道路上的窨井...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有違章行為和交通肇事行為的當事人給予的行政制裁的交通肇事處罰。主觀成因 在理論根據上,逃逸之所以作為犯罪情節規定在交通肇事罪中,主要是因為交通肇事罪本是過失犯罪,刑法對肇事人的處罰已相對其他故意犯罪的處罰要輕,如果交通事故發生後,肇事人不顧現場傷員或損壞的物品,逃離現場,或者簡單對...
為依法懲處交通肇事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將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套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第一條 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破壞交通設施罪的界限 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與破壞交通設施罪,侵害的客體和對象相同。兩者的主要區別是:(1)對犯罪結果要求不同。前者破壞交通設備的過失行為必須造成危害交通運輸安全的嚴重後果才構成犯罪;後者只要實施破壞交通設備的行為,並足以使交通工具發生傾覆、毀壞危險,無論是否造成嚴重後果,均...
行為的違法性。《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由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制定的用於管理道路交通的行政法規,違反了它便是違法行為。行為的情節輕微性。依照我國法律的規定,交通違法行為是情節輕微違法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不需要進行刑事處罰制裁。行為應受處罰性。交通違法行為是應當受處罰的行為,實施處罰的必須是法律授權的國家...
過失破壞交通工具罪指的是過失地破壞火車、汽車、電車、船舶、飛機,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按中國刑法屬於危害公共安全罪。本罪主要特徵:(1)犯罪主體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交通運輸部門的職工。(2)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的安全。(3)在主觀上只能是過失構成。即可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能是過於自信的過失。(4)在...
《中日道路交通犯罪比較研究》是2016年6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舟。內容簡介 本書具有三個特點:第yi,選題新穎,切合實際。有關道路交通犯罪的研究,近幾年一直是我國刑法理論研究的重點,取得的成果較為豐碩。但是,學界尚缺乏對道路交通犯罪進行全面、系統梳理的研究成果,也鮮有學者從比較法的視角對這...
(八)駕駛機動車不按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的;(九)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或者扣留期間駕駛機動車的;(十)造成致人輕微傷或者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十一)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違法占用應急車道行駛的。第十一條 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交通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3分:(一)駕駛...
《交通肇事犯罪案件審判白皮書》是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指導下,於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的檔案。檔案發布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安全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交通肇事犯罪不僅嚴重威脅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對社會的和諧穩定構成了嚴峻挑戰。為...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法條依據 (一)刑法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
罪名比較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遭受到重大損失的行為。在1979年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的主體在一般情況下是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非交通運輸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由此可見,1979年刑法關於交通肇事罪的規定,由於...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糾集多人擾亂公共場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行為。罪名種類 罪名 擾亂公共秩序罪是刑法第六章第一節的一個罪名種類,其中包括以下具體的確定罪名:故意延誤投遞郵件罪 開設賭場罪 賭博罪 盜竊、侮辱屍體罪 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主要是指船隻、汽車的交通運輸安全和不特定多數旅客的生命、健康及財產安全。本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船隻、汽車。船隻、汽車是大型的現代化交通運輸工具,與公共安全聯繫密切。劫持這類交通工具,就有可能危害船隻、汽車的交通運輸安全和不特定多數旅客的生命、健康及財產安全,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
普通過失,即日常生活過程中的過失;業務過失,即在履行職務、職責過程中的過失,如在交通運輸、醫療過程中的過失導致他人死亡的,不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而是以交通肇事罪、醫療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等論處。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刑法》第233條屬於一般性規定,是普通法條,而刑法分則某些條文所規定的過失犯罪,...
2、完全沒有危險的行為,不可能成立危險駕駛罪。例如,在沒有車輛與行人的荒野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因為不具有抽象的危險,不應以危險駕駛罪論處。數罪與否 一罪論處 危險駕駛行為可能還會觸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交通設施罪、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以及交通肇事罪等罪名,...
酒後駕駛,已成為引發交通事故特別是惡性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專家認為,由於中國酒文化盛行,簡單的經濟處罰或者拘留已經不足以震懾酒後駕車、城市飆車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行為。因此,只有通過立法將醉駕定性為犯罪行為,才能有效打擊酒後開車。“幾乎每次的嚴查,均能查到酒後駕駛或者醉酒駕駛的司機。”一位不願具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