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中部地震構造解析

亞洲中部地震構造解析

《亞洲中部地震構造解析》是2014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家聲、高祥林、黃雄南。

基本介紹

  • 書名:亞洲中部地震構造解析
  • 作者:張家聲、高祥林、黃雄南
  •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20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02844479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亞洲中部地震構造圖集》生動地展示了亞洲中部地震活動的複雜構造聯繫。而
  《亞洲中部地震構造解析》從①亞洲中部強震構造域的地質構造和動力學條件;②衛星遙感影像的活動斷層解譯;③地震活動特徵;④GPS數據對大三角區現今地殼運動和變形的定量研究;⑤大三角東邊界的構造分段性與強震機制;⑥大三角西邊界的地震構造性質;⑦大三角區地震構造格局及典型地震構造分析等7個方面,詳細介紹《亞洲中部地震構造圖集》中各類圖件編制的科學思路、數據資源和研究方法。《亞洲中部地震構造解析》是亞洲中部三角形強震構造域整體性研究的綜合成果。

目錄

第1章 亞洲中部強震構造域的地質構造和動力學條件
1.1 中國-蒙古大陸地震構造及全球地殼運動背景
1.1.1 中蒙大陸構造區
1.1.2 構造區內部的區塊、條塊和地塊
1.1.3 中蒙西部大三角形地震構造區
1.1.4 中蒙東部擠壓型與伸展型大陸邊緣地區
1.1.5 2001年崑崙山口西8.1 級地震發生在CPS矢量場中左旋剪下最高值區段
1.1.6 全球GPS矢量場顯示了北-南半球間的不協調運動
1.2 亞洲大地構造及板內地震的動力學模型
1.2.1 亞洲大地構造格局與變形特徵
1.2.2 板內地震構造
1.3 亞歐大陸的地貌構造
1.3.1 引言
1.3.2 歐亞的新構造
1.3.3 年輕的造山帶
1.3.4 復活造山帶
1.3.5 大陸裂谷
1.3.6 裂谷與穹窿-塊體造山帶
1.3.7 地台地區
1.3.8 地球動力系統
1.3.9 地貌構造與地質災害
1.3.1 0 結論
1.4 亞歐大陸中新生代構造變動與油氣聚集
1.4.1 亞歐大陸構造格局及碳酸鹽岩層系油氣富集規律
1.4.2 中、新生代構造旋迴與油氣成藏
1.4.3 中新生代構造變動與油氣重聚
1.4.4 主要結論
1.5 歐亞大陸重力異常反演及天山-貝加爾構造帶
1.5.1 矛盾的現象與觀點
1.5.3 重力場與土地幔密度結構
1.5.4 上地幔的速度結構
1.5.5 討論
1.5.6 結論
1.6 中國大陸航磁異常特徵及其構造解釋
1.6.1 概述
1.6.2 航磁異常的數據處理
1.6.3 磁性岩石學和航磁異常
1.6.4 區域和線性航磁異常的性質和構造分析
1.6.5 中-新生代盆-山聯繫和主要盆地基底構造的航磁異常解釋
1.6.6 結論和討論
1.7 亞洲大陸地震構造的板塊動力環境
1.7.1 亞洲西南部陸-陸會聚邊界
1.7.2 亞洲東部和南部的洋陸會聚邊界
1.7.3 天山-貝加爾陸內構造邊界
第2章 遙感數據和活動斷層解譯
2.1 遙感資料收集和遙感圖像預處理
2.2 地質資料收集
2.3 活動斷裂構造特徵增強處理與判讀標誌研究
2.3.1 活動斷裂構造特徵增強處理
2.3.2 活動斷裂遙感判斷標誌
2.4 活動斷裂構造的提取和野外地質調查檢驗
2.4.1 岷江活動斷裂遙感解譯
2.4.2 玉樹活動斷裂與2010年玉樹7.1 級地震破裂遙感解譯
2.4.3 野外地質調查檢驗
2.5 活動斷裂構造遙感解譯圖編制
2.6 區域構造活動性與區域動力學環境研究
第3章 亞洲中部地震活動
3.1 大三角地震區地震目錄和完整性分析
3.1.1 編制大三角地震目錄
3.1.2 地震目錄完整性分析
3.2 中國大陸西部及鄰區活動地塊邊界帶現代構造應力場
……
第4章 由GPS觀測得到的亞洲中部現今地殼運動
第5章 大三角區東邊界的構造分段性與強震機制
第6章 新疆地震構造及亞洲中部強震構造域西北邊界的性質
第7章 亞洲中部地震構造格局及某些典型地震構造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